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9老扛把子 (第1/2页)
179 老扛把子 龙哥想了半天,是出去躲躲还是凑钱给那个姓林的?关键是自己沒这个钱啊,钱虽说自己这两年弄的不算少,但是自己手散,花销的也重,并沒有存下來多少。五十万,那是要了龙哥命也凑不來啊。 这个林成明显不是好相与的角色,功夫高强,人也心狠手辣,自己并沒有信心跟他对抗,但是这要命的五十万,他到哪里去弄啊? 自己毕竟也是一方霸主,虽说团旺庄乡不大,但是也是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在这里自己能作威作福,假如跑路,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收入來源怎么办?这些都是问題,再说自己也不是杀人放火,非跑不可。 忽然间,龙哥想到了一个人,谁呢?莱阳的大哥大,胶东集团的李学斌,李老大可是莱阳地面上的老扛把子,多少年了,一直是莱阳老大级别人物。自己与李老大有过一面之缘,也可以说不是一面之缘,还是有些交情的。 昔年,李老大的胶东花生油集团,还是个村办小作坊,虽然也有些年头了,但是村办作坊,总是上不去台面。 李老大那时候不光打花生油,而且还经常走街串巷收花生米。那时候农村开始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手里的余量都不多,粮食除了交公粮,就是留着自己吃。 所以能收到的花生米不多。而龙哥那时候也不大,还不到二十岁,但是龙哥小时候就很有人格魅力,在村里就是玩的最好的,很多半大不大的小子都跟着龙哥一起玩,那时候的龙哥也不叫龙哥,还沒到这个层次。 一次,李学斌收粮食收到了团旺庄乡,收粮食嘛,不缺斤短两,不虎称,那是挣不到钱的。李学斌开始接手村办粮油部的时候,就是脑瓜活,那个时候都希望工厂上班,找个单位一干到老,沒有正规单位干也是在家老老实实做个农民,那个时候是沒有想去做小买卖的。那时候人的脑袋瓜沒有现在的人活。 但是李学斌那时候的脑袋瓜就非常活,那时候的人也实诚,有一说一,而那时候的李学斌就知道了收粮食要虎称。所谓的虎称就是在称上做手脚,本來该有一百斤,却怎么称只有九十斤。一包挣了十斤,一百包那得挣多少? 其实李学斌就是这么发的财。资本的积累初期都是经历了血与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话一点不假。 谁愿意做个坏人呢?那是沒办法,穷则思变。 一次李学斌在团旺庄的虎称,被人发现了,把李学斌好一顿砸,最后要把他扭送到公安局,处理这个走资派。但是就是这时候,龙哥挺身而出“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家留一条路吧,别做的太绝。” 这可能是龙哥这辈子做的仅有的几件好事之一,这次就这么一句话,挽救了李学斌的命运,李学斌对龙哥感激非常。 后來李学斌,由于脑子活,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春风,买卖是越干越好,越干越大。买卖做大的了的李学斌就经常找龙哥,但是龙哥二十出头,就去了莱阳武校,是莱阳武校的第一批学生。 龙哥本來就能打,也有号召力,在去了武校后,在后來的几年,团旺庄乡跟龙哥一起玩的,有不少去了武校。 李学斌买卖做大了以后,也找过龙哥几次,提出要帮帮他。但是那时候的龙哥刚从武校毕业,心高气傲,一心想去南方闯荡下,他在武校就听学校的老师说,南方有多么多么好,做保镖多么多么威风,而保镖能日进斗金,每天的生活都很刺激。 后來龙哥就到了南方,给大老板做保镖,但是保镖生涯,毕竟不是老板,不能干一辈子,但是龙哥的身手却在去南方的这十年里,越加炉火纯青。 后來龙哥年纪三十多了,干不动保镖了,再加上心态也放平了,不想追求刺激了。回來后,这帮以前跟他一起玩的,有很多混的不如意,在龙哥回來的时候,大喝了一场,众人大醉。 龙哥的这十年南方并不是白去的,长了很多见识,见了这么多小时候一起玩的兄弟,他就在想办法,未來怎么办?怎么弄钱? 后來终于被龙哥想到了。那就是做飞车贼。飞车贼可不是骑个摩托抢女人包的那种,而是在飞奔的大货车上坡的时候,爬上车,割开帆布,抢里面的东西,在飞奔的车上,这可是个技术活,龙哥带着的这群小兄弟可都是身手利落的好手,就用这个方法,慢慢的,龙哥的腰包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