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的世界_一一八一七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一八一七年 (第2/3页)

他的布告上加上一些有关骑术的插图,吸引了街上的野孩子,内阁会议曾经热烈讨论应否容许他那样做。巴埃先生,《亚尼丝阿》的作者,颊上生了一颗rou痣的方脸好人,常在主教城街沙塞南侯爵夫人家里布置小型家庭音乐会。所有的年轻姑娘都唱爱德蒙·热罗作词的《圣阿卫尔的隐者》。《黄矮子报》改成了《镜报》。朗布兰咖啡馆抬出皇帝来对抗那家拥护波旁王室的瓦洛亚咖啡馆。人家刚把西西里的一个公主嫁给那位已被卢韦尔⑨暗中注意的贝里公爵。

    ①五月会议是拿破仑于一八一五年召集的一种人民代表会议。

    ②N是拿破仑的徽志。

    ③巴黎植物园初建于十七世纪初,一七九三年起曾加扩建。

    ④《贺拉斯》(Horace),高乃依根据罗马历史故事所作的悲剧。

    ⑤马蒂兰·布吕诺(MathurinBruneau),当时名人之一,木鞋匠出身,所以路易十八对他心存戒心。

    ⑥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法国作家,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创始人。

    ⑦昂古莱姆(Angouleme),城名,在内地,不在海滨。

    ⑧法兰柯尼,一个养马官。

    ⑨卢韦尔(Louve)是个制造马鞍的工人,他刺杀了贝里公爵,贝里公爵是路易十八的侄儿,杀他,是想绝王族之后。

    斯达尔夫人①去世已一年。近卫军老喝马尔斯②小姐的倒彩。各种大报都只一点点大,篇幅缩小,但是自由还是大的。《立宪主义者报》是拥护宪政的。《密涅瓦报》把Chateaubriand(夏多布里昂)写成Chateaubriant。资产阶级借了写错了的那个t字大大嘲笑这位大作家。在一些被收买了的报纸里,有些妓女式的新闻记者辱骂那些在一八一五年被清洗的人们,大卫③已经没有才艺了,亚尔诺④已经没有文思了,卡诺⑤已经没有羞耻了,苏尔特⑥从来没有打过胜仗,拿破仑确也没有天才。大家都知道,通过邮局寄给一个被放逐的人的信件是很少寄到的,警察把截留那些信件作为他们的神圣任务。那种事由来已久,被放逐的笛卡儿⑦便诉过苦。大卫为了收不到他的信件在比利时的一家报纸上发了几句牢sao,引起了保王党报章的兴趣,借此机会,把那位被放逐者讥讽了一番。说“弑君犯”或“投票人”⑧,说“敌人”或“盟友”⑨,说“拿破仑”或“布宛纳巴”⑩,一字之差,可以在两人中造成一道鸿沟。

    ①斯达尔夫人(MadamedeStaeBl),浪漫主义作家。

    ②马尔斯(Mars),喜剧演员。

    ③大卫(David),油画家,曾任国民公会代表,继为拿破仑所器重。

    ④亚尔诺(Arnault),诗人和寓言家。

    ⑤卡诺(Carnot),数学家,国民公会代表,公安委员会委员,共和国十四军的创编者,一七九四年参加热月九日反革命政变。

    ⑥苏尔特(Soult),拿破仑部下的元帅,奥斯特里茨一役居首功。

    ⑦笛卡儿(Descartes,1569—1650),法国二元论哲学家。

    ⑧指投票赞成斩决路易十六的代表。

    ⑨指帮助波旁王室复辟的奥、英、俄、普等同盟国。

    ⑩拿破仑是帝号。拿破仑姓Bonaparte(波拿巴),是由他原来的意大利姓Buonaparte(读如“布宛纳巴”),经过法国化后变成的。仇视他的人按照意大利语音叫他的姓,带有表示他不是法国土著的意思。

    一切头脑清楚的人都认为这革命的世纪已被国王路易十八永远封闭了,他被称为“宪章的不朽的创作者”在新桥的桥堍平地,准备建立亨利四世①铜像的石座上已经刻上“更生”两字。比艾先生在戴莱丝街四号筹备他的秘密会议,以图巩固君主制度。右派的领袖在严重关头,老是说:“我们应当写信给巴柯。”加奴埃、奥马阿尼、德·沙伯德兰诸人正策划日后所谓的“水滨阴谋”他们多少征得了御弟②的同意。“黑别针”在另一方面也有所策动。德拉卫德里和特洛果夫正进行谈判。多少具有一些自由思想的德卡兹③先生正掌握实权。夏多布里昂每天早晨立在圣多米尼克街二十七号的窗子前面,穿着长裤和拖鞋,一条马德拉斯绸巾裹着他的灰白头发,眼睛望着一面镜子,全套牙科手术工具箱开在面前,修着他的美丽的牙齿,一面向他的书记毕洛瑞先生口述《君主与宪章》的诠言。权威批评家称赞拉封而不称赞塔尔马④。德·菲勒茨⑤先生签名A,霍夫曼⑥先生签Z。查理·诺缔埃⑦正创作《泰莱斯·阿贝尔》。离婚被禁止了。中学校改称中学堂。衣领上装一朵金质百合花的中学生因罗马王⑧问题互相斗殴。宫庭侦探向夫人殿下⑨递报告,说奥尔良公爵⑩的像四处悬挂,并说他穿轻骑将军制服的相貌比穿龙骑将军制服的贝里公爵还好看是件非常不妥的事。巴黎自筹经费把残废军人院的屋顶重行装了金。正派人彼此猜问:德·特兰克拉格先生在某种和某种情形下会怎样处理?克洛塞尔·德·蒙达尔先生和克洛塞尔·德·古塞格先生在许多方面意见分歧,德·沙拉伯利先生不得意。喜剧家比加尔,戏剧学院(喜剧家莫里哀也不曾当选的那个戏剧学院)的院士,在奥德翁戏院公演《两个菲力浦》,在那戏院的大门头上,揭去了的字还显明地露着“皇后戏院”的字迹。有些人对古涅·德·蒙达洛的态度不一致。法布维埃是暴动分子,巴武是革命党人。贝里西埃书店印行了一部伏尔泰文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