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_第五十七节前车之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节前车之鉴 (第3/4页)

平生之志,也希望我们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两个文明的碰撞。”

    高山激动的两手发抖:“到罗马去,我也想见见凯撒,屋大维,安东尼奥,看看亚里斯多德的故乡,看看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我决定了,第一台蒸汽锅炉,就叫‘茶壶一号’,几年我们关于‘茶壶’的谈话。”

    尹东喃喃自语:“条条大陆通罗马,这句话已经说了三五百年,我也想去罗马,看看他们的得尔福神庙、雅典神庙,噢,雅典神庙、宙斯神庙、太阳神神庙,建成快1000多年了,我要亲眼看看这古代的文明。嗯,胡夫金字塔建成快有3000年历史了吧。那里面绘着地球上最早的太空星图。每一颗恒星周围还环绕着多少不一的、大大小小的行星,整个星相图居然与现代人通过射电望远镜测绘出的星图,几乎一模一样!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他们怎么可能用rou眼观测到那些恒星和行星的!

    据说,在一些图案上面,竟或者有一些人头戴星星,或者有一些人驾驶着展翅的飞球,甚至还有这样一个图案:一串虚实相间的小圆球环绕成了一个大圆圈,它使人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基因模型。画这些图案的人,是不是与我们一样,回到过去的人呢?

    我希望能到哪儿看看,至少,可以补充点我们没带来的知识。也许,他们还带来了不少东东,岁月的流失,让后世人没有发觉。”

    站起身来,尹东如痴如醉的大喊:“去罗马,我也要去罗马。”

    说道金字塔,我到想起来了水泥。据说,后世人从金字塔上取下小石块逐个加以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是由人工浇筑贝壳灰石组成。由此推测,在埃及,奴隶建造金字塔很可能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先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再拾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这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成一块块巨石。有趣的是,石块中还发现一缕一英寸的头发。而这缕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水泥,埃及人在3000年前的配方是否和现代一样呢?我们出云港是个浅水港,完全依靠转炉生产的成本高昂的水泥,不停的修建向海中延伸着码头,若能解决水泥问题,我们的筑城术岂不获得了飞跃式的提高。

    出云港,我想起来了“先别急”我打断了他们的迷醉:“我记得你们说过,出云海港不是个深水港,造不了大船。按照现在的地图,乐亭是个临海的小镇,但在我们带来的GPS的地图上,乐亭这个经纬度,离海尚有100多公里。而现在的滦河口与后世的滦河口位置大不相同。另外,后世的天津港,在现在经纬度上还是一片大海。这说明,几千年来,黄河泥沙淤积很厉害,陆地不断向大海延伸,海港也不断被泥沙吞没。

    所以,我建议,造远洋船必须选择一个深海港,必须让后世的泥沙淤积不至于影响海港的使用。现在,这样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辽西郡的秦皇岛,另一个是青州东莱郡的龙口港。

    秦皇岛的好处是离出云城不远,工匠们可以随时回出云,但坏处是离乌恒(乌丸)太近,战乱频繁,海港还没建成。龙口港的好处是…那里是我们的控制范围,东莱太守是沮授,东莱尉是乐进乐文谦,龙口港地处黄县,那是太史慈的家乡,孔义曾经大加修缮,所以,我推荐龙口港。”

    高山立即应和:“我也赞成龙口港,无论是把龙口港的煤炭运到出云炼钢,还是把出云的矿石运到龙口炼钢,都是很符合节省的原则。另外,龙口港与辽东郡的旅大(大连)港,刚好处在渤海海峡的两端,占领了这两个海港,就封锁了渤海口。加上海峡口上的庙岛列岛组成的岛链,我们退,可以让渤海成为我们的内海,进,可以窥视朝鲜和韩国。为了发展远洋攻势,这两个港,无论早晚我们都要建设,不如现在动手,把龙口港建成大远洋港,为出云城建立一道海上屏障。”

    我欣然回复:“既然我们俩意见一致,那就这样办了,明年,你就派出工匠,我们在龙口造船。”

    尹东冷冷的笑着:“两个呆子!龙口造船,木头从何而来?从辽西运过去吗?青州出产木头的是泰山郡,他不是还需要泰山郡的盗匪吸引朝廷的目光吗,如此一来,他现在敢拿下泰山郡吗?龙口附近,阳丘山、莱山、参山的木头,能造船吗?”

    这倒也是,阳丘山、莱山、参山经过多年砍伐,会不会被砍伐一空了呢?

    造大船,用的全是巨木,在中国,巨木基本上被用来造皇帝的宫殿,地方官员发现了好木头,首先要报告皇帝,等待皇帝派人来砍伐。而皇帝每造一所宫殿,地方官员要贡献巨木,巨木大小不合适,那时杀头的罪。所以在中原,做一根木头都是悲哀的。现在幸存的巨木,基本上都在难以运输的深山老林,靠这样的巨木建船,那花费也太昂贵了…估计比皇上造宫殿便宜不了多少。

    “等等,我想到了,在龙口造船,先造一些小船,巨木路上运输多有不便,阳丘山、莱山、参山的巨木运到龙口,估计也很昂贵。不如这样,我们通过小船向辽西倾销货物,登陆地点就在大连,我们用这种方法逼迫他们建造海港。另外,东北巨木很多,我们再从大连贩回巨木到龙口。岂不正好满足造船所需。

    尹东眼睛一亮:“不错,张纯叛乱后,昌黎郡居民逃散,我们与辽西音讯不同。以前我们军力不够,所以刻意保持与辽东郡的距离,这市场反而成了一片空白。青州叛乱后,当地豪强多数都逃向辽东,他们有钱啊,正好销售我们的东西。”

    高山连连点头:“一举两得,一举两得,为了运输巨木,他们必然要修路,能运过巨木的大路,军队一定移动的很快,一旦有事,我们的军队可以顺着运送巨木的大路,迅速抵达辽东郡腹地。我们甚至能过跨过辽东郡,直达玄菟郡的高句丽部落,那时…嘿嘿嘿”

    尹东叹了口气,痛苦的呻吟着:“唉,以前我只看见一个jianian人,高山,你现在怎么也成了jianian人。买别人一棵木头,也想着人家修好你偷东西的路。jianian人,你现在也成了一个jianian人了。”

    说着,尹东站起身来,向着天空伸展他的双臂,做一连痛苦状:“神啊,有什么比看到一个jianian人更为痛苦的事?”

    低下头来,他庄严的宣布:“那就是,在一个jianian人的感召下,我最亲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