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五零山贼的政策 (第2/2页)
事,顶多骂你两句,然后把你的考评打低,摘不掉你的乌纱帽。(。 ” “吓…这…这事大王是怎么知道…”辛兰成被一个接一个的怪事惊得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朱元璋继续道:“县令这玩意儿三年一换,我来看看…天启七年,县令张斗耀被杀,朝廷肯定得任命一个新的,嗯,然后这个新来的家伙干了三年,也就是崇祯三年,又得换一个新县令…这样说来,你是崇祯三年来此任职,在这里仅仅当了一年的官,还有两年时间你的任期才满!好,接下来的两年,赋税都给我拖着,怎么向朝廷拖赋税是你的事,我不管…” 辛兰成的脸色顿时就变成了苦瓜色:“天啊…要是向上面拖欠两年赋税,等我任期满了调职的时候,非给摘了乌纱帽不可。” “你还有一种选择是现在就被我摘了脑袋!”朱元璋笑道:“摘脑袋和摘帽子,选哪个?” 辛兰成叹了一声,回头对着师爷陈玘道:“陈先生,麻烦你去起草一份告示,就按大王说的写吧…今年的秋赋,不征农业税了…” 师爷是个聪明人,听了这话,二话没说,拔腿就往衙门里跑,不一会儿,就拿着几张方方正正的宣纸出来,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了免税的事情。辛兰成捞出大印“啪嗒啪嗒”每张纸上盖个章,随后几名衙役跑过来,小心翼翼地拿着告示向着四个城门去了。 除了城门之外,衙门之前当然也要贴一张,几个衙役跑出门外,就在衙门的外墙上刷上浆糊,然后把告示理平整了粘上去,这个小小的动作马上就引起了躲在暗处观察的百姓们的注意…山贼进城,不打不抢不烧,居然和当官的走在一块儿,而且还马上发出了告示…这告示的内容,实在是勾人得很。 虽然走出去有被山贼杀掉的风险,但越是这样,那告示上的内容就越让人想知道。几个胆儿大的人跑了出来,对着告示瞪眼睛,话说这住在城里的百姓确实比住在农村里的要有文化,大多数都是识几个字的,偶尔还有一两个识字特别多,会经常帮着不识字的乡亲念念告示。 这告示一念出来,不得了了…几条汉子刷地一下跳了半天高,嘴里忍不住狂吼了起来:“天啊…这是怎么回事?” “大喜事,大喜事啊!”“莫不是发假告示玩?” “傻瓜,官府告示能发假的?” “快把这事儿传出去…” 几条汉子撒开腿向着周围的街道上跑了过去,边跑边大声吆喝,不一会儿,各个屋子里都传出了声音:“这是真的?” “你们几个波皮可别说谎骗老子,否则打烂你的们嘴!” “不信的人可以自己去衙门前面看…反正这股山贼安静得很,不会动手杀人…” 有这么几个人一宣传,澄城里马上就热闹了起来,刚刚还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的居民们,开始试探着把门打开一条缝,伸个脑袋出来,然后他们就发现,确实有几个胆大的家伙在街上又蹦又跳的,既然别人出门没被杀,他们也就没啥好怕的,大量的百姓开始涌上街道,然后顺着各条街道跑向衙前广告,争先恐后地来看告示。 其实这些人也是瞎起哄,十个人中起码有七个是文盲,两个是半文盲,只有一个是能识字的,文盲和半文盲就算站到了告示前面,还是看不懂!不过人这种东西就是喜欢看热闹,不管看不看得懂,反正就是要站到告示前面来,不跟着人群嚷嚷两声,好像心里就不舒服。 等到大伙儿都确认了告示的内容之后,人群顿时开始了议论:“这种告示,一看就不是县太爷发的嘛…” “就是,朝廷怎么可能免我们的税?只会收得更厉害才是!”“这分明是白水朱八逼着县太爷写的…” “这白水朱八是怎么回事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抢钱,还逼着官府不收税的山贼…” “是啊是啊!这股山贼真奇怪!” “话说…山贼们很快就要回山去吧?若是他们回去了,这告示还能算数吗?” “对啊…要是这股山贼一直占着澄城就好了…” 百姓们议论来议论去,最后话题莫名其妙就转了方向,他们不禁开始考虑起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来,若是山贼退回了山里,这告示就会被立即废除吧?既然如此…山贼在这里应该是待得越久越好…这可真是奇了!咱们还是第一次期盼着自己被山贼统治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