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寿宴求婚一波三折 (第4/6页)
她的郁闷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下一刻,在太监的高呼声中,轩辕逸走了进来。大殿内各种声音都有一瞬间的寂静,纷纷将目光投向走进来的华丽男子身上。轩辕逸当初在秋家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很少出门的世家公子,但是好歹上过全京城最好的学堂,是以好多富家公子哥都认识他。 只不过时移世易,这些人也都明白,如今轩辕逸身份不同了,且又涉及到两国邦交,自然不敢出言挑衅。寂静也不过只是一瞬间,又各自继续了方才的事。太监领着轩辕逸以及后面的轩辕文玉李兰芝几人去了自己的席位上,便躬身退下。 秋明月一直没有看轩辕逸,太监的高呼声想起的时候,她正低着头对凤倾璃说着什么,脸上笑意融融,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她心情极好。 凤倾璃也一脸的笑意,满殿宾客之中,仿佛他们两人独独隔离喧嚣之外,容不得第三人插足。 对面,凤倾玥手执酒杯,看着清冽的酒水,唇边似乎有笑意流淌。然而那艳艳水波中,却是永无人看懂的寂寞和荒凉。在这满殿的辉煌觥筹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轩辕逸一走进来就注意到了秋明月,方才在宫门口就看见了她。一年多了,她似乎更美了,眉宇间都散发着属于妇人的妩媚和幸福。 而那样的情绪,都是另外一个男人给她的。那个,坐在她身边的男子。 早就猜想到这个结局的,原以为他会淡然处之。然而亲眼见到,他仍旧是嫉妒。嫉妒如火焰,烧得他心肺脾肾都在疼痛。他低头,清冽的酒入喉,勉强止住了那灼烧至面上的疼痛。然而血液里却仍旧冰冷骇然,如结冰雕。 从踏入大昭境内,踏入京城,踏入皇宫,他都在期待这一刻,期待着久别重逢,期待着与她相视。就像两年前,她款款踏入秋家的大门。抬头的瞬间,看向他的眼。震惊,而微微疼痛,震撼了他的心,让他那颗早就冰冷的心竟也微微一痛。从此,他记住了那样一双眼。 那些人想方设法的害她,她却我自悠闲,冷眼看她们唱独角戏。等到她们幸灾乐祸的时候,她再给予重重一击。 那样决绝又聪明的女子,又是那般聪慧而毫不张扬的女子。她在用自己寂寞的喧嚣,来诠释独属于她自己的寂寞繁华。没有人欣赏她,或者,那些人不配欣赏她。 而他,就躲在暗处,看着她步步生莲,一步步获得她想要得到的一切。也,一步步离他越来越远。 原以为,她和凤倾璃的婚姻,不过也是政治下的不得已而为之。然而此刻看她眉目温情溢满,看她眼中笑意掺杂着爱恋与柔情,看着那男子专注于她脸上独一无二的深情缱绻,似乎再也看不见这尘世繁华。而他,也早就被她关闭在心门之外。 不,应该是说,他从未走进她的心。 那么,初见之时她看过来的那一眼,又算什么呢? 她说他长得像她一个故人,然而回到轩辕以后,他就暗自调查了她在扬州的所有,从出生到成长,事无巨细,都调查得清清楚楚。除了她三年前落水醒来后性情有所变化,却从未发现她那十几年生命中有什么特别的男子出现。更何况她本就是大家闺秀,碍于世俗礼法,也不会与任何男子有过多的接触。 她是骗他的吗? 不,他看得懂那一刻她眼神里的回忆和飘渺,若非是生命中尤其重要之人,她不会露出那般怅惘又叹息的神色。 那么那个人是谁?容烨?不,不可能。从他离开那日,容烨看她的眼神,虽有压抑渴望的爱恋,但是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的隐忍和放手。而她看着容烨却只是淡淡的,君子淡如水的神情。那个人不是容烨。可是,到底是谁呢? 他低头思索,门外却传来太监的高呼声。 “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统一起身,待孝仁帝,太后和皇后走进来坐下后,才全体跪下,高呼万岁。端木清轩辕逸和轩辕文玉是别国皇子公主,又是以使者的身份来恭贺太后寿宴,所以不用行跪拜之礼,只象征性的拱手表示尊重。 孝仁帝一挥袖“众卿平身。” “谢皇上。” 所有人坐回自己的位置。 孝仁帝看了眼轩辕逸和端木清,眼神里闪过一丝精光,而后朗声道:“今日太后寿宴,众卿不必拘礼,开怀畅饮即可。” “是。” 大殿内转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歌舞升平,舞姬上前,摆动优美的臀部,舞出绝美的舞姿,轻纱如梦,带起层层涟漪。玉杯碰撞中,孝仁帝和蔼可亲的看向轩辕逸和端木清。 “轩辕皇子和西戎五公主远道而来,不知可否习惯我大昭风土?” 端木清眼神慵懒而妩媚,笑得妖魅多姿。 “皇上客气,大昭民风淳朴,本宫甚是喜欢。” 轩辕逸也淡笑自若“诚如端木公主所说,本宫未有不适。” “那就好。” 孝仁帝笑眯眯的点头“既如此,几位可在大昭多住些时日,也好赏我大昭风景,体验我国风土人情。” “甚好。”端木清笑容可掬,举杯畅饮。 “难得陛下宽厚,本宫不甚感激。” 轩辕逸也笑得温和,却道:“此次赶赴大昭,乃是为轩辕和大昭两国和平而来。” 觥筹交错中,已经酒过三巡,周围的声音渐渐淡了下去。轩辕逸声音清淡,却足以落入这大殿内每一个人的耳朵里。舞姬早已退下,他站起来,拱手对孝仁帝道:“陛下仰承天恩,仁义天下,我皇敬重,愿与大昭联姻,结为秦晋之好,永不开战。” 大昭朝臣面露喜色。如今乱世,三分天下,各国皇帝都有逐鹿天下的野心。但是大昭去年才出现了内乱,朝中新贵刚起,不堪大任,又经历了与轩辕的战争,国力实在大不如前。如果此时与轩辕结盟,刚好可以避免西戎趁机攻打而措手不及的隐患,所以年老的大臣都心中高兴。唯有孝仁帝面色不改,眼中含笑。 “皇子千里迢迢远赴我朝,朕岂能不允?”他看了眼坐在下方面色含羞的几个女儿,面色更为柔和。 “朕的长公主也有十五岁了,就…” “陛下。” 轩辕逸却突然打断了他,双眸诚挚而坚决。 “我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