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二百零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百零一 (第8/9页)

名声,于是吾必奎与普名声接战,双方军队刚一接触,吾必奎便佯装失败而逃。官军望见这个阵势,便全部溃散,布政使周士昌为此战死。朝廷以挑起事端罪逮捕了王伉,招抚了普名声。此后普名声骄横恣意比以前更甚,当事者都觉得这是一个祸患。不久,广西知府张继孟将普名声引出阿迷州,设计毒死了他。吾必奎听说普名声死了,便起来造反,连续攻陷了武定、禄丰、楚雄等城。宁州土官禄永命、石屏州土目龙在田都是与吾必奎、普名声一样跟随官军出征而著名的,至此,黔国公沐天波斌传书给他们,要他们带兵共同围剿捉拿吾必奎。普名声的妻子万氏,是祖籍江西而寄籍于云南人家的女儿,性情yin荡狡猾。普名声死后,她改嫁给王弄山副长官沙源的儿子沙定洲。普名声有个儿子叫普服远,与万氏分寨而居,沙定洲诱杀了普服远,吞并了他的领地。沐天波传檄文给沙定洲,要他带兵去捉拿吾必奎,沙定洲不想去,于是造反。此事前面已有详细描述。

    临安统领有四个州、四个县,其下有九个长官司,分别称为:纳楼茶甸、教化三部、溪处甸、左能寨、王弄山、亏容甸、思陀甸、落恐甸、安南,这些长官司全都位于郡的东南方。西平侯征讨安南时,即取道于此。莲花滩之外就是荒滩。临安南面之所以没有危险,就是因为有上述备甸守卫的缘故。但是该地多瘴气,流官不愿进入该地区,各长官司长官也不请求朝廷批准谁代替或继承长官职务,而是自己相互戴冠佩带,每天都动干戈争杀。在纳楼部落内有三个矿场,分别称为:中场、鹅黄、摩诃。这些矿场封闭已久,亡命之徒多窃为己有。那里的安南长官司,本来是阿覺蛮人所居住,旧名叫褒古,后来叫舍资。元朝时设置了舍资千户所。因该地靠近交趾,改名为安南,隶属于临安路。正德八年(1513),蒙自的土舍禄祥为争夺其父职务的继承权,杀死了嫡兄禄仁。安南长官司土舍那代以军队帮助禄祥,于是便作乱,守卫当地的大臣讨伐平定了他们。此事上报朝廷后,朝廷命令革去蒙自土官职位,将原长官司改为新安守御千户所,调遣临安卫中所的官军前去戍守。

    广南,宋朝时名叫特磨道。当地土著酋长姓侬,是侬智高的后裔。元朝至元年间,设立了广南西路宣抚司。该司开初统领有路城等五个州,后来只统领安宁、富州两个州。

    洪武十五年(1382),广南西路宣抚司归附朝廷,朝廷便将其改为广南府,任命土官侬郎金为同知。十八年,侬郎金前来朝觐皇帝,皇帝赐给他锦绮和钱钞。二十八年,都指挥同知王俊奉命率领云南后卫的官军到达广南,筑城墙建卫所。侬郎金的父亲侬贞佑自己不安分,聚众占据山寨抗拒官军的戍守。王俊派人招抚他,他不服从,时常埋伏在草莽中抢劫别人,并窥探官军的进退行止。王俊便派遣指挥欧庆等人分兵攻打各村寨,自己准备去捉拿侬贞佑;同时他又派兵守住小道,以切断有人对侬贞佑的救援。各寨子都被攻破后,众人溃散,侬贞佑形势穷促被擒。王俊将其戴上桎梏押送到京城。朝廷将侬郎金从同知降为通判。

    永乐六年(1408),富州的土知州沈纟玄经向朝廷入贡,正碰上仁孝皇后丧亡,沈纟玄经奉香币向仁孝皇后致祭。宣德元年(1426),土官侬郎举来京城朝觐皇帝,进献贡马。

    正统六年(1441),广南贼人阿罗、阿思等行抢劫,朝廷命令总兵官沐昂等招抚他们。此时富州土官沈政与侬郎举互相攻讦,各纠集众人侵犯对方领地,皇帝命令沐昂等前去审核处理。七年,沐昂上奏说,二人叛逆朝廷没有事实根据,但二人有矛盾,相互妄向朝廷上奏攻讦对方才是实情。兵部请求追究沈政等人的罪行,皇帝认为他们是蛮族人而宽恕了他们。沈政与侬郎举之间互相仇杀已有十多年了,此时官军正在征讨麓川,慑于兵威而不敢轻举妄动。不久,侬郎举因跟官军从征有功,升为同知。他死后没有子嗣,四门的舍目便共同推举侬文举掌管同知事务。侬文举也屡次立有战功。万历七年(1579),授予侬文举同知职位。侬文举的儿子侬应祖在跟随官军征讨三乡的过程中,亲自抓获贼人首领,皇帝下诏赏赐给他白银一百两。播州之役,朝廷从侬文举处征调军队三千人去征讨寻甸的叛目,父子俩都立有功劳,朝廷赐与他们四品官服。

    侬氏自从侬文举依靠四门舍目的推举和拥戴得以授受官职以来,后来侬氏的后人承袭或替代官职都必须依靠四门舍目。土官的政策出自四门舍目,而租税仅取十分之一。此地道路险峻多瘴气,知府又不到该地来,官印全由临安指挥一个人掌管。指挥一出去,官印就封存在一个室内,一进去取印,则必有瘟疫死亡的事情发生。万历末年,知府廖铉到临安躲避瘴气,将官印交付给同知侬仕英的儿子侬添寿。侬添寿死后,他的家奴将知府印和经历司印窃取后逃走,不久这些印信全归还到侬添寿的族叔侬仁祥的手上。这时侬仕英的亲弟弟侬仕獬按惯例可以承袭其兄长的官职,于是侬仕獬去侬仕祥处索讨官印。侬仕祥不给,将侬氏家族的领地献给泗城土官岑接,并与岑接联姻构兵消灭了侬仕獬一家。等到侬仕祥死后,他的儿子侬琳将知府印送给岑接,而经历司印则被侬琳的弟弟侬琼所占有。巡抚王懋中调遣军队前去问罪,侬琼害怕,将经历司印交还给通判周宪,而岑接也将知府印拿出来献给官府。此时军队刚到达广南境界,听到官印已经回归的消息后王懋中便急忙将军队调遣回去。朝廷大臣讨论后认为应治廖铉擅离职守和守巡失抚之罪,而侬琼、岑接已经表示服罪,就不再追究了。皇帝下诏认为这意见可行。不久,侬绍汤兄弟俩为争夺官位的继承权,各纠集交趾的军队和战象将该地焚烧抢劫一空。

    曲靖,是隋朝时恭州和协州之地。唐朝设置南宁州,将恭州改为曲州,将协州分开设置靖州。元朝至元初年,设置磨弥部万户,后来改为曲靖路宣慰司。

    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将军攻下云南,元朝曲靖宣慰司征行元帅张麟、行省平章刘辉等人前来投降。十五年朝廷将曲靖千户所改为曲靖军民指挥使司,设置曲靖军民府。十六年,沾益州的土官安索叔、安磁等人向朝廷献贡马和罗罗族的刀甲、毡毛衫及虎皮,皇帝下诏给他们赏赐磁器、冠带、绮衣罗衣各一袭以及有花纹的丝绸和钱钞。罗雄州的土著酋长纳居前来朝觐皇帝,皇帝赏赐钱钞给他。十七年,亦佐县的土著酋长安伯作乱,西平侯沐英发兵讨伐并降服了他们。

    二十年(1387),越州土著酋长阿资与罗雄州营长发束等人叛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