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九十 (第10/10页)
嘉靖三十年(1551)秋天,他奏上边关要务十二事,说: “去年秋天俺答sao掠兴、岚两县,立即传令征兵,约定进击敌人,守臣都熟知这件事。而巡抚史道、总兵官王陛等的守备防御则向来没有准备。等到大兵压境,才向皇帝奏报俺答求贡。又暗地里对敌人进贿赂,叫敌人不要侵略自己的分地,希望嫁祸给他人的防区。现在的山西之祸,实是大同兵变所留下的。应当尽快以重法进行处置,以勉励诸镇。 “大同自从兵变以来,壮士大多逃往漠北而被敌寇所用,现在应当招他们回来。有携带牲畜及生产器械归来的人,这些东西归他们所有。再给与他们牛及耕种费,免除数年赋役。这样我们花费十万银两,可得到壮士二万人。安抚而使用他们,都能成为劲旅。怎能遗弃他们而资助强大敌人呢? “大同是抗敌的最重要的要道,镇守这个地方的人比其他边关更难。现今应当不拘资格,精心选择人才担任。多给他禄粮,使得他能招收猛士,畜养壮健兵丁。又让他长期任其职,不到十年不能代替。他知道他不会突然调迁,一定不会有苟且的短期打算,这样边关防御自会牢固。又应该稍微放宽法网,不是很严重地违反法典,言官不得轻易弹劾,以免破坏他成功。 “至于用间之计,是兵家所推崇的。现今敌寇间谍在山西捕获的有数十人,其他城镇也与此相似。所以我方的虚实,敌人无所不知。现在应当厚养敢死之士,潜派到敌人那里去。如果能得到机会就斩敌名王、部长及诸当权贵人。否则,也可侦察敌人的强弱虚实,暗中好做准备。 “再加上敌寇贪婪好利,我们应该不惜金帛。东边贿赂黄、毛三卫用以制其左方;西边收亦不敕遗部,给他好的牧地,用以连结其右方,让他们首尾受制,自顾不暇,则我方可以起承其敝,坐收全胜了。” 他的逐条分析,都切中边关之要害。皇帝嘉奖他的忠恳,进升他为左参政。 胡松的上疏,当事的人已厌恶他侵权。等到胡松升迁后,就更加忌妒他。不给他兵权,让他在三关听用,想以此来陷害他。敌寇大肆入侵,抵达太原。给事中冯良知于是弹劾胡松以空言冒赏,毫无寸功。记功科道官张尧年、王衍弹劾总兵官张达等,并论说胡松的提议是空谈,于事无补,于是胡松被贬斥为民。回家乡居住十余年。屡次被推荐,总未得到批准。 到嘉靖三十五年(1556),因为赵文华的荐言,胡松被起用为陕西参政,分守平凉。又逐条奏上严保甲、均平赋税、置常平仓、简选健卒数件事。三次迁官后为江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的官职巡抚江西。江西多盗贼,胡松奏请设立南昌、南丰、万安三营,遣派将士讨捕盗贼,依次削平了盗贼。进而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如故。因为会师讨伐广东巨寇张琏及援助福建破倭贼之功,受到皇上两次赐赠银币。 过了三年,诏封为理部事。进而为左侍郎,改派到吏部。迁为南京兵部尚书,参与辅佐机务。代郭朴为吏部尚书。他向皇帝奏言“:巡抚、巡按推举弹劾,常常推举数十人,虚誉浮词,往往失实。所揭发的犯赃,只拟降职或调离;罢除懦弱贪残之人,仅让其改过。这样赏罚不当,拿什么来激励规劝人呢?而且巡抚年终例行有册子献上,排列所属的官吏贤与不贤,现在搁置不行,请求告诫整治其中欺玩的人。”皇帝嘉奖并采纳了他的话。 胡松洁身自好,富有治理之术,颇有声望。晚年掌管选拔官吏之权,以选拔滞于仕途的官员为己任。刚刚任职七月,病故。赠官太子少保,谥号恭肃。 赵炳然,字子晦,剑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任新喻知县。诏封为御史。与给事中李文进一起核实宣府、大同、山西的兵饷。弹劾前后督抚樊继祖、史道,监司杨锐,指挥冯世彪等一百七十七人的侵冒罪,定罪受贬各不相同。又逐条奏上边防十二事。历任云南、浙江巡按。升为大理寺丞,进为少卿。不久改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进升为左副都御史,协助治理院事。 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下狱,皇帝下诏罢去总督一职不再设立。大学士徐阶因浙江寇贼刚刚平息,请求设巡抚进行安抚,于是升赵炳然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前往担任巡抚。浙江久遭兵斗战火,又经胡宗宪过分奢侈,财力匮乏。赵炳然以廉政表率部下,悉改不便利人民的政令,仍奏减军需的一半。百姓都祝福他。 福建巡抚游震得请求浙江出兵剿贼。皇帝下诏拨义乌精兵一万,命由副总兵戚继光率领前往,仍命令赵炳然协助剿敌。赵炳然说“:福建之所以发生叛乱,是因为将吏抚驭无术,民变为兵,兵变为盗的缘故。现在又驱调浙江的兵马赴福建解急,我私下担心浙江又变成福建第二。请求命令一心团练土著,使当地人各自为用,家家自守,情况紧急则能成为兵,缓和下来后又可为民,这样聚散两有处去。即使不得已而招募他们,也必须先顾本土而后照顾邻壤,这样可能没有酿祸的根基。”又逐条奏上海防之事,内中说:“苏、松、浙江水师都由总兵统领,驻扎在定海,陆师都由副总兵统领,驻扎在金山卫,并受总督节制。现在督府既然已经改变,那么已经划定的两镇,彼此牵制,不能调发。因而请求划地分辖,各地都有水军和陆军。”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批复。这一年戚继光大破贼寇,濒海的剩余寇贼流窜到浙江。官军在连屿、陡桥、石坪等地迎击,斩敌人百多名。新倭又犯石坪,将士乘胜歼灭了他们。赵炳然因为援助剿寇有功,朝廷又赠他金币,进而升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 给事中辛自修弹劾罢去戎政都御史李钅遂,请求选择素知兵战的人代任。于是诏封赵炳然为兵部尚书,协助治理戎政。过了一年,皇上又下诏命赵炳然兼右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的军务。新平、平远、保平三堡靠近宣府,旧属大同。天城与它们相距有六十里远,孤悬在塞外,中间隔有崇山,敌寇的骑兵时有出没。赵炳然上奏请求添设参将,另成一营,报告得到批准。不久因总兵官马芳等人打退敌人有功,得到赏赐。之后,他被召还部里,代杨博为尚书。考核期满,加封太子少保。 赵炳然清明勤勉练达,所到之处都有声望和政绩。隆庆初年,因病请求退休离去。死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恭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