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百二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一百二十 (第6/6页)

心大快。

    万历三十四年(1606)皇帝的孙子出生。皇上下诏合并矿税,释放囚犯,起用被解职的官员,增补御史,不久却不全部实行。李三才怀疑首辅沈一贯从中作梗,便上疏暗中诋毁沈一贯。接着,他又说:“恩诏已颁布,立刻又中途停止,在路上人们说前几天的新政不过是陛下一时心喜,所以旋开旋闭。”又说:“沈一贯担心沈鲤、朱赓威逼自己。又害怕他们有所争执,暴露了自己的短处,害怕事情不由自己去做,就想从中使坏。他行贿左右的人,多方煽动,致使新政遇到阻力。”皇上得到奏疏,感到很震惊,下诏严厉责问,将他的俸禄停发了五个月。第二年,暨禄死。李三才因而请求下诏将天下的税使全部撤离,皇上不听,命令鲁保兼任暨禄的职务。

    当时,顾宪成住在无锡,在东林书院讲学,喜欢品评人物。李三才与他有深交,顾宪成也极信任他。李三才曾经请求增补大僚,选拔科道,录用被贬的官员。因而说:“各大臣只因为议论一有触及到掌权的人,便永远不被任用,他们并没有违背陛下。现在有些人假皇上的威风禁锢大臣,又借他们违抗陛下的名义替自己的罪过掩饰。有负国家有负君王,没有比这个罪更大的了。”意在为顾宪成等人呼吁。不久,又极力陈明朝政的败坏,请求皇上奋发有为,与天下一起有所变化。而且极力说明辽东一带危急,必定难以永保安全。皇上都将其置于一边不加理会。

    李三才有雄才大略,在淮上一带干了很久,以抑止税监深得民心。待淮、徐一带发生灾害,他又请求赈恤,减免马价。淮上之人深为崇敬他,逐渐地升至户部尚书。

    正好内阁缺人,建议的人认为不应当专门只用文学侍从,应该让地方官也参加补缺,李三才依次被召进朝中。由此忌恨他的人日众,诽谤他的言论四起。工部郎中邵辅忠弹劾李三才表面上是忠臣其实是个大jianian贼,表面上正直实质上狡猾,列举他贪污、虚伪、险恶、专横四大罪状,御史徐兆魁接着弹劾。李三才上了四份奏疏为自己极力辩护,而且乞求退休。给事中马从龙,御史董兆舒、彭端吾,南京给事中金士衡相继为李三才申辩。大学士叶向高说李三才已闭门等待治罪,为朝政考虑,应立即定下他的去留问题。皇上一概不予回答。不久,南京兵部郎中钱策,南京给事中刘时俊,御史刘国缙、乔应甲,给事中王绍徽、徐绍吉、周永春、姚宗文、朱一桂、李瑾,南京御史张邦俊、王万祚,又连着上奏弹劾李三才。而给事中胡忻、曹于汴,南京给事中段然,御史史学迁、史记事、马孟祯、王基洪,又上疏为他申说救助。一时间,朝臣聚讼,过了几个月还没有平息。顾宪成于是写信给叶向高,极力称赞李三才廉洁、正直,又写信给孙丕扬极力为他辩护。御史吴亮素与李三才要好,就把两信附在邸报之中,由此议论更为喧哗。乔应甲又上了两疏极力攻击他,列举了李三才十贪五jianian之事。皇帝都不闻不管。李三才又再三请求辞职,奏疏上了十五道,过了很久不见命令下来,于是自己就走了。皇上也没有怪罪他。

    李三才已在家乡定居,恨他的人害怕他再次被任用。万历四十二年(1614),御史刘光复弹劾他盗用皇木二十二万根营建私邸,而且说李三才与于玉立遥相呼应,他想任用的,吏部就为他推举。李三才上疏申辩,请求派遣宦官调查。给事中刘文炳、御史李征仪、工部郎中聂心汤、大理丞王士昌,帮助刘光复攻击李三才。李征仪、聂心汤,是三才推举的官吏。李三才气愤异常,自己请求登记家产。工部侍郎林如楚说应当派遣使者检验一下。刘光复再次上疏,并说他侵夺官厂为自己的园苑。御史刘廷元率部属又接着上奏,且潘汝祯又特地上奏弹劾。不久,巡按御史颜思忠也上疏证实了刘光复所说的。李三才更为愤怒,请求各位大臣一同勘查,又乞求皇上亲自审问。皇上于是下诏让李征仪带领给事中吴亮嗣前往。

    第二年,刘光复因事被下狱。李三才表面上请求释放他,而极力为东林党人辩白,说:“自从沈一贯伪造妖书,任意杀戮楚王宗族,满朝正直之人将他攻击出廷。接着汤宾尹、韩敬考场作弊,咎由自取,与别人何干。现在的党人动不动就与正直的人为仇敌,王士昌、刘光复尤其厉害,挺身而出,极力为沈一贯、韩敬报仇。乱说一气,百般攻击。就贤明的大臣来说,叶向高走了,王象乾、孙玮、王图、许弘纲走了,曹于汴、胡忻、朱吾弼、叶茂才、南企仲、朱国祯等也走了,近来又将陈荐、汪应蛟攻击走了。以贤明的小臣来说,梅之焕、孙振基、段然、吴亮、马孟祯、汤兆京、周起元、史学迁、钱春等走了,李朴、鲍应鳌、丁元荐、庞时雍、吴正志、刘宗周等走了。与他们意见一致的就留下,不一致的就赶走。陛下只知道各大臣离开了,哪里知道都是党人赶走的呢?现在jianian人仇视的正直之人,一是东林人,一是淮抚。所谓东林,是顾宪成读书讲学的地方。与他一起的像高攀龙、姜士昌、钱一本、刘元珍、安希范、岳元声、薛敷教,都是些约束自己、有气节的人,有什么辜负国家的地方?偶然被指为东林,便陷入深渊。如邹元标、赵南星等就因为背上此名,晋升的道路就非常困难。早上申报晚上被任命的,只有史继偕等人。人才的邪与直,实与国家命运相攸关,希望陛下要看清楚。”上疏奏上,众人更加恨他。吴亮嗣等已经去勘察,很久都没有得到什么。宅第并不是刘光复所说的那样,回来汇报后,李三才被降为平民。

    天启元年(1621),辽阳失守。御史房可壮接连上疏请起用李三才。皇上下诏让大臣讨论。通政参议吴殿邦极力说不行,把他指为强盗大臣。御史刘廷宣又推荐李三才,说:“国家既然珍惜他的才干,就用他吧。还议论什么呢?然而广宁已有王化贞,不如让他在山海关任职。”皇上同意他的话,想起用李三才,可是大臣的意见相持不下。詹事公鼐极力认为可用,刑部侍郎邹元标、佥都御史王德完都赞同。不久,王德完迫于众议,就改变了态度。等到安排议定时,邹元标也不敢表态。议论没有结果,事情就搁置下来。三年李三才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还没上任就死了。后来,魏忠贤专权,其帮凶、御史石三畏弹劾他,皇上下诏削掉他的名册,夺回封诰。崇祯初年,才将他官复原职。

    李三才有雄才大略却爱耍手腕,善于笼络朝廷大臣。巡抚淮上十三年,结交的人遍天下。生性不能坚持廉洁,所以为众人所抨击。其后,攻击李三才的人,如邵辅忠、徐楚魁等人,都是依附魏忠贤的小人。而推崇李三才的,如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刘宗周,都是当时公认的名臣。所以世人认为李三才是贤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