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百四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一百四十九 (第6/6页)

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名的部队归象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起潜。象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领的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顺义。

    在此之前有一个卖卦的瞎子名叫周元忠,跟辽东人关系好,朝廷当时派他去议和。当嗣昌到军队中视察时,象升数落他说“:文弱,你难道不知道城下与敌结盟《春秋》引以为耻辱吗?干什么天天在那里议和?京城里人们的嘴巴利同刀刃,袁崇焕那样的灾祸你能躲得过去吗?”嗣昌脸红了,说:“你简直要拿尚方宝剑向我开刀了。”象升说“:既不回家奔丧,在此又不交战,人们还在抨击我呢,我还能拿别人怎样呢?”嗣昌借口想溜,象升便说道“:元忠过去讲和已不是一两天的时间了,这事由蓟门总督太监发起,由你这兵部尚书促成,举国上下都知道,能瞒住哪一个呢?”嗣昌无法辩解,离开了。又过几天象升在安定门碰到起潜,两人各持一议。后来新甲也到了昌平,象升分出部分兵力给了他。这个时候,象升亲自率领骑、步兵在京城外边扎营,冲锋陷阵,军纪很严整。

    大清部队南下,分兵三路:一路经涞水攻易州,一路经新城攻雄县,一路经定兴攻打安肃。象升便经过涿州进据保定,命令诸将分路出击,在庆都展开大战。编修杨廷麟上书说“:过去南仲在朝廷,李纲不能取得战功;潜善掌大权,宗泽含恨而死。国家有那样的人决不是封疆大吏的福气。”嗣昌大怒,把廷麟改官兵部主事,派他到象升的军队中当参谋,免去了象升尚书的官衔,让他以侍郎的身份管理军事。又命令大学士刘宇亮以辅臣的身份来指挥军队,让巡抚张其平紧闭城门,断绝了运饷的道路。不久又借口云阳、晋阳有战警,催象升统兵出关作战,王朴恼了,只管领兵回去了。

    象升统领剩下的弱卒,驻扎在京师野外。畿南三府的父老听说后都来军门前拜访,说:“天下汹汹快十年了,先生抱着出万死不顾一生的思想为天下人充当榜样,可是jianian臣在内,先生因为孤忠受到嫉恨。三军接到了出关作战的命令,将士们却有西归的想法,军队就这样驻扎在荒郊野外,吃顿饱饭都不能够,所以甩手不干,哗变而去,云阳总兵已经做出了样子。先生如果肯听从我们的主意,就移兵驻到广顺去,召集义师。三府子弟欢迎先生来领导,大家认为过去要不是先生您我们就死在贼兵手里了,现在你不来又要死于兵乱,所以能同心合力,您只要一号召,愿意裹粮相随的人可以有十万,总比您孤立无援,站着等死好吧!”象升双眼垂泪对父老们说“:感谢诸位父老的好心!虽然这样,但自从我跟贼兵争战以来,历经数十百次战斗都没有败过。如今朝廷只给我五千名疲惫不堪的士兵,大敌西冲,援师东隔,凡事都由中央牵制着,粮食吃完了,力气使干了,旦夕之间就要死了,不要再白白连累你们父老乡亲了吧!”大家的哭泣声响成了一片,各自拿来自家床头仅有的斗把米给军队食用,有的只有那么一升枣也拿来送给象升说“:先生煮了当军粮吃吧!”

    十二月十一日,象升进兵到了巨鹿的贾庄。当时起潜率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在鸡泽安扎,离贾庄只五十里这么近,象升派廷麟前往求援,起潜不接应。象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上了大清部队,象升带领中路部队,大威率左路,国柱率右路,双方展开了激战。当时是夜半时分,。。篥声四面吹响,天明时,大清部队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三重。象升指挥部队穷攻猛打,呼声动天,从清晨一直打到午后,炮药完了,箭也没了。象升挺身而出进行短搏,后边的骑兵也都跟了上来,他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身上中了四箭,挨了三刀,于是倒下去了。掌牧杨陆凯怕敌人乱砍他的尸体,就自己盖在上边,背上挨了二十四支箭死掉了,象升的仆人顾显自杀,整个部队都覆灭了。大威、国柱冲破包围圈才得以活命。

    起潜听到象升战败的消息后仓惶逃跑,不向朝廷讲象升阵亡情况,嗣昌认为象升的死可疑,庄烈帝就颁布诏令要人验明。廷麟在战场上找到象升的尸体,还穿麻布孝服,戴着白网巾。一个士兵远远望见就号啕大哭地说“:这是我们卢先生呀!”畿南三府的百姓听说后莫不失声痛哭。顺德知府于颖向上汇报了这个情况,嗣昌故意吝啬,八十天后象升才被入殓。第二年,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求给予抚恤,第三年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一次申请,朝廷都不答应。很久以后嗣昌败亡,廷臣中有很多人对此讲了话,朝廷才追赠象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予公祭、公葬,荫封子孙为世袭锦衣千户。福王在位时又给他追加谥号为“忠烈”,修建祠堂予以祭祀。

    象升从小有大志,做学问不讲求章句。他做官比手下人勤一倍,夜间点烛工作,鸡一叫就起床洗梳,准备办事。每想到一件紧要事,就披衣而起,马上去干。有闲暇就跟人比试射箭,用箭对着花射。五十步之外,每发必中。他爱才惜下惟恐不周到,三次得到赐他的尚方宝剑,他都未曾斩过一个偏裨将官。

    象升喜欢养骏马,每匹马都取有名字。有一次他在南漳追逐贼兵时战败,追兵赶他到了沙河边上,河水有几丈宽,他的马一跃而过,这匹马就是名叫五明骥的那一匹。

    当象升战死后,嗣昌派了三名探马去察看他的死状。其中有一个叫俞振龙的回来说象升真的死了。嗣昌很恼火,把振龙抽了三天三夜的鞭子,振龙临死睁开眼睛喊道:“天道神明,可不要冤枉忠臣呢!”由此,天下人听说以后无不叹气连声,更加恼恨嗣昌了。

    后来南京灭亡时,象观投水而死,象晋当了和尚,他们一家先后赴难的有一百多人。堂弟象同及其部将陈安死得尤为壮烈。

    象升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九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