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1 (第4/4页)
撞鬼似的,飞快跑进自己家。 叫傅文皓的男生回头看到我站在身后,深吸一口气,然后笑着冲我打了声招呼,匆匆忙忙离开了。 过了好半会儿,她才再次从家门口走出来。 她低着头慢慢走到我面前,耳朵尚未褪去红晕,面上装着几分淡定,而被右手紧紧攥着的校服袖口已经泄露了她此时的局促慌张。 她说:“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没有那一声“哥哥”做前缀,这话听上去有几分唐突的亲密感,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连忙说:“玟…玟轩,我可以这样叫你吗?” 我刚想说话,她连忙举着手又说:“我保证,在mama面前一定带上‘哥哥’这个后缀。” 我无奈地笑了笑:“好,随你。” 她此地无银地补充了一句:“刚才…我跟傅文皓说的是别人,没说你。” “哦?”本来我应该表现得再无知一点,才不会让她太难堪,可这时,在我心底却莫名冒出一点捉弄她的念头“那…你们在讨论谁?” 她答不出来了,憋红了脸,半天不吭声。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心情大好,我想,这应该就是我踏上腹黑路的开始。 来这之后,我才知道,小宇上个月又住了一次院,是因为和同学玩闹的时候,突发呼吸困难。医生有言在先,他最多活不过十三岁。 温家人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小宇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检查出患有先心病,那时候,医生告诉他们,他的寿命只有五年。可如今,他已经十一岁,多得了六年的时间。 看来医生的推测也不完全是正确的。 这段时间,小宇不得不待在家里养病,连学校都很少去。 上次说五一带姐弟俩去迪士尼玩,最终也只能暂且搁置,为此温暖有些失望。 好在这几天是旅游黄金周,游客最多的时段,小摊贩陆续出来摆摊,刚好满足了她的玩心。 我带她到景区逛了一圈,观景平台设有很多扔飞镖、套圈、投篮球等游乐摊位。 她拉着我去投飞镖,指着一个白色玩具车,兴致勃勃地说:“我想要那个,小宇应该会喜欢,你可以帮我投到吗?” 说话的时候,眼睛却瞥向那只最大的毛绒维尼熊。 我点点头:“我试试。”这个只需要三镖中有两镖投中六到十环即刻,而那只大维尼熊需要有两镖都投中十环。 我连掷了三镖,有两镖都投中了九环。 “啊,中了中了。”她在旁边兴奋地大叫,对小摊老板说“我要那个玩具车。” 我又递了十块钱给老板:“老板,再来两次。” “呃?还玩?你也看中哪个奖品了?”她好奇地问。 我对她眨眨眼,却笑而不答。 这一次,一镖投了十环,另外两镖投得九环,手气不错。 “啊!你太厉害了。”她喜不自禁,下意识抓住我的袖子。 老板叫苦连天,说把钱全都退换给我,让我下一局别再玩了。 我说:“老板,不用退了,给我那只熊就行,下一局不玩了。” 拿到维尼熊的时候,她还是一脸的不敢相信:“你…真的要把这个送给我?” “嗯。”我笑着点了点头。 没想到她突然一把搂住我的脖子:“谢谢你,玟轩。” 我怔了一下,她才从一时失控的激动中反应过来,连忙退开半步,一时局促不安,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对不起,我…” 我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说:“没关系,走吧。” 假期匆匆而过,又一次离别,这一次,她表现得比上次还失落,一整天郁郁寡欢,任谁都看得出她的不舍。 我想,是时候打消她的念头了,接下来的两年对她而言至关重要,我不希望她因为这些儿女私情耽误了学业。 临走前,我制止了她的送别,我说:“小暖,你还小,很多事情看得不够远,我知道你对我的感情,但是你目前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你不是想考S大吗?” 她看着我,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我说:“你知道S的取分有多高吗?据我所知,你们学校去年考进S的学生屈指可数,以你现在的成绩想要考入那所学校,难度很高,倘若你做不到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机会更加渺茫,而且…S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分数线是最高的。” 她低下头的一刹那,眼里满是忧伤。 我知道这番话对于一个对俗世还很懵懂的女孩来说很残忍,可如果现在不能坚决一点,将来只会令她追悔莫及,这就是应试教育,成绩说话。 “在你高考之前,我…可能不会再来这儿。”我本以为这句话可以很容易地说出口,然而却沉重得差点令我无法启齿。 她一下子猛然抬起头,望着我的那双大眼睛一点点泛了红,带着哭腔慌乱地说:“不要,我不要你走,你别不来H市好不好?大不了我不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就是了,我会乖乖地叫你哥哥,我会更努力地学习,每份试卷我都会好好完成,玟轩哥哥,我再也不喜欢你了,你别走好不好…”她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我的离开会让她被全世界抛弃了一般。 可是,那时候,我的心硬得像块石头,对她狠心,对自己更狠心。 最终也没有点头,我拖着行李,离开了温家。 她蹲在大门前,哭得撕心裂肺,悲天悯地。 我想,我真是罪大恶极,这样冷酷无情的自己应该给这个姑娘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唉,真是个傻姑娘。 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抵达C市,从火车上下来的时候,我在路边的电话亭播通了温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温阿姨,我让她把电话交给温暖。 没想到我这么伤她的心,这个傻丫头在接到我的电话时,笑得还是那么开心,但很老实地喊了一句“玟轩哥哥” 我说:“好好学习,我在S大等你。”也许这句话将成为她今后奋斗的目标。 我不敢保证两年后能不能坦然接纳她,毕竟像她说的,我们之间隔了两个代沟的隔阂,况且生命的变数从来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她在电话里回答得那么认真:“好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S大的,你一定要等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