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4章夺嫡之九 (第2/3页)
干啥?你弄这么高的声望,叫陛下如何赏你,赏无可赏,你想想是个什么下场?家人这么一说,萧何醍醐灌顶,立刻做了些借钱不还民怨沸腾的事儿,刘邦打仗回来,见萧何干得不咋地,反倒挺高兴,萧何得以平安。 谢莫如拿此事给五皇子出主意,这叫什么馊主意!真个女人心眼儿!也就看到这眼前一亩三分地了!穆元帝想了想,依旧将信封好,命人连同奏章一道发了出去。 五皇子正忙得跟狗一般,见着他媳妇的家书,打开来一看,前半截还挺美的,想着家里幸亏有他媳妇看着,孩子们学习也有个进度,五皇子当差多年,深知不能光会读书,以后孩子们当差啥的,必要懂得经济世俗,不然容易被骗。看到后半截,五皇子登时大怒,心说,老子还没回去呢,就有人给老子下绊子。他这会儿早把靖江王宫里的财物清点明白了,五皇子颇有良心,这些年打仗,将士们发点儿打仗财他睁只眼闭只眼的,不过,靖江城和平投降,故此,王宫里的东西,五皇子没叫人动,一样样都封存好了的,连带靖江王的各种玺印,一一都收缫了,就等着回帝都上交他皇爹呢。结果,就有人造谣说他得了传国玉玺,这打哪儿说理去啊! 五皇子召来柳扶风等人说了此事,五皇子犹带怒容,道“真个天地良心,咱们这打了好几年的仗,眼瞅要回去了,给来这一出。这无中生有的,也忒阴毒了些!” 这事,五皇子没瞒着,却也没张扬,在座的也就是柳扶风、李九江、江行云、李宇、苏巡抚、唐总督几人,如李宇、苏巡抚、唐总督虽算不得心腹,可这些年相处下来,彼此都处的不错。且这事没有瞒着的必要,早晚他们也能知道。近来,大家忙着各种事务还忙不清呢,骤闻此事,都震惊不已。便是唐总督这样的老油条也觉着传国玉玺这绝户计使得太过阴损,不过,大家都是官场里的老狐狸了,阴损的事也见得多了,唐总督立刻道“殿下还需写份奏章澄清此事方好,万不能让人误会了去。便是我等,既知此事,必给殿下做个佐证的。”这谣言,倘真传大了,事发江南,五皇子倒霉,他们这些近臣怕也落不得好去。 五皇子轻叹“此事,可大可小,我只担心幕后之人别有用心。这几年,死了多少人,将士们刀里来火里去,总算把仗打完了。大家伙儿有此一遭,没白cao这几年的心出这几年的力,以后史书上都会留个名儿。我自己,老婆孩子,也想过几年舒心日子。人说,乐极生悲,咱们还没乐呢,眼下便有祸事临头,也是告诫我等,纵有些许功劳,亦需谨言慎行方好。这传国玉玺一事,苏巡抚你虽年长,却也不见得知这里头的旧时渊源,倒是唐总督,应知晓几分吧。” 唐总督先时反应那般迅速,就是因知些旧事,生怕此事闹大。见五皇子点他的名,唐总督谦道“臣虚长几岁,说来那时臣也不过刚有功名,正遇着朝廷平判英国公谋逆之事。英国公谋逆大案,说来牵扯极深,我也是听人说的,里头还有柳将军祖母娘家宁国府灭门一事。”唐总督虽未亲历旧事,但他出身官宦世家,人面广,消息也灵通,且毕竟经历了旧年风云的尾巴,这件事唐总督还真知道的七七八八。就从老宁国公遗折上书一事说起,三言两语便交待了传国玉玺来历,五皇子听着邪乎,问柳扶风“老宁国公如何知道英国公家里事的?” 柳扶风无奈“殿下,那会儿臣还没影儿呢。” 五皇子一拍自己脑门儿“可不是么。” 柳扶风道“臣以往倒是听臣祖母说起过宁国府旧事,可也就是唐总督说的这些了,再多的,家祖母彼时刚嫁给家祖父,再者,她是女眷,宁国府的事知道的也并不多。后来宁国府满门抄斩,如家祖母的兄弟都是在刑部大牢便没了的,就是家祖母也没得见最后一面,再有些王家子孙,或流或放或杀,现也没人了。” 五皇子听得不由一叹“王妃在信中所写,也就是唐总督说的这般。这传国玉玺,到底谁也没见过。如今又嚷嚷出来,不知道到底意欲何为呢?倘是小事我并不担心,就担心有人借机构陷罪名。我总是父皇亲子,眼瞅要回帝都论功,我不愿你们白辛苦这几年。” 苏巡抚道“殿下安心,陛下圣明烛照,断不会为小人所惑。” 五皇子道“你们心下都有个数,我知道你们都不是轻狂人,我也不担心你们,只是,谁手下没几个人呢,不见得个个就是稳当的,你们多瞧着他们些,别先前刀枪剑雨都过来了,结果转头填别人坑里去,我瞧着,这还只是个开头呢。” 诸人皆应了。 五皇子同诸人谈了一回心事,其实心下倒并不担心江南议功之事,纵有人要添堵,也得看看时机,当初江南设大总督行辕,南安侯手下是何等配置,帝都没有权贵之家不伸手的,基本上都派了家族子弟过来。后,江南生乱,有死了的,也有活着的。再经三四年战事,大狼淘沙,胜下的基本上都是有些本事的。这些人,有了江南战功,各家族都要着力培养的子弟,纵想看他闽王府的笑话,为着自家子弟着想,也不能拦着江南议功。要是个聪明人,待江南议功之后再翻出玉玺之事,五皇子才真个要担心呢。 五皇子摆出一幅愁绪脸,回宫思量着她媳妇信上的话,难不成真要收银子置田地,自污一下?说实话,五皇子倒没少收礼,他虽然把话撂下说只要靖江肯降,不伤民一指。五皇子的确没扰民,也没去抢劫大户,可架不住大户心下不安哪,只怕五皇子不收礼。五皇子收这些人的东西倒还真不手软,不过,他想着,自己留一部分,到时往上交他皇爹一部分,家里小子们也大了,成亲不能没银子啊,闺女嫁人,虽然内府会出一部分嫁妆,自家也得给闺女陪嫁呢,还得给媳妇留些私房。五皇子想啊想的就想过日子上头去了,穆元帝对五儿子不满的也就是这一点,成天就想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像五皇子体恤江南屡遭战乱,向他皇爹要些优厚政策,穆元帝也有此意,便给江南免了两年税,要知道,江南是乱了好几年,可就一个地方没乱,便是闽地。五皇子还厚着脸皮的把自己封地加进了免税大军里去,说闽地虽未经战乱,这几年百姓们也苦啊,税比以往纳的重,如今天下太平了,该与民休息。 五皇子七想八想的,一想就脑洞大开的想远了,待李九江过来,已到了晚膳时候,五皇子道“九江来得正好,与本王一道用膳。”指指下首椅子,令李九江坐下说话。 李九江谢了座,笑道“臣过来,是有事要与殿下回禀。” “难得见你面露喜色,想来定是好事。” “勉强算是吧。”李九江正色道“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