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6/8页)
样的要求,可你不答应。我理解你是一片好心,怕把我累着了,我也想到,假如和孩子们在一起,突然不行了,倒下去,会不会把我的学生吓一大跳?可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是躺在医院等死。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要死了,没救了,却躺在病床上浪费医疗资源,岂不是对社会的一种掠夺,恶劣而又无谓。假如整天躺在医院悲悲戚戚,畏惧死而留恋生,那也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我还不至于可怜到这种程度。另外,我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不值得你——四中校长邵玮同志整天劳心费神。你是干大事的人,你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我既然崇敬你、亲近你,甚至爱你,为什么要给你添麻烦?还有,那些好心的家长,黄小小、刘奇睿的妈,王金子的养母和亲生父母,都对我那么好!老师对学生好是本分,接受家长的报答乃至馈赠却是不道德的,我的良心难以安宁。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来这里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邵玮听着罗萍对她心路历程的剖白,不觉眼睛又湿了。这是一个心里永远装着学生、装着别人、装着工作,唯独忽略自己的人,说她是超人、英雄,一点不为过!这样的人哪里需要修行?凭她的一颗善心完全可以立地成佛。 “我并不认为你来这里是正确选择。假如我不来接,你真的会削发为尼?一个当老师的人能清心皈依?那样的话,我就服你了。” “唉…”罗萍一声轻叹“邵玮你说对了,什么都可以不牵挂,我唯独放不下学生。” 下山的路上,邵玮校长以及刘干事尽全力扶着、半抱着罗萍。 好在是下坡路,好在罗萍老师内心有一种信念支撑着。 听说上级派调查组来查三中赶撵“差生”的问题,是因为本校学生的告状信由国务院领导批转,许生祥意识到简单糊弄一下很难过关,他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堵塞漏洞,争取尽快把这件事了结掉。 第一步,许生祥去教育局找党委副书记丰盈。丰盈说:“调查组以党委名义派出,是因为纪检监察部门由党委管,不过这次调查处理你们学校的事情教育局领导班子开过会,最终的处理结果要往上报。我帮不了你。” 许生祥只好硬着头皮去见教育局一把手郑凯萍,郑局长脸上挂着冷笑:“许校长你早干啥去了?何玲老师胆大妄为是你怂恿的吧?孙权失踪,恐怕是三中领导教育思想不端正、默许老师赶撵‘差生’造成的后果。这阵儿你怕了?怕影响今年中考?是不是还怕影响你头上的乌纱帽?这事情有上级领导干预,新闻媒体也在炒作,社会影响很大,不要说你,我也很无奈,目前看谁也左右不了局势。静观其变吧,该怎样就怎样。” 许生祥从教育局出来又去了市政协,找到曹杰说:“曹领导救救小弟则个。”曹副主席很够意思,亲自领着许生祥又跑到市政府,拜见分管教育的高副市长。高副市听了许生祥一番申诉,再加上曹杰帮腔,他基本上接受了许生祥阐述的观点,觉得许校长到处找也不纯粹为了个人利益,处理一个犯错误的老师事小,一所学校整体的工作成绩和社会声誉事大,尤其三中是名校,龙川市人人瞩目,保持学校和谐稳定的局面十分必要。于是高副市长对许生祥说:“我认为目前最要紧的是尽可能找到失踪的学生孙权,这个孩子能不能找得到,直接决定这件事性质的严重性。一封告状信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管惊动了哪一级领导,最终处理问题还要以事实为依据。我会给公安局打招呼,让他们抓紧破案、寻人。我也会给教育局打招呼,让他们把这件事暂时搁置,或者说内紧外松,起码表面上不要弄得三中人心惶惶。你回去先抓备考工作吧,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工作为重。” 看来,找到失踪学生是关键。许生祥静下心来分析,他也觉得孙权失踪很蹊跷。从这孩子留给父母的字条来分析,他很有可能自寻出路去了,虽说这样的想法很幼稚,但一个半大小伙子不至于自杀寻短见。要说被人贩子弄走了,可能性也不大,那些贩卖人口的一般加害于妇女儿童,对半大小子没有兴趣。失足落水,遭遇车祸,遇到意外的自然灾害等等,基本上也没有可能性,即使真的意外伤亡了,也不至于一点儿踪迹没有。是他出了门生活没有着落,偷了抢了,然后被公安或者劳教部门收容了?如果这样,也会有消息传回来。总不会被哪儿的黑窑场抓去做苦力了吧?这样的黑窑场主一般只对来自农村的男劳力感兴趣,城市的半大小子吃不了苦干不了活儿。至于被哪个富婆收留了做小白脸,以孙权那样的年龄和身板儿更不可能!想来想去,想不出结果。 教育局调查有关初三学生孙权失踪一事,得出的结论对班主任何玲很不利。何老师这段时间总是失眠,白天眼睛红红的,上课、批改作业神情恍惚,屡屡出错。 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不仅学校领导和老师压力大,家长一个个也疯了,都逼着自家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发奋发奋再发奋,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一定要考进省级示范性高中,否则就是天塌地陷的世界末日。何老师的初三(1)班有个温顺而胆小的女孩和湉湉因为家长逼得太紧,精神崩溃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对何老师也是一个沉重打击。何老师静下心来掐指一算,尖子生里面除了和湉湉没指望了,还有张旭这样的专门和她闹对立,中考成绩会怎样实在没把握。到了初三,因为班级管理把学生逼得紧,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和班主任情绪对立,这些学生对于何老师来说,谁知道是不是一颗颗定时炸弹呢?中考日期一天天逼近,靠这些人拿好成绩争光添彩相当于盖房子把基础打在沙滩上,结果能有个好?这届实验班是三中乃至全市教育系统的一项改革措施,班里的学生集中了各个学区的尖子,考得好责无旁贷,假如考不好,我何玲这块牌子就算砸了,彻底砸了! 经常做如是想,何玲感到背负的压力实在太大,存在着一种不可知的压力和威胁。她想,对一个人来说,灭顶之灾马上降临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何玲眼看要支撑不住了。 失踪学生孙权成为压垮何玲的最后一根稻草。 龙川市公安局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被龙川市三中勒令退学的原初三(1)班学生孙权,不过,他早已成为一副遗骸。孙权离家出走后,曾在省城和与龙川相邻的其它城市流狼过一段时间,但他毕竟是个孩子,想闯出一片天地的想法太幼稚,个人的生存能力也很差,容易上当受骗。就在距离龙川市不远的地方,孙权被人哄骗、威胁,弄到祁连山下一家私人开的小煤矿当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