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小圣手大侠妇勾引火雷神 (第5/7页)
家一是三点、“闭十”一是三、六点。 庄上收了这两家还不够赔鱼得水的。 第二次骰子打出,又是“五在手” 庄上发现又有一枚骰子在鱼得水面前打转后停下。 秋三娘笑笑道:“这位小哥有点道行了吧?” “道行?”鱼得水道:“在下非僧非道,有啥道行?就是玩玩牌九、骰、宝也不过才五六年历史。” “小哥今年几岁了?” “二十二。”多说了四岁。 秋三娘还是分了牌,看着鱼得水放下牌才揭他自己的。 一看之下,面色又变了。 鱼得水是七、九点,庄上一、二开步走。 另外两家一家是前九后对,一家是八、九点。 可以说是庄家通赔。 她知道遇上了碍手,使个眼色,左边有个人立刻离去,不久找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剥皮金” 金风往秋三娘后侧一站,秋三娘立刻让座。 金风道:“朋友们!这样赌不过瘾,注嘛!下大些才有意思,下呀!下注呀,…” 鱼得水推出六七张银票。 这六七张到少可以看清五张的票面,约计一万八千两,这数字也比另外两家多两倍有余。 似乎仍比庄上所希望的台面少了太多。 骰子打出,其中一枚先是在鱼得水面前打转,接着转回庄家面前却前,却仍未停下,但和另一枚一碰又回到鱼得水面前的银票处停下来。 又是“五在手” 金风冷冷一笑,道:“邪门,不过嘛!小事一段!” 他的所谓“小事一段”大概是指鱼得水的台面不大吧! 就算输了,赔他的一万八干两也没啥了不起。 鱼得水很干脆,大家都配好牌,他先掀开。 居然是前五后八点,这点数固然不是最小的,们却绝不算大,哪知庄家一掀,竟是二、四点。 另外两家都输。 金凤对秋三娘道:“照赔!” 秋三娘先点鱼得水的台面,本看出一万八干两,但另外两张票面被挡住,此刻上翻,秋三娘擦擦眼睛你细望去,发出一声惊叫。 是怎么回事?原来一张的票面十七万两,另一张的票面是二十三万两。 加起来正好是四十万两之谱。 秋三娘要翻脸,金凤子一按道:“朋友们玩了个小花梢,把两张大票故意遮盖起来。” 汤尧道:“这只是巧合,两张票面未露出来,但到少要赢才能行,要是输了盖起来也不成是不是庄家朋友?” 金风挑挑眉毛说道:“照赔!” 秋三娘很听话,一文不少,照赔不误。 这一次牌洗好之后,金风一下子推出三十来张银票,可隐隐看出其中有的票面超过二十万。 当然也有一万两或三万两。 鱼得水只推出了五张银票子,两张看不到票面。 庄家以为一对少也有二三十万两。 因为可见到票面的三张,计二十万两左右。 骰子打出,没有原先的阻象,未在鱼得水的面前打转。“七对门”然后分了牌。 鱼得水是七、九点,另外两家都小于他。 金凤是前八点,后“么蛾”一对,这当然是通吃牌。 秋三娘这次脸上有笑容,收起鱼得水的票子上点。可见票面的是十二万左右,看不见票面的两张加起来才三千七百两左右。 不但秋三娘的脸色拉长,金风也轻哼了一声。 这显示好像明知这一次要输似的。 “慢着”鱼得水把秋三娘手中的银票夺了过来,道:“不该先点点庄家上的台面有多少吗?” 金风道:“到少也有你的几倍吧!” 哪知一点之下,票子张数不少,最大的才一千多两。最少的也有三百多两的,统通加起来才三万零几两。 金风和秋三娘傻了眼。 他们都不信庄家面前那一堆票子中最大的只有千余两,到少也有三张以上是二十余万两票面的。 金风站起来四打量,看不出有什么可疑之人物。 况且秋三娘刚刚还站在他的右后侧。 当然他们忽略了一个人,小郭专门作无本生意的能手。 他妙手空空地趁机把庄上一堆票子中的大票抽走。 也可以说是鱼得水故意要输这一把的。 要赢大钱,必须先输点,放了长线才能钓大鱼。 再点点未推出作台面的银票中,果然有那几张大票面的银票在内,金风楞了半天。 秋三娘埋怨道:“金风,我看你是输昏了头!” 金风也不敢说不是自己忙中出错,没有把大票推出来。 再次洗牌、砌牌推出了所有的台面。 鱼得水道:“多少?” “百万左右。” 鱼得水点了头,金凤小心翼翼地打出了骰子。 奇的是三枚骰子叠在一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两枚则有,这当然算数,但无不称奇。 最上一枚两点,拿下这一枚,第二枚也是两点,最下面一枚是三点“七对门”金凤面色骤变。 因为他非拿第一把牌子不可,不然就会输。 现在他才知道鱼得水的内功历害玄妙,巧妙地控制了骰子。 当然若是鱼得水不知他如何做了牌,又如何控制骰子?要把骰子控制为几点自己才能拿大牌。 所能难就难在完全知道对方洗牌时做了几副什么牌?打出什么骰子才能拿到最大的牌才行。 这就要十分精准,不能出一点差错的。 鱼得水道:“庄上请分牌!” 金风知道栽到家了,但就此翻脸才不够场面哩! 分了牌,也揭了牌。 鱼得水只拿了一副二号牌,也就是说只赢庄家,却不能赢另外两之一的牌。当然鱼得水不是庄家也不必赔那一家。 他所以不拿最大的一副,也仍想造成对方的幻觉,以为他不是作假,仍是手气好之故,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汤尧把庄家的百余万两收过来时,他的手被后面一人按住,这人居然是漏网之鱼李双喜, 李双喜易了容,但立刻识破。 汤尧改变门音道:“依干啥?”江浙口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