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节 (第3/3页)
。刘备念在过去之情,也会拼死庇护只图享受的二个公子哥。 仆役们端上茶,让陶谦漱了漱口。陶谦目视糜竺,问:“州牧一职,玄德公既不愿意亲任,可有属意之人?” 糜竺毫不掩饰地回答:“去年,陈登陈元龙曾与玄德公在洛阳谈论过主公的病情,玄德公的意思是,元龙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年二十五时,举教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后为典农校尉,巡土田这宜,尽凿溉之利,粮稻丰积。以此大才,治理一州之地足矣。我等徐州诸族商讨许久,认可了玄德公的意思。” 历史上,陶谦卒。陈登奉命迎刘备为州主,曾有为刘备合步骑士万以匡天下的毫言,不过刘备掌握徐州后,却没有用陈登。刘备曾评从陈登说:“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意思是说:陈元龙地胆识天下第一。 历史上,陈登投降曹cao,被委派到广陵,积极准备平定江东。在广陵和孙策有过多次交锋,双方互有胜败。能够以一郡之力打败江东小霸王孙策地重兵,陈登之能让人刮目相看。 可惜天妒英才,陈登三十九岁病死。他的病是经过神疾华佗亲自诊断。诊断陆逊获得彝陵成功时为四十岁,还被塑造了一个少年天才的形象,而陈登的才干十倍于陆逊,可惜英年早逝,未能大展宏图,世事无常啊! 听完刘备选定的继任人选,陶谦欣慰的点点头:“元龙奉教廉在我,任太守在玄德,确实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糜竺,转告你妹夫,他费心了,徐州以后就交托你们了。” 是夜,陶谦陷入弥留,陈登尚在豫州梁国郡,准备策应刘备对袁术地攻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徐州诸公册立为徐州继任州牧。 与此同时,在洛阳的皇甫嵩将军也陷入弥留当中,七十余岁的老将军在逃亡途中,染下的风寒迁延甚久,终于熬不下去了。 曹cao不在洛阳,皇帝获得少许自由,带领群臣前去探望。弥留之际,皇甫嵩却显得格外清醒。见到皇帝来探病,废话说完后,皇甫嵩挥手斥退了仆役与皇帝身边的宫人,直截了当地问道:“若帝室危机,圣上以为天下何植可依?” 天子呆立皇甫嵩病榻前,半晌,言不由衷地回答说:“唯曹公孟德也。” 皇甫嵩问:“陛下没想到青州刘备吗?” 提起刘备,皇上气不打一处来:“刘玄德貌虽恭顺,却悖逆不法,屡次违背我的旨意。黄甫将军糊涂了,青州刘备怎是可依靠之人?” 黄甫嵩死之将至,也无所顾忌,开导道:“陛下,古往今来,能举国相让者有几人?刘备不受相国职位,却让曹cao出任丞相,几年来,我一直捉摸其中的道理,病中无事,才方豁然开朗。” 皇甫嵩一点桌上的邸报,继续说:“那上面有一句话,据说是出自刘玄德之口。它说:天下政治不外乎制衡、妥协之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没有妥协的交往导致流血冲突。 刘备推让相国职位,是想以自己强大的实力制衡曹孟德。同时,也是以曹孟德制衡自己的野心。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刘玄德是不想让绝对的权力**控制自己,如此君子,古今能有几人? 况且,刘玄德可以安排,已为陛下埋下了收拢天下士人之心的伏笔,御林军来自青州公民之后,云麾军来自天下士人之后,陛下若结以恩义,这些人回乡之后,便是陛下的绝对拥护者,虽曹孟德专权,亦不能治也。” 皇上打断了皇甫嵩的罗嗦:“皇甫将军病重了,还是好好养病吧。” 皇甫嵩一阵深深的悲哀涌上心头,皇甫嵩无力的挥挥手,想出一个主意:“陛下,现在曹孟德与刘玄德均征战在外,陛下得此空闲,不如出巡青州,在青州广布恩义,以此拉拢青州百姓…” 看到皇帝不耐烦的神情,皇甫嵩进一步诱惑道:“我听说青州物产丰富,还有各色刘备虏来的夷人作俘虏,陛下不如以封禅泰山、祈求天下太平的名义出巡青州,我想陛下必会大有收获。” 皇甫嵩想让陛下到青州后,由刘备宣示自己的忠诚,以此赢得与曹cao相抗衡的力量,可惜的是,皇帝及其随行官员进入青州,对青州造成的灾害,比一场蝗灾还厉害,最终加重了青州人于朝廷的离心离德。 皇帝一边捉摸着皇甫嵩的建议,一边匆匆告辞了病榻上的老将军。 在皇甫嵩生命的最后一刻,仿佛在告慰这位老将,洛阳城终于收到了刘备出兵讨伐私自称帝的叛贼袁术的消息。 “刘玄德出兵了?好,好,好。刘玄德怎么也算是汉室宗亲,如今,刘玄德开始下伐逆贼,这表明我大汉还有一搏之力。绝不允许逆贼的存在。圣上啊圣上,你毕竟还需要刘玄德支撑汉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