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六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六十六 (第14/14页)

东、北直挑选军队,作为京城的防备。

    景泰初年,边疆之事紧急,调来cao练的军队都留在京城,隔一年纔放回去取来衣服装备。

    于是于谦、石亨商议分军队为三批,留下雨批cao练守备。

    保定、河问、天津放回五十天,河南、山东放回九十日,淮、扬、中都放回一百天,紫荆、倒马、白羊三关以及保定各城戍守士卒,属于山东、河南的,也如此。

    逃跑的,官员降官品三级,士兵全家谪守边卫。

    第二年,于谦又说:“调回的军队分十个营团cao练,长时间不能停止,请求仍然分成两批。”上报批覆同意。

    成化年问,河南秋季调回军队两千人不到,派下御史督促他们。

    国内太平安定,外卫士卒在京祇是承担经营修缮各劳役,有势力之家私人占用又超过其中一半。

    士卒很多害怕吃苦,往往延期,于是制定违背期限的法律:罪轻的发配居庸、密云、山海关惩罚cao练六个月,重的发配到边卫处罚cao练达一年半。

    命令虽然具备,可是不能改变这种局面。

    弘治年间,兵部议论占用军队服劳役的危害,惩罚处治如同所议。

    于是选卫兵八万组织cao练,内外卫各一半。

    外卫四万,两批轮番更迭上京。

    李束阳极力陈说劳作使军队疲困,上调的军队过期不来,大多因此得罪。

    皇帝认为他的话对。

    弘治末年,放回大宁士兵两班一万人。

    正德年间,宣府军以及京城兵营相互调换,春秋轮番如同调军旧例。

    到世宗即位纔停止。

    嘉靖初年,尚书李承勋说:“永乐年间调军轮番到京城,后来就连续照办成为定例,卫的军队空了一半,而在京城的只是供建筑制造。

    不如节省行军加发粮饷的耗费,用以招募工役。”御史鲍象贤请求分拨班军为三部分,两部分入营cao练,一部分赴劳役。

    通政司陈经又请求放回一半,收聚他们的军粮招募工匠。

    都没有施行。

    随后,依从翊国公郭勋所说,宽限河南因灾害没有到的调京军队,而告谕以后违犯的必定按法令加罪。

    兵部于是分条评议,军士错失时期,处治将领的罪,以多少为差别,罪重的直到削夺官阶谪戍边关。

    回报同意。

    那以后边地警急,于是合并轮番上京的军队为一班,五月前往京城,十一月放还,每年秋季防守现有军队 五六万。

    仇鸾当权,抽调边防军入京守卫,共选士兵六万八千余人。

    又免除大宁等卫军到京城cao练,改成防守蓟镇,上调京城的军队于是耗损减少。

    丰城侯李熙核验军队数目,仅仅四万人,于是请求改成征收银两招募工匠,而用现有军队四万回军营cao练。

    严嵩提议认为“各卫兵虽然有折干的弊病,但是清查验对的命令下达,仍然威严害怕遭罪。

    如果奉圣旨征收银两,恐怕藉为把柄,祖宗的好办法深刻的用意,一朝荡然无存”

    皇帝认为对。

    折干就是军卫兵士交纳银两给将官以此免除他的出行,有事就招募应付。

    没有多久,依从平江伯陈圭上奏,仍然命令中都、山东、河南的军队分成春秋两个班次,另外成一营,春季在三月到达,八月回去;秋季在九月到,来年二月返回,建工程不能擅自役使。

    隆庆初年,大量调发士兵治理河道,军人害怕长时间服役,逃跑的很多。

    兵部商议在现役军人中,挑选精锐的编入队伍,而用老弱士兵治河。

    万历二年,科臣说,轮班调赴京城的军队并不是为服劳役而设立的。

    下达到兵部,只决议因小工程不能一概调用罢了。

    这时积聚的弊病为时已很久,士兵很苦于劳役,很多超过限期不到。

    以前规定,错失上调日期逃脱的,处罚工役钱,剥夺每个月的粮饷。

    那以后另外多加征收,士兵逃跑更多,中都尤其厉害。

    从嘉靖四十三年以后,累积拖欠工役钱达五十余万两银。

    巡抚都御史张种请求减少额外工价,军士三次触犯的,不必惩罚劳役,直接调往边地卫所。

    而巡视京营给事中王道成则说:“凡是军队调到京一次不到,就算一年脱离队伍,全部扣除每月粮饷。

    该军仍然按以前的规定解往京城,罚补正该有的调京应役。

    三年脱离轮班,仍然速调边地卫所。”一同回复同意。

    卫军更加疲困。

    后来,二十九年,皇帝因为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很多是老弱出钱雇请,命令严加整饬。

    职方主事沈朝焕发粮饷给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都雇用各种乞丐,于是上书说:“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本处有大粮,到京城有行军粮饷,又有盐银,所花费的有十余万两银子,现今都是假冒领取。

    请求解送大粮贮存库中,有警急情况可以招募,有人工可以雇用服役。”部里商议请求先申明整饬,等大工程完工后再实行。

    这时专门以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作为服役的人,轮番上京训练的最初意图全部丧失了。

    又过五年,内宫有小规模的建造,宦官陈永寿请求仍然使用轮班调到京城的士兵,可以节省开支。

    给事中宋一韩争辩这事,说:“轮班军士轮流cao练就是三大营的军队,关系十分重大。

    如今边境多战事,万一把关将吏不谨慎,而京城聚集训练的军队很多是招募的,游徼之役很多被劳役占用,皇城守卫王宫的士兵很多没有经过训练,四卫的护卫侍从人员多是干杂事的徒役。

    即使得到三都司的健壮士兵三万人,还不能没有恐慌,何况动不动就兴起缩减,名存寅亡,有紧急情况依靠什么?”朝廷不听从。

    四十年,给事中麻僖请求体恤轮班到京cao练之苦。

    后六年,顺天巡抚都御史刘曰梧说轮班到京训练的军队无益实用,于是上陈招募士兵的十大有利之处。

    这时,法纪更加松弛,军队不cao练,都住在京城成为商贩、手艺人,用钱贿赂轮班将领。

    天启、崇祯年间,边疆战事纷纭,于是调轮班训练的军队到边地,修筑城垣、背米没有停止之时,而粮饷缺乏,士兵很多死亡,轮班将领往往被逮捕革职。

    特下诏命兵部右侍郎专门督促办理,铸造印信给予,然而已没办法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