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一十八 (第5/6页)
愿陛下停止察访而推崇大礼,宽容御史官以彰明皇上的气度。”皇上不高兴,下诏书责备他们。这一天,皇上想起申时行,遣宦官到他家慰问。许国等已经被责备,上疏谢罪,争执如初。等到皇帝怒气稍稍平息后,才批下奏疏说知道了。蔡时鼎竟然贬为马邑典史,回家休假。过了二年,吏部拟定让他按制度升迁,皇上不许。御史王世扬请如石星、海瑞、邹元标的旧例,在列入罢免官员之名册中启用,没有得到批复。过了一些时候,起用为太平推官,升南京刑部主事,就近改为吏部。 万历十八年(1590)冬,又上疏弹劾申时行,大意说:“近年天灾,老百姓贫困,纲纪紊乱,吏治败坏。陛下深居宫中,臣民的呼吁声听不到。群臣上言,还恩准得到宽赦。辅臣申时行拉帮结党,更加憎恨言论。不必要明白地指出他们的过失,即使意见与他们稍有出入,就会遭到中伤,或者在当时就遭到严厉地斥责,或者在以后被慢慢地斥退。致使天下阿谀佞幸成风,正气消失。内廷当托付雅量之人,外廷当托付给清正、廉洁之士,这是圣贤所以重防似是而非,严明乱德的惩戒。谋求私利的念头重,则廉洁奉公的想法必然没有;巧诈的机谋熟练,忠诚的气节必然减退。自从张居正死去,张四维因丧事离职,申时行为首辅。惩治前任专权之人,矫正为谦虚退让,鉴于前任严明苛刻,矫之以宽缓、平和的政策,并不是显示宽容的气度,培养和平的气象,而是患得患失,逐渐失去不可则止的古义。貌似退让而内心贪于升迁,外表宽容而内心嫉恨苛刻。私心假意萌发,欲盖弥彰。张居正的害处在于徇私灭公,然而他执法、做事,还是对国家有所补益。现在将他好的一面予以改变革除,而继承其徇私的一面;将他维护天下之心全部除掉,而增加他欺骗天下的权术。想把好处揽于一身,不顾国家,这样的人,可以做天下人的宰相吗?”因此历数申时行的十条过失,劝他反省、改正。奏疏被留于禁中。不久,蔡时鼎提拔为南京礼部郎中,死于任上。他家因贫困不能买下棺木,士大夫们捐钱将他安葬。 万国钦,字二愚,新建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职婺源知县。征召为御史。言事慷慨,不回避权贵。十八年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被责备。居住乡里的尚书董份是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的座主,嘱咐浙江巡按御史上奏请求问候。万国钦说董份谄媚严嵩,又娶尚书吴鹏已嫁的女儿,居于乡里多有不法行为,不应当予以加礼,事情于是停止。 起初,吏部员外郎赵南星、户部主事姜士昌上疏责备执掌朝政之人。给事中李春开越权检举赵南星、姜士昌,他的党羽陈与郊帮助他。刑部主事吴正志上疏,说李春开、陈与郊谄媚当权,扰乱清议,而且还弹劾林祖述包庇大臣的过错。于是御史赫瀛集合各位御史在朝堂上,商议合疏纠劾吴正志。说他不顾惜台谏体统,万国钦与周孔教没有署名。赫瀛非常生气,盛气凌人地责备万国钦。万国钦说:“戴豸帽,穿豸服,于是以保留正直的大臣为己任,我不敢与你们苟同。”赫瀛xiele气,奏疏果然没呈上,可是吴正志竟然被贬为宜君典史。宦官袁进等打死平民,万国钦再次上疏弹劾。 万历十八年(1590)夏,火落赤各部频频进犯临洮、巩昌。七月,皇上在皇极门召见申时行等,咨询策略,说:“边境守备废弛,督抚缺乏调度,想大力进行整顿。”申时行说和议通贡足够了。皇上说:“和议通贡也不足以依靠。假若专门迎合敌人,使他更为骄傲自大,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申时行等听令退下。未有多久,警报不断传来,于是推选郑洛为经略尚书巡边,实际上是使用通好的主张。万国钦上疏弹劾申时行,说:“陛下以西边的事棘手,特地召见辅臣讨论战守问题,而辅臣在召见时粉饰事情蒙骗皇上。陛下对敌人的侵犯很愤怒,辅臣则认为攻打的是汉化番人居住之地,临洮、巩昌果然是番地吗?陛下责备督抚丧失时机,辅臣则以为过错在武臣。边疆的事,督抚难道不参与吗?陛下说和议通贡难以依靠,辅臣则说通贡二十年,使百万生灵得以存活。西宁的失败,肃州被抢掠,就不是生灵吗?陛下的意思是战,而申时行不想打仗;陛下的意思是断绝往来,申时行想与他们讲和。九边将帅,每岁送的金钱,已不计其数。敌人已毁坏了城堡,残杀官吏、百姓,还说计策已实现。三边总督梅友松专门谀媚敌人,前次上奏说顺义已谢恩西去,为什么又包围我临洮、巩昌呢?后又上疏极力夸耀战绩,为何景古城全军覆没呢?甘肃巡抚李廷议引贼入关,没有听说有奏疏报上,辅臣反代他求情请求宽恕罪过。统计马牛布帛不到三十金,而被杀被掠何止万计。还想让他们互市,臣不知国法究竟怎样了?这三个人都是申时行的死党,所以敢于祸国殃民。”因此列上申时行接受贿赂的几件事。皇上认为他混淆国事,诬陷大臣,将他贬为剑州判官。 起初,万国钦奏疏呈上,座师许国责备他说:“这个举动,是为名节,还是为国家?”万国钦说:“哪里敢为名节,只是为了国家。即使言语不当,生死利害听天由命。”许国无法难为他。 万历二十年(1592),吏部尚书陆光祖拟将万国钦改为建宁推官,饶伸为刑部主事。皇上以二人都是特地贬职的,不应当提升,严厉责备陆光祖,将文选郎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全部免了职。大学士赵志皋上疏申救,也遭到责备。万国钦后任南京刑部郎中,死于任上。 饶伸,字抑之,江西进贤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职工部主事。十六年,庶子官黄洪宪主持顺天府的考试,大学士王锡爵的儿子王衡考了第一,申时行的女婿李鸿也预选上了。礼部主事于孔兼怀疑举人屠大壮和李鸿有私下交易。尚书朱赓、礼科都给事中苗朝阳想将此事压下。礼部郎中高桂于是发愤质问有疑点的八人,其中牵涉到王衡,请求再考一次。王锡爵上疏申辩,与申时行一起乞求离职。皇上都一一加以劝慰,把他们留下,而又听从高桂请求,命令再试一次。礼部侍郎于慎行以屠大壮的文章一个人特别坏,请将置于乙等。都御史吴时来和苗朝阳认为不可。高桂上前力争,于是同意于慎行的议论,排列甲乙呈上。申时行、王锡爵调动圣旨全部留下,停发高桂俸禄二个月。王衡实有才学名气,王锡爵特别恼火,再次上疏抨击高桂。饶伸于是上疏说:“张居正三子连连中举,而辅臣子弟遂成了旧例。洪宪更说是中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