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六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六十五 (第10/10页)

事件,张差一个无知妄为的男子,能够无凭证擅自进入皇宫,宫廷戒备很久以来的荒废由此可以知道。

    这以后朝廷内外很多变故,天启、崇祯两个朝代虽然屡次整顿,终究不能够挽回,渐渐地直到灭亡。

    京城巡捕的职务,洪武初年,设置兵马司,稽察诡诈虚假的人或者事。

    夜里发放巡逻的牌子,旗士领取巡牌,检查城门的锁钥门闩以及夜里行走的人。

    不久改名卫所镇抚官,而且由中军都督府掌管。

    永乐年间,增加设置五城兵马司。

    宣德初期,京城强盗多,增加一百名官军,协助五城兵马司追捕。

    后来,又增加五百名夜里巡逻的士兵。

    成化年问,开始任命锦衣卫官协同御史监督他们。

    成化后期,调拨给二百各团营士兵。

    弘治元年,命令三千营选拔官职在指挥以下的四名官员,率领精锐骑兵巡视京城外面,又命令锦衣官五名,旗手等卫官员各一名,划分区域巡逻警戒,巡逻军队发给牌子。

    弘治五年,设置把总都指挥,专门负责巡捕。

    正德年间,添加设置把总,划分京城外的地方,南到海子,北到居庸关,西到卢沟桥,东到通州。

    又在京城内增设二名把总,而用团营的军士来扩充,制定官军奖惩条例。

    正德后期,巡逻兵增加到四千人,专门设置参将。

    嘉靖元年,又增加城外把总一名,与旧有的一共是五名,分别管辖城内的东西两路,城外的西南、东南、东北三路,增加五千名营兵。

    又每十人选一人,设立五百名尖哨骑兵,增加他们每月的粮饷。

    命令参将率领cao练,而且用兵部郎监督。

    这时,京军败坏已经很久,捕营也是这样。

    嘉靖三十四年,士兵只有三百多。

    依照给事中丘岳等的意见,撤掉指挥樊经的官职,而禁止办私事时骑军队的马。

    万历十二年,依从兵部的决议,京城内外强盗发生,从卯时到申时由兵马司负责,从酉时到寅时由巡捕官负责,强盗多就一齐出力追捕剿杀。

    这以后,团营军士数额成倍增加,皇帝出行以及朝廷官员复审死刑案件、审察甄别囚徒都集结成队驻守在巷口。

    编入军籍的人数虽然齐全,然而军队实际上困苦疲惫不堪任用。

    捕营提督一名,参将二名,把总十八名,巡军一万一千名,马五千匹。

    盗贼横行,甚至盗窃宫廷内的器物。

    获取他们的木竿绳索,竞然不能避住他们。

    庄烈帝时期,又让兵部左侍郎专门督率。

    然而营军有一半空领俸米,马大多出钱雇人骑,失窃破案的严格期限只有五天,玩忽法令终究像往常一样。

    四卫营,永乐年间,让从北方逃回来的军士供养马役,供给粮饷授予房屋,号称勇士。

    后来多数让进献马匹的人充任,而听从御马监官调遣,名义上隶属羽林,实际上自身不隶属。

    军士互相冒充,支驭的粮饷不能稽察。

    宣德六年,于是专门设置羽林三干户所统率,总共三千一百多人。

    不久改成武壤、腾骏左右卫,称做四卫军。

    选拔本卫的官员四名,任坐营指挥,用太监监督,分营进行cao练,称做禁兵。

    兵器、军服镗甲与其它军队不一样,横行于京城,往往被宦官占用藏匿。

    弘治末期,勇士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人,旗军三万零一百七十人,每年支取国家的粮食五十万石。

    孝宗采纳朝廷大臣的意见,核查他们。

    又命令宦官所引荐的勇士,必须由兵部检验派遣纔发给军饷,每隔五年登记四卫军的人数,写定著录为法令。

    每年节省经费开支几十万两。

    武宗登上帝位,宦官宁瑾请求保留所淘汰的人员。

    谏官以及兵部尚书刘大夏坚持不同意,不被听从。

    后来东西两官厅设立,于是挑选四卫勇士隶属西官厅,由边将江彬、太监张永等掌管。

    世宗入宫登上帝位,诏令四卫营军除弘治十八年保留的数额以外,全部裁除,顶替补充必须经过兵部查实。

    至于御马监的马牛羊,下令巡枧科道核实数目。

    随后未经过中书省、门下省直接由内廷发出的圣旨命令免除查核,马匹数很多虚假增报。

    过了几年,御马监太监闵洪又假托圣旨选拔四卫官。

    给事中郑自壁弹劾他的欺诈蒙蔽,不予答复。

    很久后,兵部尚书李承勋请求将选拔考核事务仍旧隶属兵部,宦官认为不方便。

    皇帝依从了李承勋的意见。

    嘉靖十六年,又命令召回继承皇位时的诏书中所裁除的人,一共四千人。

    过了五年,宦官建议说,勇士只剩五千多人,请求下令子侄辈选拔充任,以预备边防紧急情况。

    兵部的大臣说:“以前的名额规定是五千三百三十人。

    八年时清查,已经超过这个数额,而且此营本来不是为守卫边防而设置的。”皇帝依从了兵部的意见。

    然而假冒蒙混、占用士兵服杂役、冒领粮饷等弊端一概如同以前。

    万历二年,削减坐营官两名。

    后来,又规定营官的空额由兵部选择任用。

    这以后,又被宦官所阻挠,仍旧隶属御马监。

    朝廷大臣很多因此上疏进言,不能听从。

    万历四十二年,给事中姚宗文查点检阅四卫营,说:“书册上,官军勇士三千六百四十七人,实际祇够这个数目的一半。

    马一千零四十三匹,却没有来一匹。

    官旗士兵七千二百四十人,祇有四干六百多人。

    马也如此。

    请求交给司法刑狱官追究处治。”皇帝不能够追究。

    天启末年,巡视御史高弘图请求按照三大营的制度,分戍弓弩、短兵器、火器,加以训练n到庄烈帝的时候,提督内臣曹化淳上书请改为勇卫营,任命周遇吉、黄得功为军帅,于是成了精锐部队,出征打击贼军,总有功劳。

    黄得功的军士在黑布上画上老虎头以穿在镗甲外面。

    贼军望见黑虎头军,大多逃避,他们起的作用超出了京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