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百零八 (第12/17页)
李仁人的后代作辨,说今日修订的《大明会典》虽蒙厘正,但没有写上始祖李旦和李旦的父亲李子春的名字。皇帝下令将此附录在《大明会典》内。 隆庆元年(1567)六月,朝廷派官员到朝鲜颁皇帝即位的诏书。此时皇帝将幸临太学,朝鲜的使者请求容许他观看典礼,皇帝答应了。该年冬天,李山亘死,皇帝给他赐封谥号为恭宪,让李山亘的侄子李日公承袭朝鲜王位。 万历元年(1573)正月,万历皇帝给隆庆皇帝穆宗封谥号,两宫举行徽号典礼。李日公为此向明朝廷上表祝贺,并贡献土产和马匹。这时,李日公屡次请求朝廷赐与他《皇明会典》,为他的祖先康献王李旦雪冤。十六年正月,《大明会典》修订完成,正好朝鲜贡使愈泓也在京城,请求皇帝赐一部《大明会典》给他带回去,以了结前番的使命。皇帝答应了他。十七年十一月,朝鲜陪臣奇芩等人前来朝廷向皇帝祝贺冬至,并上奏称本年六月有大琉球国的船被风吹到朝鲜海岸,船上所有男女都被解送到京城,请求给他们关文放他们回去。皇帝同意。 十九年(1591)十一月,朝鲜上奏说倭人酋长关白平秀吉声称明年三月将来进犯。皇帝给兵部下诏让他们整肃海防。平秀吉,是萨摩州人,原先跟随倭人的关白信长。碰上信长被其部下所杀后,平秀吉便统领信长的军队,自称关白,劫掠并降服了六十多个州。朝鲜与日本的对马岛隔海相望,时常有倭人到朝鲜做买卖。二十年五月,平秀吉派遣手下的渠帅行长、清正等人率领海军逼近釜山镇,偷偷地渡过了临津。此时的朝鲜已享受了很久的太平时光,军队已不会打战,而李日公又整日酗酒,军备松弛。等岛夷之人突然作难时,朝鲜人皆望风而逃。李日公抛弃了王城,让其次子李珲主持国事,自己逃到平壤。不久,又逃到义州,想内属明朝。七月,兵部商量后让他驻扎在险要之地,等待明朝的天兵到来;另外再让他号召朝鲜全国起来救护王朝,以图恢复朝鲜国的江山。此时倭寇已经进入王京,毁坏了李氏王室的坟墓,劫持了王子和陪臣,剽掠了朝鲜国王府的金库,朝鲜的八道几乎都被他们占领了,且旦暮之间将渡过鸭绿江来。朝鲜请求明朝军队络绎不绝地援救他们。明朝廷大臣认为朝鲜是中国的藩篱之国,在所必争,于是皇帝派行人薛潘谕告李日公,要他负起兴复国家大义的重负,并扬言派十万大军到朝鲜为他助战。而倭寇此时已经抵达平壤,朝鲜的君臣更加焦急,躲避到爱州。明朝的游击史儒率军到达平壤,结果阵亡。副总兵祖承训带兵渡过鸭绿江援救史儒,结果败退,只身而还。这样,中朝两国都受震动,朝廷便派宋应昌经略朝鲜事务。八月,倭寇进入丰德等郡,兵部尚书石星无计可施,便商议派人侦察倭寇的情况,于是嘉兴人沈惟敬应募前去侦察。沈惟敬,是市中的无赖之徒。此时平秀吉驻军在对马岛,派其将领行长等守住要害之地作为声援。沈惟敬到平壤后,对倭人执礼时甚为卑谄。行长欺骗他说“:天朝幸亏按兵不动,我们不久就会回去了。现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的地方全部归属朝鲜吧。”沈惟敬将此信讯上报朝廷。朝廷大臣商议后认为倭人jianian诈不可相信,便让宋应昌等人进兵。而石星颇被沈惟敬的言词迷惑,题书给游击,让他赶赴在大军之前进入朝鲜,并请求带上金钺去行离间计。当年十二月,朝廷派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第二年正月,李如松监督诸将进兵战斗,在平壤取得大捷。行长渡过大同江,逃回龙山。此前被倭寇占领的黄海、平安、京畿、江原四个道也一并收复,清正也逃回到王京。李如松既已取胜,便派轻骑向碧蹄馆进攻,失败后,退驻在开城。其事详见《李如松传》。 当初,李如松誓师进兵时,想斩杀沈惟敬,因参军李应试的劝说而作罢。这次碧蹄馆之战失败后,其气势也缩了回去,而宋应昌则急于想获得成功,倭寇也因缺粮有回军的意思,因而朝廷上出现了封贡的议论。宋应昌获得倭寇上报沈惟敬的文书后,便让游击周弘谟和沈惟敬一起前去谕告倭寇,让他们献出王京之地,送回王子,这样便按约让他们平安回去。倭寇果然在四月份放弃王城逃跑了。此时,汉江以南一千多里的朝鲜故土已经收复平定,兵部建议应让朝鲜国王回国居住和守卫,而我们明朝各镇的大军在海外长期作战也很疲劳,应按次序撤退回国为好。皇帝下诏同意。宋应昌上疏给皇帝说“:釜山虽然濒临大海的南部,毕竟还是朝鲜的边境,假如倭人侦知我明朝廷撤军,突然再入侵进犯,朝鲜又支撑不住,岂不是前功尽弃?为今之计,第一要策是派兵协助朝鲜一起守卫,即使讨论撤军,也只能撤回一小部分,等倭寇军队全部撤回本国了,再适量留下一部分军队驻防守卫该地。”兵部讨论后留下江浙兵五千,分别屯驻在要害之地,仍谕告李日公要自己充实武备,cao练军队,不要依赖外援。不久沈惟敬从釜山归来,和倭人所派的使者一起前来献诚,而倭寇此时又进犯咸安、晋州,逼近全罗,声称要收复汉江以南的地方,以王京、汉江为界。李如松考虑到全罗这个地方较富饶肥沃,南原府尤其是其咽喉要害,于是命令诸将领分别守住要害之地。不久,倭寇果然分兵进犯该地,我军斩获不少敌人。兵科给事中张辅之和辽东都御史赵耀都说倭人输运的贡物不能轻易接受。七月,倭军从釜山转移到西生浦,送回了朝鲜的王子和陪臣。此时,明朝军队已长期在外,听说要撤军之后,其回国之势已很难加以压制。于是宋应昌请求留下刘纟廷的川军和吴惟忠、骆尚志等人的南方军,会合蓟州、辽东的军队共一万六千人,听任刘纟廷的指挥,分布在庆尚的大丘等地,每月给军饷五万两,钱由户部和兵部共出。在此之前,朝廷已经发放国库中的金帛充当军费,累计已达百万。朝廷大臣上奏说像这样使国内空虚而去充实国外的做法不是长久之策,请求朝廷将留在朝鲜的川军交给刘纟廷训练,其军饷由朝鲜自己筹办。这样,皇帝便下诏令撤回了吴惟忠等人的军队,只留下刘纟廷的军队防守朝鲜。皇帝还谕告朝鲜国的世子临海君李王聿居住到全庆,让顾养谦经略朝鲜事务。 九月,李日公认为朝鲜的三都既已收复,国家的疆域已是再造,便向明朝廷上表谢恩。不过此时倭寇还占据着釜山,石星更加一意主张与倭人输诚。同月,兵部主事曾伟芳说“:关白的大军已经回日本,行长留在釜山等待。他们知道我军未撤,不敢向我们发一矢。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