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张平)_第1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第3/3页)

的会有让什么人担心的东西。”

    “我想也是。”赵中和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认真劲儿说“好了,你先看那本《犯罪心理学》,这本日记就让我先看看。妈的,看这个王八蛋都在日记里记了些什么!”

    …

    办公室里顿时静了下来。

    罗维民的心则仍在嘭嘭直跳,真悬!当时要是晚一步,说不定这本日记永远永远也不会看到了。

    这帮人的动作看来要比自己想的快得多!

    会是谁呢?罗维民紧张地思考着。是值班看守说的吗?如果他要是不想让你拿,当时他就可以拒绝了你的。只需任意找一个借口就可以了,比如得让监狱领导批准呀,得指导员或教导员签字呀,得接到有关领导的通知才可以呀等等。他根本用不着先让你拿走了,然后再给别人汇报。也许是他无意中给谁说了一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就引起了如此迅速的连锁反应,一级反馈一级,一级震动一级,竟至于还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派了人来立即索要这两本东西。

    还有,会不会是王国炎呢?当然也有可能。如果王国炎根本没有任何病症,时时刻刻都是清醒的,那么当他一回到禁闭室时,立刻就会感觉到禁闭室已经让人翻动过,当然他也就立刻会觉察到有什么东西不在了。假如王国炎的智商确实像他想像的那么高的话,那他要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是一点儿也不困难的。他立刻就可以做到,随时都可以做到。

    当然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人,比如中队门房看守,比如内警队里的什么人。看来自己真的应时时警惕,说不定一不留神,就会在什么地方前功尽弃,一无所获,以致垂成之功,毁于一旦。

    他强迫自己努力地平静下来。

    眼前的书确实是一本近期出版的《犯罪心理学》。纸张厚实,装帧得也非常漂亮。打开目录,书里的内容一览无余:

    …

    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犯罪心理形成机制。

    犯罪心理发展变化。

    …

    利欲型犯罪心理。

    不同犯罪经历人的犯罪心理。

    …

    异常心理与犯罪行为。

    …

    犯罪对策心理。

    …

    一个在押犯时时刻刻把这样的一本书带在身边,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一个犯人一丝不苟,不厌其详地在研究《犯罪心理学》,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在国家的监狱里,还有比这更可怕更让人担心的事情吗?

    打开书,罗维民的眼光突然被划了双曲线的几段文字吸引了过去:

    …

    精神病危害社会的行为较严重。凶杀、盗窃、伤害、性犯罪等几类比例大、危害严重…

    精神病症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情绪性精神病和其他类型的精神病。

    …

    精神分裂症具有所谓情感和行为彼此脱节,整个心理活动与环境不统一的特点。精神分裂症违反法律的特点主要是(1)动机目的不明确,因果关系难判明;(2)缺乏预谋,犯罪行为突然;(3)多为暴力攻击性犯罪,行凶杀人,手段残忍;(4)明目张胆犯法,事后不逃避,不隐藏;(5)抓捕后讯问时,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对事实供认不讳,坚持“作案有理”;(6)情感淡漠,眼神呆滞,常自言自语和发笑,陈述杂乱无章…

    …

    变态心理犯罪的司法心理鉴定。

    …

    鉴定的准备工作。

    1、资料准备。

    …

    2、组织准备。

    …

    (4)司法心理鉴定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每次鉴定时不得少于3名专业人员;结论意见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和影响,鉴定人要保密,泄密者要追究责任…

    …

    3、问题准备。

    鉴定人鉴定前应拟好下列问题作准备:

    (1)被鉴定人实施犯罪时,是否知道该行为是违法的。

    (2)被鉴定人是否受病理性思维的支配。

    (3)被鉴定人当时有无构成犯罪意图的能力,是否缺乏自控力。

    (4)被鉴定人当时是否饮酒或受麻醉剂、致幻剂的影响。

    (5)被鉴定人经过治疗其精神状态能否好转。

    (6)释放被鉴定人后,是否会继续对社会造成危害。

    …

    罗维民头上的虚汗再次冒了出来。

    看来在这次名义上是提审事实上为变相司法鉴定的行动中,王国炎比自己要清楚得多,也主动得多!即便是对这次行动他毫不知情,那他也一样能从容应付,完全预料得到你们都会做出些什么言行举止来。

    让他感到震动的是,连他自己也是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这种司法心理鉴定的结论意见可以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和影响,而且鉴定人要保密,泄密者要追究责任。

    这等于是说,如果这次提审真的将作为一次司法心理鉴定,那就意味着这次司法心理鉴定事实上已经具有了法律意义。而如果鉴定结果认为王国炎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那么这样的结果就已经不可更改,因为它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和影响。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司法鉴定,即使是你再能找出更多的证据可以证明王国炎的精神病是假的,那也一样是徒劳无功,枉费心机。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一个司法心理鉴定,你本人也是参加了的。虽然没有人通知你但事实上所有的人都认为已经通知了你,就像赵中和所说的那样,头头们都在批评你了,说你这一段越来越散漫了。没有人通知你,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一点,但有人批评你散漫,通知了你也不按时来,这可是所有的人都看到都听到的。而后来尽管你赶到了现场,给人的感觉也只是你确实收到了通知,对王国炎的提审安排你确实是知道的。

    如果你没来,说明你是自由散漫,对工作不负责任;如果你来了,证明你确实是迟到,确实是自由散漫,确实对工作不负责任。

    不来正中别人下怀,来了等于自投罗网。

    你参加了鉴定,你又如何否认这次鉴定?因为在鉴定和提审时,你根本就没说一句话,也根本没有表示过任何异议。

    这真是一个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高手!如果没有超人的智商,如何能招招算到,计划得如此稳妥?

    这究竟会是谁呢?是一个人,还是更多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