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二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十三 (第3/4页)

已夷灭。扩廓挟太子以称戈,急私仇,无敌忾之志。思齐辈碌碌,窃据一方,民受其害。士诚外假元名,反覆两端。明玉珍父子据蜀僣号,喜于自用而无远谋。观其所为,皆不能有成。予揆天时,审人事,有可定之机。今师西出襄、樊,东逾淮、泗,首尾相应,击之必胜。大事可成,天下不难定。既定之后,生息犹难,方劳思虑耳。”

    克仁侍帷幄最久,故获闻太祖谋略居多。洪武二年四月,命克仁等授诸子经,功臣子弟亦令入学。已,出知江州,入为参议,坐事死。

    赞曰:太祖起布衣,经营天下。渡江以来,规模宏远,声教风驰。虽曰天授,抑亦左右丞弼多国士之助欤。陈遇见礼不下刘基,而超然利禄之外。叶兑于天下大计,筹之审矣,亦能抗节肥遯,其高致均非人所易及。孔克仁无可称述,以太祖之雄谋大略具其事中,故叙列于篇。

    部分译文

    陈遇,字中行,祖先为曹人。高祖义甫,是宋朝翰林学士,迁移到建康,此后子孙一直居住在这里。陈遇天资过人,笃学博览,精通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不久辞官归隐,学者们称之为静诚先生。太祖渡江,得到秦从龙的推荐,发聘书聘请陈遇,引用伊、吕、诸葛为比喻。陈遇到来,和太祖交谈,太祖十分高兴,于是留他参与密谋,逐渐成为亲信。太祖担任吴王,授予他供奉司丞,他推辞了。太祖即皇位,三次授予翰林学士,都予以辞退。于是赐给肩舆一乘,卫士十人保护他出入,以显示荣华恩宠。

    洪武三年(1370),奉命到浙江廉察民情,回来后赐给金银玉帛。任命为中书左丞,又辞职不就。第二年召对华盖殿,赐坐,命令草拟《平西诏》。授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又辞去。西域进贡良马,陈遇引用西汉的典故进谏。任命为太常少卿,坚决推辞。强迫他,也不同意。最后任命为礼部尚书,又坚决推辞。太祖沉思很久,顺从了他。从此不再强迫他做官。太祖曾从容地说要让他儿子做官,陈遇说:“我三个儿子都还小,学业未成,等以后再说吧。”太祖也没再强求。

    陈遇自开国之始,就一直侍候在太祖身边。太祖曾问他保国安民的良策,陈遇回答说“:不嗜杀人,减轻赋税,任用贤良,把恢复先王礼乐作为首要任务。”有的廷臣因过错而遭到谴责,陈遇力争解围,使得多半人都得到谅解。他计谋多,但秘而不传,极力崇礼,勋戚大臣无人可以和他相比。太祖多次亲临他的住处,言必称先生,有时称之为君子。任命官职就推辞,显示出了他的高尚。十七年(1384)去世,赐葬钟山。

    叶兑,字良仲,宁海人。颇以经时济世之才自负,精通天文、地理、卜筮方面的书籍。元朝末年,他预知国运将另有所归,就以布衣身份献书给太祖,列一纲三目,诉说天下大计。当时,太祖已平定宁越,规划攻打张士诚、方国珍,然而察罕的势力还很强盛,派使者至金陵召降太祖,叶兑在书中把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已处理策划得十分详尽。其意思如下:

    我听说取天下者,必有一定之规模,韩信初见高祖,就筹划着楚、汉的成败,孔明卧草庐,就与先主讨论三分天下的形势。现在的形势,应该北面断绝李察罕,南面吞并张九四,抚慰温、台,占领闽、越,定都建康,在江、广发展势力,进则可以越过两淮北征,退则可以划长江而自守。金陵自古就有龙蟠虎踞之称,是帝王之都,集中兵力资财,攻则能克,守则能固,一百个察罕又能把我怎么样呢。长江的防备,不要急于上游。现义师已攻克江州,足以遮盖全吴,何况从滁州、和州至广陵,都被我方占领,,不但可以守卫长江,而且可以兼守淮河。张氏的覆灭指日可待,淮东诸郡也将前来归附。北略中原,可以吞并李氏。现听说察罕妄自尊大,写信给您,就像曹cao召见孙权一样。我认为元朝的天运将终止,人心不向,而察罕想效法曹cao,形势却是一样的了。宜用鲁肃的计策,鼎足江东,待等机遇,这就是大纲。

    目标有三个。张九四的地盘,南面包括杭、绍,北跨通、泰,以平江为巢xue。现想攻打他,不如佯称攻取杭、绍、湖、秀,而派大兵直捣平江。城坚固难以一下子攻占,则以锁城法困之。

    张氏的重镇在绍兴,绍兴远离江海,所以多次进攻而攻不下,它的运粮道路在三斗门。如派一支部队攻打平江,断绝它的粮道,一支部队攻打杭州,断绝它的援兵,这样绍兴就一定能攻下,进攻苏杭的目的,是在于占领绍兴,这就是所说的多方交战必定失误。绍兴被攻下后,杭州就会孤立,湖、秀也会闻风而败,然后进攻平江,铲除敌人的要害,江北的余部就会随之瓦解,这是第二个计策。

    方国珍狼子野心,不可驯狎。往年大兵攻占婺州,他即奉书纳款。后派夏煜、陈显道招谕,他又狐疑不归从。派使者从海道报告元,说江东命他纳款,诱使张日永带着诏令而来,又派韩叔义为说客,说明自己是奉行诏令。他既已降归了我,而又招我降元,他就是如此反复无常,十分狡诈,应当兴师问罪。然而他以水为命,一听说部队到来,就带领全家航行到海上去了,中原步骑奈何不了他。攻战的上策是攻心,他说只要杭、越一平定,他即归顺,这不过是迷惑我军罢了。攻打他的战术,限定他归顺的日期。他自从方国璋覆灭后,就知道自己的势力不行了,就连叔义也称说我军势力强盛,可见元气大伤了。现因陈显道以自通,正可威胁他而使其顺从。此事宜快不宜慢。宣谕之后,更置官吏,拘集舟舰,剥夺他的兵权,以防止不测,三郡可不劳而定。

    福建原和浙江同属一道,兵弱城市简陋。两浙平定后,他一定归附,攻下它只要一个辩士的力量。如果收复拖延太久,则大兵自温、处州进入,奇兵从海道攻打,福州必定难以支撑,福州被攻下,附近的郡就迎刃而解。声望威震,然后进取两广,易如反掌。

    太祖对他的话十分惊奇,准备留用他,他力辞而去。赐给金银币袭衣。几年以后,平定天下,规模次第基本上和叶兑说的一样。

    范常,字子权,滁州人。太祖驻军滁州,杖策谒见军门。太祖早就知道他的大名,和他说话,又情投意合,于是把他留在幕下,有疑问就询问他,范常如实回答。诸将攻克和州,士兵四出抢掠。范常对太祖说“:得到一座城就使百姓肝脑涂地,这样又怎么能成就大事呢?”太祖于是责骂了诸将,搜查军中所掠夺的妇女,把她们送回家,百姓十分高兴。太祖因四方割据,战争无安宁之日,命令范常撰文,祷告上天。其辞曰:“今天下纷争,生民涂炭,没有归属,物类灭绝。如果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