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封赏 (第2/2页)
地方和朝廷成了门阀之间互斗之地,风气十分之坏,先帝在位的时候,就对这种方式深恶痛绝,因此才重新起用汉时的推荐制度,许公难道想再拣回来不成吗?”萧禹道。 武安福听着心里发笑,心道先帝就是被你们这群人暗杀的,如今又被搬出来做依仗,这先帝的名头真好象一个婊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宇文化及也觉得萧禹这话强词夺理,正要辩驳,只听杨广咳嗽一声道:“这件事情事关国家根本,要从长计议,两位爱卿不要争吵,一会退朝,你们随我到文华殿商议。” 两人听得杨广这么说,只好停住,各回本队。 “还有其他事吗?”杨广问道。 又有几部尚书出来禀奏了一些事情,武安福听得其中说到山东最近匪患猖獗,江南有些门阀也蠢蠢欲动,他心知这些对自己大运河计划的实施都有好处,暗藏住欢喜。杨广听了报告,责成兵部和刑部与地方上联合解决。等把这些事情商量完,大半个时辰过去了。 “还有什么事吗?”杨广看起来有些疲惫,方才的神采倒不见了大半。武安福心道这好皇上哪里是那么好当,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上朝,一年要干上三百六十天,大到兵事灾荒,小到盖个房子都要cao心,真不知道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会有多少人坚持下来。看着杨广不住的打哈欠,武安福心里有数了,杨广毕竟当王子的时候娇纵惯了,指望他转性当个好皇帝,还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现在只要耐心的等待,看看他的荒yin尾巴什么时候露出来,然后煽风点火就成了。 “启禀皇上,武卫将军武安福从太原返回,还请皇上论功行赏。”杨素走出队列道。武安福听他说到自己,一挺胸脯,迎接众人羡慕的目光。 “武安福回来了,好,很好。快出来让朕看看。”杨广道。 武安福出了队列,跪拜下来道:“微臣武安福,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爱卿,我听说你在高壁山被伍云召那逆贼所伤,不知道你的伤势如何了?”杨广问道。 “回皇上,托皇上的洪福,已经痊愈了。”武安福道。 “那就好,你平定杨谅时候的大功,越王都奏报上来了,本想等你回朝之后论功行赏,结果你又去了太原,打败了突厥,这两份功劳,就一起赏了吧。”杨广道。 “臣只想着为国家,为皇上效力,不敢贪恋功劳。”武安福忙道。 “呵呵,朕就喜欢你这不居功的性格,可不要有了功劳就自满啊。”杨广这话说的似乎话中有刺,武安福不知道他针对的是谁,只得唯唯喏喏的应着。 “你这两场功劳,一个小小的武卫将军是不够的,我现在封你为右羽卫将军三品靖安侯,掌管骁果营,督卫皇城九门。另赐你帛百匹,银千两,金百两,新府第一座。”杨广道。 “多谢皇上恩典!”武安福虽然知道必然有赏赐,却没料到会这么丰厚,一时十分的惊喜。若不是早存了谋逆之心,此刻只怕早就感激涕零,死命效忠了。 “希望你日后能够时刻记得忠君报国,切不可焦躁傲慢,知道吗?”杨广又道。 “臣谨记皇上的教诲,必当竭尽全力,报效国家。”武安福诚惶诚恐的道。 “那就好。”杨广似乎十分的满意,放眼看了一圈道:“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吧?退朝。越王,许国公,萧禹,裴矩,裴蕴,虞世基…”他顿了顿“…武安福。你们一会到文华殿来见驾。”说完,起身就走。 众大臣一起跪倒,恭送杨广。 等到杨广退朝,武安福才爬起来,正瞧见来护儿咧着大嘴过来,笑道:“兄弟,你这回可出息了。” 武安福笑道:“还得靠哥哥你照应啊。” 李密,长孙无忌等人都来道贺,杨玄感在外驻军,没能来朝,不过杨约也过来恭喜了一声。众人寒暄了几句,裴矩过来道:“武大人,咱们该去文华殿了。” 武安福和众人告辞,与裴矩一起奔文华殿去,来护儿是贴身的近卫将军,自然也得过去。三人一路走着,裴矩道:“武大人,你对选拔人才一事有什么见解。” 武安福搔了搔头道:“我倒没什么特别的见解,也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如何,是偏向许国公,还是偏向萧尚书。” 裴矩道:“皇上是一定不会偏向许国公的,咱们都知道皇上最恨那些只凭出身门第就掌握大权的人。许国公这回出的主意,可不顺皇上的意。” 武安福把他的话听在耳中,顿时蹦出一个主意来,当初他在北平府见到萧宪,联想到萧禹时,就曾经有过蛛丝马迹。这时被裴矩的话一提醒;立刻想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