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九十一 (第7/8页)
有不测,谁能担任这个罪过呢?这是第七点。 “锦衣武人,对大局不明白。倘若对是非的事实稍有歪曲,将导致安南不服,反而足以损害我们的威严。即便下令按问得到实情,那么讨伐不行,不讨伐也不行,这样进退都无凭借,那么该怎么办呢?而且现在严兵待发的诏令才刚刚下达,但征求sao扰的危害已经显露出来,这个忧虑不在外夷,而在我们邦域之中。请求停遣勘官,罢去一切征调,那么天下幸甚。” 奏章下到兵部,兵部请求听从他的建议。圣旨说:等勘官回来再重新议论。第二年四月,皇帝决计征讨。侍郎潘珍、两广总督潘旦、巡按御史余光相继阻谏,都没有被采纳。然后派遣毛伯温前往,终于抚降了他们。 郭勋为祖父郭英请求以功臣身份附祭祖庙,唐胄上疏谏争。皇帝想祭祀献皇帝于明堂,配祀上帝,唐胄极力谏言不可。皇帝大怒,将他下诏狱进行拷问,削去他的官籍后让他回到家乡。后遇赦复官,不久死去。隆庆初年,赠右都御史。 唐胄忠直有孝义之心,好学多著述,居官有原则,是岭南人士之冠。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杨一清做吏部尚书,多次召李中应言官试,李中不到。 等到李中授官工部主事时,武宗自称为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院,用番僧做主持,朝廷群臣都不敢言。李中封官才三个月便抗言上疏说“:以往逆臣刘瑾窃权,势焰嚣张。陛下既已觉悟,诛之无赦,圣武可谓是卓绝的啊。现在大权未收,皇储位未立,义子未革除,纪纲日益松弛,风俗逐渐变坏,小人逐渐升官,君子逐渐引退,士气逐渐委靡,言路逐渐关闭,名器逐渐被轻视,贿赂逐渐流行,礼乐逐渐荒废,刑罚日益泛滥,民财日益殚竭,军政日益增加弊端。刘瑾已经被诛,但善治仍一无可举,是因为陛下受异端蒙惑的缘故。至于禁掖严厉幽深,岂能容得异教与宫人杂居。现在在西华门内建寺,招番容僧居住,每日相与聚处。异言日益繁盛,忠言日益远去,取舍颠倒,举措背离常理。政务废弛,是因此之故。乞望陛下翻然悔悟,摧毁佛寺,逐出番僧,妙选儒臣,朝夕劝讲,揽大权以杜绝天下的jianian邪,建储位以立天下之本,革义子以正天之名,那么所说的振纪纲、励风俗、进君子、退小人诸事项,可以依次举行了。”皇帝大怒。李中将有不测之罪,因大臣营救才得免。过了一日,皇帝下旨将他贬为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按抚赣州,邀李中参与他的军事。预备讨平宸濠。 世宗登位,恢复李中原有官职。未上任,升为广东佥事。再迁广西提学副使,以身为教。从诸学生里面选择高等级的集聚在五经书院,五日一次登上学堂讲解疑难。三迁广东右布政使。忤逆了总督和巡抚御史,因而说李中不称职,应当罢去职务。霍韬署吏部事,说李中素有廉节有才望,应当留任。正巧政府有不喜欢李中的,李中被降为四川右参政。 十八年(1539)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这一年收成不好,下令让农民捕捉蝗虫,政府加倍付给粮食,因此蝗虫灭绝而饥饿的人得到救济。李中擒获恶盗关继光,邻境攘夺李中的功劳,李中不与他争辩。进升为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食储备。御史金灿按抚四川时,曾经推荐过李中。李中不谢他,金灿为此怀恨他,至此他摘取李中的一些事情诬告他。朝廷刚刚议调李中时,李中死去。光宗时,追加谥号为庄介。 李中守官廉洁。从广西回到家乡,想用米饭招待客人,从邻家借贷粮米。米借到后,又没有柴薪,准备用浴器烧火做饭。客人等到天色暮黑,竟还不能吃到饭而告辞走了。李中少年时跟同乡杨珠学习,既而将杨珠学说扩充,使他的学术沉潜邃密,学者称李中为谷平先生。他的学生罗洪先、王龟年、周子恭都能传承他的学术。李中的同族人李楷,又传承罗洪先的学术。 欧阳铎,字崇道,泰和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行人。向皇帝上书极力论讨时政,没有得到批复。出使蜀府,王厚礼赠他,他不接受。历任工部郎中,改派到南京兵部。出任延平知府。捣毁yin祠数十百所,用这些材料修补学宫。司礼太监肖敬的家奴杀人,被他绳之以法。调到福州,讨论均徭法说:“郡府有很多士大夫,这些士大夫又有很多田产。黎民百姓有田产的人没有几个,而劳役则都是由黎民百姓负责。请求分出他们的一半劳役由士大夫负担。”士大夫都不愿意。因巡按御史汪珊极力支持这件事,这项建议才得以实行。 嘉靖三年(1524)升为广东提学副使。累迁南京光禄卿,历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苏、松两地民田相差不太大。最少的一亩负担五升,最多的达到了二十倍。欧阳铎下令让赋最重的农民减少耗米,分派轻资;最轻的求取本色,增加耗米。暗中对赋税减轻或加重,使赋税达到均衡。推收田赋,根据田圩而不根据户,让诡名寄托者无地容纳。州县的荒田有四千四百多顷,年终勒令农民偿赋。欧阳铎用所清理出来的漏赋和其他剩余的零数来弥补。议论徭役及裁邮置费共有数十百条,百姓都称便利。迁南京兵部侍郎,又升为吏部右侍郎。九庙发生火灾,他自己陈请离去。 欧阳铎有文学素养,内行修洁。做官虽然通显,但家里却很冷清。死后,赠工部尚书,谥号恭简。 潘埙,字伯和,山阳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性格刚决,弹劾无所回避。论判诸大僚王鼎、刘机、宁杲、陈天祥等人,多被皇上采纳。 乾清宫遭火灾,潘埙向皇帝上疏说:“陛下登位九年,治理效果未实现,灾祥迭相出现。我希望皇上不是安全的住宅不居住,不是大道不经由,不是正人君子不亲近,不是儒术不崇尚,不是大阅之礼不观兵,不是执法不成狱,不是骨rou之亲不让干预政事,不是汗马功劳不滥加赏赐。我听说陛下喜好谑戏。臣认为入内廷有琴瑟钟鼓人伦之乐,不必以游离宫外为欢,不必以狎戏众小人为快啊。出到外廷,华裔一统莫不都是您的臣妾,不必收朝廷官员做私人,不必集远人为勇士。听说陛下好佛。臣认为南郊有天地,太庙有祖宗。赐给福礻止迎来福禄,佛能够做什么?番僧可以逐出而度僧也可以制止。听说陛下好勇、好货、好土木。臣认为诛锄jianian邪遏止叛乱才是大勇,用不着驰马试剑以自劳为勇。三军六师是大武,用不着边将边军呼拥以为威武。地方物产随时纳贡,皇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