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拿下阮涛下 (第3/4页)
阮涛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审讯者有什么办法?这个人越来越失去了最初留给同事和手下的“老狠”印象。 也许面对审讯,人都会一反常态?审讯一开始就陷入僵局。那时就预示着此后审讯阮涛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不可能顺利,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 呵呵,他过去的老同事安心副局长、手下刑警们和风细雨,声色俱厉,嘻笑怒骂,暴跳如雷,有时候参加审讯的几个年轻刑警点着阮涛脑门子让他回答讯问,可他翻着白眼就是一个字儿没有,逼急了也就是三个字“我死啊!”甚至于政委江永辉都过来劝说他好几次了… 江永辉在悬圃县公安局的资历可以说是最老的了,除了前局长,就是他和阮涛几个人了,又是跟他搭伙计时间最长也最了解他的人。阮涛这个人究竟怎么样,应该说政委江永辉是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的了。但是,即使是面对着这样的老领导老同事,阮涛仍然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架势: “我死啊!~” 有点儿无赖味道了。 这一态度更加激怒了刑警们。马了个比,什么人哪,这是?过去你审讯别人时,又打又骂,不交代不行,现在到了你自己头上了,应该明白老老实实交代的含义了吧!不说,就没事了么? 靠! 明明知道“徐小权”脱逃大案是他一手策划并参与实施干的,可他就是不说。之前跟金老八他们那些人干的所有犯罪事实也不交代,这种情况下打破僵局本身就意味着审讯的推进。其实死猪何止不怕开水烫,具体到阮涛头上千刀万剐他好象也是不怕的。呵呵,毕竟是公安出身,一切都明白啊! 遇到这样“咬牙”的犯罪嫌疑人,一心想打开突破口的安心、大队长杨统、李奎和李铁明他们感到十分头疼。这情景几乎跟当初审讯徐小权时的场面一模一样。或者说两种情况下的另一个翻版。 审讯不同于其他事情,审讯必须取得成果,没有结果就不能结束审讯,案情也很难清晰。审讯也不能任凭被审讯人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这一点无论是实际工作目的,还是肖子鑫局长定下的“必须对审讯加以控制,必须对阮涛的思维、心理、精神状态进行干预,让他尽快说出实话”的调子,都要求负责审讯的人不可以没有作为。 但事实上阮涛此时完全忘记了自己被抓的原因,由应付变成了对抗。 审讯好似一场rou搏,警方掌握的有利条件可以成为审讯人的武器,但如果轻易亮出底牌又不能致敌死地,就等于放弃了武器。陷入困境的就不仅是阮涛,可能还有审讯他的安心、李奎和李铁明等人背后的肖子鑫了。办法多得是,无一不使用了… 呵呵,引蛇出洞? 开一面? 敲山震虎? 内紧外松… 这些属于加压型的常用侦查审讯谋略,效果都不显著。其实,让阮涛说话并不困难,难的是实质。一触及他涉嫌金老八黑社会犯罪案、策划徐小权脱逃案等犯罪实质,比如动机、目的,问他跟他在一起的还有谁?家属是否知情?为什么要这么干?等等…就卡住了。 不问肯定不行,因为它是警方必须要追查明白的事实,可即使是正有“谈”兴,阮涛也会因此戛然而止。李铁明还清晰地记得,面前这个阮涛的蛛丝马迹,是从追查徐小权脱逃案的调查中一点一滴发现的。但以此为基点,却难以再推进一步了。 情况和进展一次又一次通过安心汇报到楼上的肖子鑫局长那里,肖子鑫考虑之后认为命题提问方法不适用阮涛。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愿意开**代问题。而阮涛正相反。这样一来,审讯胶着在那里,越来越暴露出一种尴尬的被动局面。昨天晚上他打电话把安心和杨统、李奎和李铁明叫上楼,让他们结束审讯,让大家好好休息,正是据此考虑。 如何扭转这种态势? 肖子鑫脸色难,思考了半天,有人从在另一间审讯室对刑释人员刘大贵强jiān未遂案的讯问中,讯问人员针对刘曾到过现场并“在现场喝茶,闲扯约十几分钟”的细节,精心设计后,获得了突破。可不可以有针对性地巧妙嫁接到阮涛的审讯上来?经过研究,觉得可以试试。 不谈实质,心里急于知道真相,嘴上不漏,面部更要显得成竹在胸,不急于刨根问底的样子。 所以,今天上午,阮涛一提上来,双方有下面这样一段对话。很轻松,当然可能跟大队长杨统和刑警们得到了充分睡眠,对手同样放松了心情有关。大家像“朋友”“老同事”一样重新坐到昨天的各自位子上,脸色都不错,有光泽,阮涛的原有气质也原样恢复。上去,呵呵,仍然象个副局长的气质。 问:“怎么样,阮局,休息得好么?” 答:“还可以” 又补充:“马了个比,这是我最近睡得最舒服的一次啊。” 问:“是的。放下杂念,就会安心。事做了,想好再说。我们也不逼你。” 答:“…”又要卡死,杨统插话说:“今天咱们随便谈谈,好吧?” 点头:“行。” 问:“那你想说什么?说说你跟邵书记的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