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六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六十九 (第8/14页)

孝宗,孝宗仅点头而已。

    十四年(1478)秋,由于战事发生,部队缺乏军饷,为此孝宗屡次要朝廷大臣讨论此事,刘健等说:“天下的财力,它的增加是有限的。现在光禄寺费用每年增加几十倍,各地织作作坊一味追求新奇精巧,请斋醮祭祀每天耗费以万计。京城储粮的大仓不能满足军队的粮食需要,而内府从太仓取粮动辄就是四五十万。皇亲贵戚请占田地,夺取盐利的,也是数千万计,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传奉冗官的官俸禄,内府工匠的口粮,年增月积,没有到头的日子,财富怎会不匮乏?现在陕西、辽东边防战事正激烈,湖广、贵州军队相继调动,不知靠什么满足军队的需要,希望陛下杜绝无益的花费,亲自带头推行节俭,作为中外的表率而使群臣得以竭尽其诚,谋求革除时弊的良策,这是国家的幸运。”

    第二年四月,刘健借灾异向皇帝陈述要勤于朝讲、节省费用、停办斋醮、赏罚公平几件事。到冬天,南京、凤阳发大水,廷臣多次上言时务,许久没回音,刘健等为此立即向孝宗陈述怠慢朝政的过失,请求皇帝勤于听取朝臣的意见,以振朝纲,孝宗都赞许地接受其进言。《大明会典》完成,加封刘健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与李东阳、谢迁一同接受皇帝赏赐的蟒衣。阁臣得赐蟒衣自刘健等开始。

    孝宗事奉两宫太后很恭敬小心,而两宫太后都推崇佛道二教。先前,清宁宫建成,孝宗命灌顶国师设坛庆贺,又派宦官携带真武像,在武当山设置祭坛,派使者上泰山献神袍,或者大白天在街市上到处点灯。孝宗很怕违背太后的旨意,曲从逢迎,而刘健等极力劝谏。十五年六月,下诏拟撰写《释迦哑塔像赞》,十七年二月,下诏命在朝阳门外建延寿塔,任命道士林永祺等五人为真人,这些都因刘健等力谏方罢。

    这年夏天,小王子图谋侵犯大同,孝宗召见阁臣商议对付的办法,刘健请求精简京营大帅,接着说京军怯弱不足以应战,请求从现在起停止京军的劳役以蓄养锐气。孝宗表示同意。退朝后又上奏章对边防事宜建言,孝宗全都允准。不久,边境紧急战报交替传来,孝宗受宦官苗逵的蛊惑要出兵。刘健、李东阳、谢迁进行阻止,孝宗犹豫不决。兵部尚书刘大夏也说京军不能动,这才没出兵。

    孝宗自十三年,召见刘健等后,阁臣很少能见到皇帝,这时在位已久,更加熟悉政事,数次召见大臣,要依次革除繁法苛政,消除积弊。曾经论及理财事,李东阳极力说明盐政的弊病,由于需求者众多,因而私盐贩运数倍增长。刘健说:“太祖时茶法刚开始施行,驸马欧阳伦因为私自贩茶被判死刑,连高皇后都不能救他。欧阳伦这样的事谁敢跟陛下说。”孝宗说:“不是不敢说,而是不肯说。”于是诏令户部核实利弊,全部奏报朝廷。

    当时,刘健等三人同心辅政,竭心尽力,知无不言。孝宗开始有的听取有的不采纳,不久刘健等更为孝宗所信任,其所奏请的事项无不接纳,不呼刘健之名,而称先生。每次晋见,孝宗总是屏退左右的人,左右的人偶尔从屏风里偷听,只听见孝宗每每称好,对任免文武大臣,治理整顿屯田、盐政、马政等各项政事,刘健辅佐协助最多。

    不久,孝宗病危,召刘健等到乾清宫。孝宗挣扎着坐起来,很详细地叙述在位前后的情况,命令近侍记下来。说完后,拉着刘健的手说:“先生辈辅导勤苦。太子聪明,但年纪尚幼,好安逸游乐,先生辈要常劝他读书,辅佐他成为贤主。”刘健等哽咽着叩头领命而出。第二天孝宗去世。

    武宗继位,刘健等对诸弊政进行治理。凡是孝宗所想兴办或罢免的全都以遗诏形式下令施行。刘瑾是原东宫太监,与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丘聚、高凤、罗详等八人一同受重用,时称之“八党”,每天带领武宗游玩嬉戏,诏书所颁列的条款一概阻止不去实行。京师从六月到八月下雨。刘健等上言道“:陛下登基诏书发出,全国欢呼,盼望太平。到现在两个月了,未听说精简多少闲散人员,节省多少糜费。诏书所载,仅仅是一纸空文。因此阴阳失调,晴雨失常。如监局、仓库、城门及四方守备内臣增置几倍,朝廷养军匠花费数以万计,仅仅为了满足军队的役使,却不愿淘汰。对那些荒废职事、糜费俸禄的文武大臣怎可不贬斥?给画史、工匠滥授官多至几百人,怎不罢免?内承库年开支白银数百余万两,并无记录,司钥库贮存钱数百万,也不知有否,怎不查核。至于释放皇宫花园的珍禽奇兽,遣散前朝宫人,都是新朝政事,首先需要办理的,而陛下全然不去施行,拿什么去抚慰全国臣民的期望呢?”武帝虽然回复语气和缓的诏命,然而左右的宦官一天比一天放纵,各种费用日益增多。武宗享祀郊庙,宦官带刀披甲簇拥在圣驾后面。内府诸监局佥书多到一百几十人,光禄寺每天的供应骤增几倍。刘健等尽力陈述其弊病,请求武宗勤于政事和讲学,武宗只说知道了。

    正德元年(1506)二月,武宗听从尚书韩文的话,京城地区皇庄由有司征税,而每庄仍留宦官一人、校尉十人。刘健等说“:皇庄既然是供奉两宫太后的,就应该全部交付有司管理,不应该仍由私人主管,反而失去朝廷尊亲的本意。”接着详细地说明内臣管理庄田侵扰百姓。武宗不理睬。吏、户、兵三部以及都察院各有奏疏,争论职权范围,为皇帝身边的佞臣所阻挠。刘健等草拟旨文,武宗不同意,令重新草拟,刘健等极力劝谏,称:“jianian商谭景清的败坏盐政,北征将士的无功授官,武臣神英的负罪轻视法令,御用监书吏坏乱考试制度,都是以一二个人的私恩,破坏了百年定制。况且现今政令维新,而地震天鸣,白虹贯日,恒星白天出现,太阳无光。内贼横行,外寇猖獗,财匮民穷,埋怨毁谤交相发生。而朝廷内外不法臣僚正乘机作恶,排除忠直人士如排除仇敌,保护jianian佞小人如保护亲生骨rou。这种情形一天比一天严重,祸变的到来恐怕不远了。臣等受到先帝的信任,被当作心腹。近来圣旨从宫中颁下,丝毫不让我等知道。如有所筹划竟听从jianian臣随意改变。诸如此类,不可胜举。臣等如再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起阿谀顺从,那么就欺上误国,死有余辜。所拟定的四疏,不敢再更改,谨以原来拟定的进献。”武宗不理。

    过了几天,刘健又说:“臣等时遇先帝临终授予遗命,诚恳地将陛下托付臣等,对此知遇之恩,臣等刻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