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峰回路转 (第8/11页)
北部,为中国第一大湖,湖水青绿,冬不枯竭夏不溢盈,水平如镜,中原人士称之为青海。 白非、石慧由定边入关,越甘肃境,往青海去,他们带着满腔少年的热血,和一头宇内第一奇兽——香狸,奔波往途,寻访那在武林中艳名四播的天妖苏敏君和削铁如泥的九抓乌金扎。 一入甘肃境,高山峻岭随处可见,生长江南的白非、石慧,眼界自又一新,两人虽然急着赶路,但并肩策马,自然忘却了许多奔波之苦。 过庆阳,渡乌连河,黄昏时分,他们到了平凉,白非拭了拭脸上的风沙,望了望胯下已疲倦不堪的马笑道:“在此休息吧?” 石慧一笑,这些天来,两人情感与日俱增,刁蛮的石慧,在她所爱的人身侧,变得柔顺而温婉了,少女的美,越发显著。 两人缓缓策马入城,这一对立刻吸引了许多人的注目,青石板铺成的路上,两侧是些杂物店铺,入耳的俱是甘肃方言,他们一句也不懂,进了客栈,发现店伙居然能说江南方言,不禁大喜,遂将一切事,全交给那个精明的店小二了。 夜间,两人漫步而行,却发现了一桩异事,原来这平凉城里,道士特多,满街俱是青衣蓝袍的譬发道士,最怪的是,这些道士不但身上大多佩着长剑,而且两目左顾右盼,精光外露,见了石慧,居然作平视,一点儿也没有出家人的样子,却像都是些绿林大盗。 白非惦记着关在客栈房间里的香狸,石慧却不肯回去,手里拿着兰州运来的瓜果,像孩子似的吃着,向白非撒着娇,白非脸上虽然假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却甜甜的。 平凉为陇东重镇,夜市颇为繁盛,灯光辉煌,白非暗忖:“这些道士必定不是好来路。”他记着司马之的话,不愿多事,很想早些回去,但却又拗不过石慧,只得随着她满街逛,这种女子喜欢逛街的天性直到今日仍未消灭,反而更盛行了。 石慧傍着白非,脸颊上微微红晕,心里觉得像是在春天似的,经过一间酒楼的时候,她居然拉着白非的手,要进去喝两杯。 “明天还要赶路,喝什么酒。”白非的喉咙里也痒痒的,可是他实在不愿在这里多耽误。 石慧撒着娇:“嗯,我要嘛!” 走过他们的人,都含笑向他们注视着,白非脸红了。 石慧却又道:“你陪不陪我嘛?” 突地,一个带着不正经味道的笑声,在他们身侧响了起来,一人道:“他不陪你,我陪你好了。” 白非面目骤变,回首望去,随着一股酒意而来的,是两道颇不光彩的眼光,而这些,却都是一个蓝袍佩剑、身躯瘦长的年轻道人所发出的。 白非大怒之下,方想发话,石慧却已娇叱道:“你讲的是人话还是放屁!” 那道人哈哈笑道:“娘子好泼辣的嘴。” 笑声还不止他一人,原来在他身侧,还站着两个佩剑的蓝袍道士,面孔通红,酒意醇人。 白非大怒,这种又喝酒、还当街调戏妇人的道士,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石慧气得粉面上宛如罩着一层寒霜,却骂不出一句活来。 那瘦长的道士又笑着道:“你怎么不让这娘子喝酒,喝了酒之后——” 白非忍无可忍,厉叱道:“住口” 那三个道人似乎想不到这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会朝他们怒喝,齐各吃了一惊,酒也醒了两分。 “你这厮倒真不识抬举,道爷看得起你们,才对你们说笑两句。”那瘦长道士冷冷说着,走了两步,大有要将白非吃下去的意思。 石慧何时受过这种气,叱道:“你要是识相的,就快些夹着尾巴滚——” 那道人又跨前一步,冷笑道:“不识相呢?” 白非冷笑一声,手掌倏然平平上提,倏地一翻,着着实实在那道人脸上打了一下,那道人一声惊呼“哇”的吐了出来,鲜血之外竟还有三枚牙齿,这当然还是白非手下留情。 他这一出手,快如闪电,石慧冷笑道:“再不滚吃的苦就要更大了。” 那道人着了一记,头被打得发晕,另外两个道人却变色道:“哪里来的野种,敢在平凉镇里撒野。” 齐一出手,五指如钩,向白非两肩抓出,竟是正宗鹰爪功。 自非冷笑着,微一错步,双掌突分,带着风声分取那两个道人。 那道人喝道:“居然还是练家子,怪不得这么猖狂。”两条手臂齐一伸屈,左手倏然穿出,击向白非的胸膛。 这两人同时发招,同时出手,用的都是同一招式,掌风之间,颇见功力,但在白非眼里,却像是儿戏似的,身形一动,自他们两人中穿了出去,双时微一外张,在那个道士的肋下轻轻撞了一下。 这两个道人却杀猪似的叫了出来,那边石慧冷笑声中,玉指如电,也点了另外一个道人手肘间的曲池xue。 他们动手之处,是在一个酒楼门前,此刻旁边已站满了看热闹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惊惧之容。 石慧叱道:“这种不济事的蠢才,也出来现世,快回去跟师娘多学几年吧。” 白非拍了拍手掌,低声道:“慧妹,我们回去吧。” 石慧望了蹲在地上的两个道人一眼,轻蔑地啐了一口,和白非挤出了人群,逛街的兴趣也没有了,两人回到店里,店伙却跑上来道:“方才有位道爷留下封信,要交给两位客官。” 白非一怔,接过来一看,双眉不禁皱了起来。 石慧问道:“什么事呀?” 白非皱眉道:“果然麻烦来了。”他将手中纸条交给石慧,又道:“我真糊涂,竟未想到这平凉城邻近腔峒山,满街的道士,想必都是崆峒门下呢?” 石慧“哦”了一声,接过来一看,却是那杏黄色的纸符上,写着一笔柳字: 小徒承蒙两位教训,不胜感激,两位身手不凡,必定系出名门,我崆峒僻处陇东,久未领教中原豪士身手,两位如不吝赐教,贫道于后日清晨在崆峒山白云下院恭候两位大驾。” 下面具名是浮云子,石慧边看边走回房间,往椅上一坐,笑道:“想不到那几个脓包居然还是崆峒门下。” 白非却皱着眉道:“崆峒为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