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三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十五 (第6/7页)

人确有原则。陈瑛用法严厉,尚能持廉。宋礼戆直而苛刻,不理会别人的怨愤。陈洽通达警敏,也不失正直。方宾是公文之才,牙商之心。”皇上将这番话交给太子,太子便问起尹昌隆、王汝玉。解缙说“:昌隆君子但度量不大;汝玉文翰之才难得,可惜有市侩心态。”后来仁宗即位,将解缙的这番评论出示给杨士奇,说道:“人们说解缙狂,但看他的这番论列,都有见地,不狂也。”下诏放回解缙的妻儿宗族。

    解缙当初曾与胡广一同陪成祖入宴。皇上说“:你们两人生同里、长同学、仕同官。解缙有个儿子,胡广可以将女儿嫁给他为妻。”胡广叩头说道“:臣的妻子正怀孕,还不知是男是女呢?”皇上笑说“:肯定是女啦。”后来果然生的是女儿,两家遂定下婚约。解缙败后,儿子祯亮被迁到辽东,胡广想解除婚约。他的女儿割下耳朵发誓说:“女儿薄命之婚,是皇上做主,而大人也当面应承了的,女儿死无二心。”祯亮被赦回后,她终于嫁给了祯亮。

    正统元年(1436)八月诏令归还所抄没的家产。成化元年(1465),恢复解缙的官衔,赠朝议大夫。当初解缙因说汉王和安南事而得祸,后来朱高煦因反叛被诛,而安南因多次造反,设官统治不久,也放弃而去,都应了解缙的话。

    黄淮,字宗豫,永嘉人。父黄性,方国珍占据温州时,他遁迹逃避方国珍的伪任命。

    黄淮考中洪武末年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后,黄淮应诏对答时很合成祖之意,命他与解缙常站在御榻之左,备顾问。有时到了深夜,皇上就寝了,还给两人赐坐在榻前交谈。因此黄淮对机密重务都得参预知道。后来他与解缙等六人并在文渊阁当值,改任翰林编修,又进升侍读。议立太子时,黄淮请立嫡要立长。太子建立后,黄淮升为左庶子兼侍读。永乐五年(1407),解缙被黜退,黄淮进升为右春坊大学士。第二年他与胡广、金幼孜、杨荣、杨士奇共同辅导太孙。七年,皇上北巡,命黄淮和蹇义、金忠、杨士奇辅佐皇太子监国。十一年皇上再次北巡,黄淮仍留守。第二年,皇上征瓦剌回来时,太子遣使者迎接稍迟,皇上又听信朱高煦的诬陷,将东宫属官全部投进诏狱,黄淮和杨溥、金问都被关了十年。

    仁宗即位后,给黄淮复官。不久黄淮升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金幼孜、杨士奇同掌内制。后遭母丧,黄淮请回家守孝,皇上不许。第二年进升黄淮为少保、户部尚书,仍兼大学士。仁宗逝世时,太子在南京。汉王久蓄异志,中外疑惧,黄淮因忧患危局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皇上亲征乐安,命黄淮留守。第二年黄淮因病请求退休,皇上批准了。父亲黄性年已九十,黄淮奉养甚欢。黄性去世后,皇上赐葬祭,黄淮入宫谢恩。正值灯节,皇上赐许他游西苑,诏令他乘肩舆登万岁山。还命他主持会试。到他辞归时,皇上在太液池为他饯行,还作长歌送给他,并且说“:朕生日时,卿再来。”第二年黄淮入京庆贺。英宗即位时,黄淮再次入朝。他于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去世,终年八十三岁,谥号文简。

    黄淮性格明辨果断,长于把握事情的根本。永乐年间,长沙妖人李法良造反。当时仁宗正在监国,命丰城侯李彬讨伐李法良。汉王妒忌太子有功,诡称李彬不能委用。黄淮说:“李彬是老将,必能消灭贼人,愿殿下从速派他去。”李彬后来擒获了李法良。当时常有人告发结党谋逆,黄淮对皇上说:“洪武末年对此已有敕令禁止,不宜再处理。”吏部追论“靖难”兵起之时,在北方当官不马上归附的南方人,应当编列遣去戍边。黄淮说“:如果这么做,恐怕被人看作心胸狭窄。”皇上都听从了。阿鲁台来归附,请得以统治吐蕃各部,他求朝廷作誓词刻在金片上,然后将金片磨入酒中,与各部酋长饮酒盟誓。众人的意见想答应他。黄淮说:“他们势分则容易控制,统一则难以图取。”皇上对左右的人说“:黄淮论事,就如站在高山之山,无远不见。”西域僧人大宝法王来朝见,皇上将要刻玉印赐给他,先将璞拿给黄淮看。黄淮说“:朝廷赐给各番部的制敕,都用‘敕命’和‘广运’二宝。现这块玉比它们还大,这样做不能示远人、尊朝廷。”皇上赞赏地采纳了他的意见。黄淮的贡献大多如此。但他气量颇小,同僚有小错,常汇报皇上。有人认为解缙之被贬,黄淮从中起了作用。他后来被宣宗疏远,也有人认为是杨荣说他有病,会传染给他人。

    胡广,字光大,吉水人。父亲胡子祺,名寿昌,以字行。陈友谅攻陷吉安时,太祖派兵将其收复,将要杀死一千余名胁从人员。胡子祺跑去谒见统帅,极力说不可这么做,使他们都得免死。洪武三年(1370),他以文学之才被选为御史,上书请求定都关中。皇上赞赏他的建议,派太子巡视陕西,后因太子去世,此计划没有实现。子祺出任广西按察佥事,后改任彭州知州。他所到之处平反冤狱,推毁yin祠,修复废堰,人民很感激他。后来他升任延平府知府,死于任上。胡广是他的次子,建文二年(1400)廷试时,当时正讨伐燕王,胡广在对策中有“亲藩跋扈,人心摇动”一语,皇上亲自提他为第一名,赐名靖,授予他为翰林修撰。

    成祖即位,胡广偕同解缙去迎接并归附,被升为侍讲,又改为侍读,恢复胡广之名,升为右春坊右庶子。永乐五年(1407),他进升为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皇上北征时,他与杨荣、金幼孜从征。他多次被召到帐殿回答问题,有时达到深夜。经过山川险塞时,与皇上立马议论,有时他走得稍后,皇上常遣骑兵四出寻找。有一次他迷了路,他脱掉衣服骑着没加鞍的马渡过河流,皇上慰劳良苦。胡广擅长书法,每有刻碑,皇上都命他书写。十二年,皇上再度北征,皇长孙也从征,命胡广和杨荣、金幼孜在军中给皇长孙讲解经史。十四年,胡广进升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前职。皇上征召乌思藏僧人做法会,为高帝和高后荐福,说见到他们所显现的各种福佑和灵异。胡广于是献上《圣孝瑞应颂》。皇上给它谱上佛曲,令宫中歌唱和编舞。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胡广说不可,皇上便没有批准。胡广献上《却封禅颂》,皇上更加亲爱他。

    胡广性格缜密,他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以及他所处理的事务,出宫后从不曾告诉他人。当时人们把他比作汉代的胡广。不过他颇能持大体。奔母丧回朝后,皇上问他百姓生活是否安定。胡广回答说“:安定。但郡县长官究治建文时期的jianian党,株连到旁支亲属,成为百姓的祸害。”皇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