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十七 (第9/9页)

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三十二年仍直隶布政司。(西南有护甲山,涅水出焉。南有铜鞮山。正西有铜鞮水,有二流,一名小漳河,一名西漳河,下流入襄垣县,合浊漳水。)领县二。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十里。

    沁源(州西少南。北有绵山,沁水出焉,经县东,下流至河南修武县入大河,行九百七十余里。又北有绵上巡检司。)

    武乡(州东北。西有涅水,又西有武乡水入焉。)

    辽州(元属晋宁路。)洪武初,以州治辽山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东南有太行山,洺水所出,上有黄泽岭,岭有十八盘巡检司。又东有清漳水,分二流,至东南交漳村而合,南入黎城县界。又西北有辽阳水,流合清漳水。)领县二。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榆社(州西。西有榆水。西南有武乡水。又西北有黄花岭、马陵关二巡检司。)

    和顺(州北。东有黄榆岭,北有松子岭,西有八赋岭,俱有巡检司。又清漳水在西北,松岭水及八赋水、梁榆水俱流入焉。)

    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同都卫,洪武四年正月置。(治白羊城。)八年十月更名。二十五年八月徙治大同府。二十六年二月领卫二十六,(宣府左、右,万全左、右,怀安五卫,改属万全都司。)后领卫十四。(朔州卫治州城,安东中屯卫寄治应州城。)

    大同前卫洪武七年二月置,与行都司同城。

    大同后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寻罢。二十六年二月复置,治行都司东,后仍徙行都司城。(东有聚落城,天顺三年筑。嘉靖二年九月置聚落守御千户所于此,来属。)

    大同中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

    大同左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三十五年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镇朔卫城。

    大同右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三十五年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定边卫城。

    镇朔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蓟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左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云川卫来同治。(东有雕岭山。北有兔毛川,即武州川也。又西北有御河,自塞外流入,下流入于桑乾河。又北有盐池。)东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定边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西有大青山。东北有海子窊,兔毛川出焉,分为二,其一东南流入左卫界,其一西北流自杀虎口出塞。又有南大河,经卫东南,合于兔毛川。)东南距行都司一百九十里。

    阳和卫(元白登县,属大同路。)洪武初,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宣德元年徙高山卫来同治。(北有雁门山,雁门水出焉。南有桑乾河。)西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天成卫(元天成县,属兴和路。)洪武四年五月改属大同府,县寻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后徙镇虏卫来同治。(桑乾河在南。南洋河在北,即雁门水也,东入宣府西阳和堡界。)西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威远卫正统三年三月以净水坪置。(南有大南山。西有小南山。又南有南大河,下流入于兔毛川。)东距行都司一百八十里。

    平虏卫成化十七年置,与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西有小青山,又有黄河自东胜卫流入。北有南大河。西北有云内县,本元云内州,属大同路,洪武五年废。宣德中复置县,属丰州,正统十四年复废。西北有平地县,元属大同路,亦洪武中废。)东北距行都司二百四十里。领千户所一:

    井坪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十年七月置。)

    云川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旧镇朔卫城,与大同左卫同治,而卫城遂虚。东距行都司二百十里。

    玉林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旧定边卫城,与大同右卫同治,而卫城遂虚。(东有玉林山,玉林川出焉。)东距行都司二百四十里。

    镇虏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天成卫城,与天成卫同治,而卫城遂虚。东距行都司百十里。

    高山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徙阳和卫城,与阳和卫同治,仍属行都司,而卫城遂虚。嘉靖二年九月置高山守御千户所于此,属大同前卫。(东有高山。西有兔毛川。东距行都司三十里。)

    宣德卫(元宣宁县,属大同路。)洪武中,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宣德卫,后废。东南距行都司八十里。

    东胜卫(元东胜州,属大同路。)洪武四年正月,州废,置卫。二十五年八月分置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属行都司。二十六年二月罢中、前、卫三卫。永乐元年二月徙左卫于兆直卢龙县,右卫于北直遵化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三月置东胜中、前、后三千户所于怀仁等处守御,而卫城遂虚。正统三年九月复置,后仍废。(北有赤儿山。西有黄河。西北有黑河,源出旧丰州之官山,西流入云内州界,又东经此入于黄河。又有兔毛川,亦入于黄河。又有紫河,源出旧丰州西北之黑峪口,下流至云内州界,入于黑河。又西有金河泊,上承紫河,下流亦入于黄河。西北有丰州,元属大同路,洪武中废,宣德元年复置;正统中内徙,复废。又有净州路,元直隶中书省,亦洪武中废。)西距行都司五百里。领千户所五:失宝赤千户所、五花城千户所、干鲁忽奴千户所、燕只千户所、瓮吉刺千户所,俱洪武四年正月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