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4章江南事之三 (第2/2页)
书的眼神又有几分幽沉,正色道“如果东宫有此意,臣会为殿下尽力周旋。” /br 谢尚书这是要将宝全力押在五皇子身上了。 /br 五皇子道“让王妃过来,咱们一道商议商议。” /br 五皇子直接命人请谢莫如过来参谋,让谢氏父子也算开了眼界,看来谢莫如对五皇子的影响力比他们想像的还要大。 /br 谢莫如一进书房,谢尚书与谢松皆起身,谢莫如十分和气,笑“祖父、父亲不必多礼,坐。” /br 五皇子挽住妻子一手,谢莫如便与五皇子一道坐在榻上。五皇子将谢尚书说的事与谢莫如大致说了,谢莫如道“如果东宫有意,凭东宫的实力,一句君子坐不垂堂,怕是难以服众。” /br 谢尚书道“史书上记载,汉初黥布谋反,汉□□欲令太子代自己征黥布,吕后极力为太子婉拒。自来,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东宫谋士颇多,又有苏相为太傅,当不会鼓动太子亲掌兵事的。”在谢尚书看来,太子出门打仗,实在不是高明的主意。当然,这会儿不是汉朝,坐龙椅的也不是刘邦那偏心眼儿。当今对皇子们一向宠爱信任。 /br “苏相虽在太子太傅,但苏相为人,一向谨言慎行,何况苏相是首辅,凭苏相身份,东宫对他敬重有余,怕是难以引为心腹。”谢莫如道“若江南战事起,江南帮需要最大限度保存他们的实力。再者,朝中多少人指望着自此战加官进爵。倘陛下无意朝臣掌江南,能与殿下一争的,唯有东宫。殿下便是有心示好江南帮,这短短时日,也有限的很。此战,关系他们家族气数,他们不放心殿下,定会推东宫上位。” /br 这不是简单的大总督之争,更关乎江南系势力的根基存亡。 /br 谢尚书道“当初先晋王就是战亡在西北战场,有先晋王之例,陛下定舍不得东宫犯险。” /br 谢莫如道“殿下也是陛下爱子,当初永定侯一败涂地,闽地不稳,殿下照样要就藩稳定闽地局势。现下江南之事,较之当初闽地总安稳许多。还是说,东宫才干不比殿下?” /br 谢尚书一时词穷,五皇子不欲谢尚书面儿上难堪,与妻子道“我不过藩王,身份上自不能与东宫比。” /br 谢松突然问谢莫如“那依王妃的意思,就是坐视么?” /br “不。”谢莫如道“看紧了吴国公府与赵国公府,倘两家不曾联手,这大总督之位,殿下还有一争的可能。倘两家联手,就不必争了。” /br 五皇子就说“这不大可能,大哥一向不服东宫。”当然,东宫对大皇子也没好感,这俩哥自小到大的较劲儿。 /br 谢莫如意味深长“这不急,江南事不会耽搁太久,眼下就能见分晓。” /br 赵国公与吴国公府的关系未见分晓,倒是大皇子建言三皇子四皇子就藩,各去治理藩地,引得朝中又是一番议论。 /br 三皇子四皇子挺乐意去,主要是有五皇子做榜样,他们是做哥哥的,自认为不会比弟弟差。只是,皇子们倘去就藩,江南的事就更复杂了,就是设了大总督一位,能指挥得动藩王? /br 太子的大局观不错,同他皇爹道“弟弟们有为父皇分忧的心,是弟弟们的孝心。只是,江南设大总督,原是为了整个江南军略的需要,弟弟们就藩,难道让弟弟们听从臣子之令,这样,我先舍不得。” /br 穆元帝笑“有这个心就好。” /br 太子就知道他爹是不会同意此事的,暗骂,死老大除了添乱还会什么! /br 大皇子刷了回存在感,太子也为大总督一职迟迟未能花落岳家而有些心焦。大皇子见赵霖的主意被驳了,很有些失望,赵霖笑“自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殿下在兵部做老了的,何不向陛下求来打理粮草兵器之事,难道这将来不算功绩?” /br 虽是退而求其次,想到其他几位皇子尚未下手,大皇子就准备着去占这个尖儿。大皇子问赵霖“时雨你说,大总督一职,到底是谁?” /br 赵霖道“是东宫。” /br “东宫!”大皇子既是震惊,又是不能置信“让东宫去,还不如我去!” /br 赵霖双手按住大皇子的双肩,带着一股安抚的意味,赵霖沉声道“这是国公爷与吴国公的条件,殿下掌粮草,国公爷支持东宫掌江南兵事!” /br 可是… /br 大皇子道“为什么是东宫?战事毕竟凶险,怎么能让东宫去涉险?”虽然大皇子挺盼着东宫出个意外,但东宫亲临战事,大皇了还是不能理解。 /br 赵霖道“内阁呈上的大总督的侯选名单,陛下似有意闽王。闽王在闽地经营不值一提,但如果让闽王拿下江南大总督之位,他的权利就太大了。一旦闽王成势…殿下难道忘了当初闽王妃是如何将桃花从赵国公府挖回万梅宫的么?”江南系官员并不信任闽王,闽王妃的出身为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br 大皇子忽然无言以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