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玉壶春光无限好 (第4/6页)
们居然会胡来。” “她们与你有何关连?” “其中一人是先父之义女,她一直很孝顺先父,她此番落难来此投靠,小妹也想不到她会如此乱来。” “我…觉得她们该走…” “难!小妹已将地状送给她了。” “啊!你…怎么办?” “永年,你是否可以向外宣布已将该处售给她们,而且费家绝对不负责她们之所作所为呢?” “此事顺由爹做主。” “你若同意,我就劝他如此做,好吗?” “这…今晚之事…”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当真!” “小妹发誓终身守密,否则…” “我相信你,我该走啦!” “他一时不会回来,再留一阵子吧!” “我…” “没关系啦没有人知道啦!” “我…” “好啦!方才—直由人家忙,你也该尽些心意嘛!” “我…” “好嘛!” “爹会不会突然回来呢?” “不会啦!你比我了解他,他一生气,便出去喝酒啦!是吗?” “是!是的!” “来吧!” “你…你为何要如此做呢?” “小妹只想能稍安稳的在此生活。” “我…我能帮什么忙呢?” “别跟她们一起歧视小妹,好吗?” “好吧!” “永年,谢谢你!” 两人便正式宣战。 “爹下月初将赴长安洽商扩展店面之事,我会藉故不去,你是否欢迎我来找你。” “欢迎之至,不过,要小心些。” “我知道,谢谢你!” “你不要紧吧?” “我…很好,我该走啦!” “我替你擦净身子,再走吗!” “你真好!”三天之后,费长亭果真公开宣布已出售桃林庄院及不负责该处所发生任何事情,不由令费永年大乐。 元宵节一过,费长亭独自赴长安洽商,费永年便逮住各种机会溜到艾媚的房中爽歪歪了! 偷情之趣及艾媚带给他的rou欲满足,使他悄悄的将不少产业及现金赠送给艾媚,以搏取她的欢心。 艾媚人财两得,真是乐透矣! 二月二日,各地正在祭拜“福德正神”桃林入口处及庄院大门上却分别贴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有奖猜谜活动。” 一、猜谜内容:甲、本庄名为何?(提示:由少女托壶姿势联想)。 乙、托壶少女计有多少人? 二、猜奖办法:甲、请以本庄印妥猜谜单当场书写谜底及姓名(—张名单仅能猜一道谜题)并当场投入摸彩箱中。 乙、每张猜谜单售一两银子,请于取单前将银子投入银箱中。 丙、身心健全男人,不分年龄及相貌,皆可参加猜奖。 三、猜奖日期:自即日起至三月卅日止。 四、开奖日期:四月—日辰时宣布谜底,并当场开箱挑出答对者。 五、奖品:由托过壶少女陪答对者一宵,答对者超过托壶少女之人数,另行抽签决定先后参加陪宿顺序。 六、若有同时猜对两道谜底者,可以选择两位托壶少女或同一托壶少女宿二次,祝诸位顺利中奖。 末尾署名为“庄主艾娇”哩! 这两张红纸一贴出,顿时造成轰动。 哇cao!只要花一两银子,便可以搂着绝色美人快活,太棒啦! 于是,天未亮,便有数千人涌来“报到”了。 想不到已有二千余人彻夜守在庄门前红线后,而且面对十张小桌自动排成十列,不由使那数千人一阵子犹豫。 几经思考,反正尚有两个月可以参加猜谜,他们之中便有大部份各占好位子,准备先好好的一饱眼福。 辰时一到,十位衣衫整齐的少女各搬着—个大箱子来到一张小桌后,便将大箱子朝桌后一放。 接着,她们将箱上的笔砚及两叠方纸朝小桌一放。 然后,她们就含笑退到箱旁。 站在排首的那十人朝那两叠纸一瞧,立见上面写着:庄名是:托壶少女计有:每张纸的左下方另有(猜奖者芳名)五字哩! 立即有一人取出一锭五两银子问道:“可以连猜五张吗?” 立听一位少女脆声道:“抱歉,一次只能猜—张,若欲多猜,请再排队。” “可以同时猜两题吧?” “欢迎!” 那人立即将那五两银子朝箱中一抛,同时边折纸张,边针对那两道谜题写出自己的答案及大名。 他刚写完,立见大门一开,四名少女合抬—个大箱放在门前,然后,立即退回门后及关上大门。 众人立即由大门开启间瞧见门后那片宽敞的青石地面。 少女接过那两张折妥的猜谜单,立即走到门前投入大箱。 既然有人示范过,其余之人立即缴钱,取单及写单,交单。 不久,那位专挑老公的姑娘出来了。 —位丰腴少女同样以半裸的打扮托壶进入右侧亭中,立即含笑俏立着。 众人瞧咎冲动之下,纷纷排队参加猜奖。 那十位少女有条不紊的收银发单,再收单投入大箱中。 托壶女仍是每过半个时辰就更换一人,有不少人参加一次猜奖后,正准备排队参加第二次猜奖,却发现已经排到城门附近。 他们扼婉之余,一边排队,一边计划明天多找些“人头”一起来猜谜。 翌日上年,应观光客的要求,另在两侧林中共计增设六十个猜奖桌,可是,排队之长龙,仍然延伸到城内里。 不少的外地郎乍见此景,立即询问。 他们一好奇,便挤过来见识一番。 这一见识,他们不但也加入猜奖活动,而且还广为宣传,因此,不出一个月,潼关城已挤满人潮。 少女们经过众人之陈情,便派十人连夜加班,负责督导猜奖事宜,真是令她们忙得又喜又累哩! 时值太平盛年,不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且每个的口袋皆有货,区区几两银子,根本影响不了生活。 于是,从上面作方闻讯而来的人潮远胜过东海之卿、雨后春笋,少妇们被逼得天天加班,夜夜忙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