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之远东风云_103满清密探:我本善良奈何自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3满清密探:我本善良奈何自作 (第2/5页)

  “差不多,就是比作坊大,工人多。干的活也不累,比种地累一点点,但你拿得多啊,干一段时间回家买地当地主了,多好的事。”年轻人不厌其烦的说着:“你们是湖南哪个地方的?能不能给我去你们家那里带工人过来?我们可以合作分钱,现在厂子都喜欢用外地人,最好是农民,越穷的地方越好,江西人就不行。现在家里吃得饱。”

    “为什么喜欢用外地人?”左宗棠纳闷的问道。

    年轻人对这个问题一脸地不屑:“你外地农民老实啊,肯卖力啊,好管理。广州本地人太滑,不使劲干活。”

    “**,你们竟然还想毒害天朝稳定之宝----农民!”左宗棠三人心里一起大怒。

    看三人脸色不好看,年轻人赶紧解释:“我知道上帝保护商人和农民。这里赚得多啊,你湖南妈的税收那么重,养着绿营还得养湘军,厘金把商人逼死,苛捐杂税把农民逼死,你说说,你能把老乡带来,他们干一段时间回家就是地主,你是在从清妖手里救他们啊。他们会感激你的。”

    “你是说。这条街这么多找工的都是各地农民?”左宗棠指着满街地人问道。

    “差不多吧。也有破落的小工。”年轻人撇撇嘴。

    这时又有几个穿着和这个年轻人类似的人围了上来,嘴里都在问:“你们干嘛的。找工还是手里有工?”

    “我们做生意地,不是找工的,手里也没人。”左宗棠挥着手,朝前走去,避开了这群掮客的纠缠。

    这时,对面街口店里跑出一个生意人打扮的中年男子,长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脸,他笑着拦住了左宗棠三人的去路,问道:“各位做什么生意,布匹生意做吗?我店就在这,厂家直销的,看看?”

    “看看布也好。{”左宗棠想了想,跟着他进了那家店面,还是个很大的布店,各种布料看起来琳琅满目。

    “对面那都是厂子围墙,街很长,但没几个门,你们要进货就来这边,这边都是商店。”店家说着指着他的商品道:“各位哪里来地,想要什么?随便看。”

    “我们其实是长沙字画店的,来进钟表,不过布匹要是合适也拿点好了。”布是满清经济里很重要的一种商品,左宗棠有心探察一下。

    “长沙好啊,”店家听说左宗棠他们是长沙的,马上转身拿过一张名剌,递给左宗棠,笑得更灿烂了:“各位如果认识长沙或者湖南哪里的布商,烦请联系一下,小店收土布。”

    “嗯?长毛缺布少衣?”左宗棠心里马上泛起了这个念头,他神情一振,笑道:“掌柜,你们海京这里缺布?”

    “不缺。”店家一句话让左宗棠笑容僵在了脸上,只见店家指着罗列的布料,说道:“现在是土布和洋布都卖得很好,但是土布销量更大,洋布是皇帝来之前卖得不怎么样,最近开始越来越好,但还不如土布销量好。”洋布有什么好?肯定是土布穿着舒服。”李元不屑地说道。

    “那肯定的,土布结实,吸汗,穿几年都可以,比洋布强多了。英国布商也一直在买土布销售到他们大不列颠。”店家笑着说道:“但是洋布样式好看,穿着挺,城里人喜欢,而且现在我们自己也在开洋布厂,价格跌得很快。价格掉了,自然销路就高了呗。而且朝廷的人喜欢洋装,上行下效,很多年轻人以穿洋装为荣。老板要不要带一批回去?”

    “嗯,这种洋布多少钱?”左宗棠装模作样的指着一匹布问道。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惊呼,是张龙潭的生意,左宗棠和李元一起扭头看去,顿时也惊呼一声。

    原来在店里转来转去的张龙潭拨开店里一个西洋大窗帘样品,赫然发现后面立着一个衣架子。上面套着地却正是洋枪队军服,衣架上还扣着一顶那种带檐高帽。

    “十字军秋冬军装啊,那就是洋装。”店家倒是不以为意,他笑道:“很气派吧。皇帝亲自设计的,穿出去和洋人一个样,清妖看见听说腿都吓得哆嗦。军队里制服都是洋装,是我们周开源老板的帝星厂加工地。我这排都是帝星地布,你看看多漂亮,而且价格很便宜,因为是我们的女工生产地,虽然机器贵,但我们女工的工钱只是大英帝国女工的60分之一,能不便宜吗!”

    “你腿才哆嗦!”左宗棠咬牙切齿看着那套即使挂在衣架上显得妖气森森的军装,确实喘气都短了,但听到店家地后半截。左宗棠更加咬牙切齿----这就是把勤劳愚昧的农民,满清奴役的柱石,变成jianian猾的作坊工人受赵子微地毒害啊!

    “你那军服多少银子?我买了玩玩。”左宗棠强笑着问店家。

    店家倒傻眼了:“军服?我这里是布店不是服装店,那是帝星给我们这种外配商店的样品,当做招揽顾客的,不卖的。再说。你湖南人买军装干嘛,你不怕被你们清妖官员凌迟啊?”

    “说得也是啊。”左宗棠很遗憾,咳嗽了一声掩饰尴尬,接着说道:“可是你说洋布在湖南卖得动吗?不是说你们广东也就是城里人穿啊,湖南土布多得很啊。”

    “外地洋布是不好卖地。但我给你说,老板,你应该带棉纱回去,买的多,我们给你运到韶州的。你去那里提货就行。现在外地商人都走私这个,好卖的很!”店家换了一副做贼式的表情。

    “棉纱?走私这个?那好卖?”左宗棠一惊。

    店家一瞪眼:“人头担保。绝对好卖!因为我们帝星是机织纱,质量好的很,而且最关键的,比你去收农民的自纺纱便宜得多!手工作坊全是收纱织布的,你这种纱进去内地,百分之百一抢而空,现在都走私这个。而且棉纱是陛下钦定地战略物资,和鸦片一样的,只要朝满清走私超过一定数量,不论是内地还是海上,全是官家替你保驾护航。”

    “和鸦片一样?”左宗棠还没说话,李元惊叫道:“这东西能比鸦片吗?”

    店家冷哼一声:“不管你信不信,除了供应织布工厂,现在不准朝大宋农村内销机织纱,只能走私或者织成洋布。朝廷的圣旨啊。”

    “切,这***什么意思,你们朝廷有意思。”李元不屑的说道。

    “这个赵子微长毛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