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十一 (第5/8页)
十五年,召还,同宋国公胜等简阅山西士马。玙能修父职,帝甚嘉之。复令籍山西民兵,所籍州县最多,事集而不扰。明年坐蓝玉党,戍五开死。 洪武中指挥使死事者,又有于光、严德、孙虎。 光,都昌人。初事徐寿辉,镇浮梁。陈友谅弑寿辉,光以浮梁来降,授枢密院判。积功为鹰扬卫指挥,镇巩昌。扩廓围兰州,光赴援至马兰滩,战败被执。以徇城下。光大呼曰:“公等但坚守,徐将军将大军旦夕至矣!”贼怒,批其颊,遂被杀,祀功臣庙。 严德,太平人。从起兵,积功为海宁卫指挥。从朱亮祖讨方国珍,战殁于台州。追封天水郡公。 孙虎,不知何许人。从援池州,下于潜、昌化,定建德、诸全,皆有功。授千户。克新城、桐、庐,进海宁卫指挥使。平嘉兴盗。从副将军李文忠北征,由东道入应昌,至落马河与元兵战死。追封康安郡伯。 又指挥佥事刘广,戍永平,御寇战死。凉州卫百户刘林戍凉州,也先帖木儿叛,战死。边人壮之,名其所居窦融台为刘林台。钱塘卫千户袁兴,全椒人。从征云南,自请为前锋,陷阵死。并褒赠有差。 赞曰:明祖之兴,自决策渡江,始力争于东南数千里之内,摧友谅,灭士诚,然后北定中原,南图闽、粤,则廖永安胡大海以下诸人,厥功岂细哉!计不旋踵,效命疆场,虽勋业未竟,然褒崇庙祀,竹帛烂然。以视功成命爵、终罹党籍者,其犹幸也夫。 部分译文 廖永安,字彦敬,德庆侯廖永忠的兄长。太祖起兵不久,廖永安兄弟偕同俞通海等人率舟师从巢湖前来归附。太祖亲自前往收编其军,并利用这支舟师攻打元中丞蛮子海牙于马场河。元军驾驶的楼船,进退不便,而廖永安等人驾的船快如飞,再战又打败了元兵,于是制定了渡长江的计划。顷刻之间,发兵江口。廖永安驾驶着船只,直驶牛渚。突然刮起西北风,舟师迅速到达彼岸。太祖指挥甲士鼓足勇气登岸攻击,采石镇的军队全部溃逃,太祖军又乘胜攻取太平。廖永安被授予管军总管。率舟师攻破海牙水栅,生擒陈兆先,进入集庆,提升为建康翼统军元帅。 率舟师从大军取镇江,攻克常州,提升为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又率舟师同常遇春自铜陵进攻池州,联合作战,攻破城北门,捉拿了徐寿辉的守将,于是攻克了池州。偕同俞通海攻占江阴的石牌戍,降服了张士诚的守将栾瑞,提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又率舟师在常熟的福山港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又在通州的狼山再次败敌,缴获敌战舰而归。跟从徐达收复宜兴,乘胜深入太湖。恰遇吴将吕珍,与之交战,因后援不能跟上,船只又搁浅,最后被俘。廖永安擅长水战,所到之处都立下战功。张士诚十分爱惜他的才勇,准备招降他。遭到拒绝,被投进囚牢。太祖赞赏廖永安的忠勇,遥授行省平章政事,赐封为楚国公。廖永安被囚禁了八年,最后死于吴。平定吴地后,葬归故里,太祖在郊外迎祭。 洪武六年(1373),太祖认为天下大定,诸功臣如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桑世杰等人都去世,但还没有谥号,于是下令礼部议定。议曰“:有元失驭,四海糜沸。英杰之士,或起义旅,或保一方,泯泯棼棼,莫知所属。真人奋兴,不期而至,龙行而云,虎啸而风。若楚国公臣永安等,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非陷坚没阵,即罹变捐躯,义与忠俱,名耀天壤。陛下混一天下,追维旧劳,爵禄及子孙,。。尝著祀典,易名定谥,于礼为宜。臣谨按谥法,以赴敌逢难,谥臣永安武闵;杀身克戎,谥臣通海忠烈;奉上致果,谥臣张德胜忠毅;胜敌致强,谥臣大海武庄;辟土斥境,武而不遂,谥臣再成武壮;折冲御侮,壮而有力,谥臣赵德胜武桓。臣世杰,业封永义侯,与汉世祖封寇恂、景丹相类,当即以为谥。”太祖诏令“:可以。”九年都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不久,又改封永安郧国公。廖永安无子,授予他的侄子廖升为指挥佥事。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父亲俞廷玉迁徙到巢,有儿子三人,俞通海、俞通源、俞渊。元末,盗贼起事于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结寨,拥有水师舟船千艘,多次使庐州左君弼深感窘迫,后派俞通海绕道前往联系归附太祖事宜。太祖当时驻军和阳,正准备渡江,但没有舟楫。俞通海到来,太祖大喜说:“天助我啊。”于是亲自前去抚慰其军,只有赵普胜叛去。元兵用楼船扼守马场河等口,濒临巢湖只有一港可通,但已干涸很久了。正遇上天下大雨,水深丈余,于是引舟出江,到达和阳。 俞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恩相济,士兵乐于效命。巢湖诸将都擅长水战,其中又以俞通海为最。从太祖军破海牙诸水寨,被授予万户。从太祖渡江,攻克采石,占领太平,并迅速攻克诸属县。海牙再次派战舰截击采石,陈兆先联合淮兵二十万屯居方山,互为掎角。俞通海和廖永安等人出兵迎击敌人,大败敌军,海牙逃跑。进而打败陈兆先,攻占集庆路。跟从汤和攻占镇江,晋升为秦淮翼元帅。偕同诸将攻取丹阳、金坛、常州,晋升为行枢密院判官。从大军克宁国,下水阳,派水师进攻太湖,在马迹山降服了张士诚的守将,在胥口停船上岸。吕珍的部队突然到来,诸将准备撤退。俞通海说:“不可,敌众我寡,撤退则真情暴露,不如和敌人交战。”于是身先士卒,敌箭如雨点般地射来,俞通海右眼中箭,不能继续战斗,命帐下军士穿上他的战甲督战。敌人误认为就是俞通海,不敢逼进,慢慢地撤退了。于是俞通海瞎了一只眼睛。不久,偕同廖永安等人攻克石牌并戍守在此,夺取马驮沙而归。赵普胜已经叛归了陈友谅,他攻陷池州,派大将镇守,自己则据守枞阳水寨。太祖正在征讨浙东,但以枞阳为忧患。俞通海前往进攻,大破敌军。赵普胜从陆路逃走,缴获了他全部的舟船,于是收复池州。晋升为佥枢密院事。陈友谅进犯龙湾,俞通海偕同诸将赶走了敌人,并在慈湖焚烧敌船,活捉七帅,追敌北至采石。俞通海功劳最大,晋升为枢密院同知。 从大军攻陈友谅,攻下铜陵,攻克九江,占领蕲州、黄州。跟从徐达攻打叛将祝宗、康泰,收复南昌。从援安丰,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回攻庐州。陈友谅派兵大举围攻南昌,跟从太祖迎战。在康郎山和敌人遭遇,因船小不能仰攻,几次力战都未成功。俞通海乘风纵火焚烧了敌船二十余艘,敌人小败。太祖的船搁浅,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进犯太祖坐船,常遇春射中了张定边,俞通海飞舸前来增援,舟骤进,水位增高,太祖的船得以脱身,但俞通海的船被敌巨舰所压,士兵都用头抵着舰,头盔全部破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