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8章千山记锋之彭大郎 (第2/2页)
盗匪为患,林凡能放心的发兵豫章,就表示了对湖广的放心。当然,这是林凡不知道那些盗匪头子后头是南安侯与李九江啊!要是知这二人作祟,说什么林凡也不能放心的兵出豫章。 所以,当林凡接到韶州府告急军报时,林凡还以为是盗匪为患,这也是韶州守将的昏馈,以为没穿统一兵甲的便是盗匪,但长眼睛的就能看到,这些人手里的刀箭攻城的云梯撞城门的攻墙车还有不断往城里发射的飞天神火、火球、火鸡、火禽以及毒气弹连环弩,这些岂是盗匪能装备的。 林凡只接到一封韶州告急信,他以为韶州打退了盗匪,还与穆三说呢“老臣不在,便这般鸡飞狗跳的。” 穆三笑“有您,才有主心骨不是。” 林凡连忙谦道“老臣也就是打打杀杀的本事了,不及三殿下睿智明断。” 二人互谦几句,都不知韶州已被屠城。 是的,屠城这样的事,未发生在靖江军中,却是发生在东穆军中。 于是,当冯飞羽率残军返回军中时,正赶上林凡接到宝庆府投降的消息,林凡当下脸都变了。致此,彭大郎之名响誉江南。 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彭大郎作战残暴,当属东穆之最,他是东穆□□立国以来第一位屠城的将领,但也正是由于其赫赫凶名,许多小县小城纷纷望风而降,倘不降,就怕这位将军攻入州府后屠个干净。 冯飞羽脸都未来得及洗,直入帐中,与林凡道“林将军立刻率兵回防湖广。”当然,冯飞羽还有更要命的消息带给林凡“南安侯未死,若本帅所料未差,这些年,南安一直躲在湖广!” “怎么可能!”林凡与穆三异口同声。 冯飞羽脸若寒冰,一字一句“本帅亲眼所见!” 林凡想冯飞羽回来时的挫样,不禁心下一悬,道“元帅莫不是在闽地遭遇南安侯?” 冯飞羽微微颌首,林凡倒吸一口冷气,冯飞羽率万数人,能在遭遇南安侯时还能保全性命退回鄱阳,也不算无能了。主要是,南安侯的厉害,林凡深知,当初他在南安侯手里吃过败仗。 一个残暴的彭大郎就要人命了,现下又多了个南安侯,林凡都想直接上吊了,好在,他为宿将,虽知此二人难以对付,到底理智尚存,道“南安侯既在闽地,当兵发浙地,岂不更为便捷。” 冯飞羽露出个讽刺的微笑“我回来时便是自闽入浙,南安为赵将军所败。估计赵将军的捷报已呈至陛下御前了。” 穆三与林凡皆不说话了。 穆三不说话是因为,穆三是赵斌的姐夫,而且,穆三一向认为赵斌在军事上还是有才能的,虽然母亲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事实为证,赵斌先是从柳扶风手里取回浙地,再大败南安侯救回冯飞羽,这都是铁一般的事实,至于冯飞羽讽刺一般的笑容,穆三直接理解为冯飞羽小心眼儿了。本来就是,冯飞羽此人,心胸实在不够宽阔,先前有自己那死鬼大哥哄着,还肯听话,现下但有半点儿不满,立刻撂挑子走人。倘不是现下正是用人之际,穆三都想建议父亲换了冯飞羽。这场战事,自二月到七月,小半年了,劳民伤财至此,也不过打下豫章、鄱阳二地。冯飞羽或者以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但,赵斌既为皇戚,且有军功不证,焉何要闲置呢? 穆三垂眸掩下神思,安慰道“元帅莫要灰心,纵闽地失手,亦不为大事,父皇圣明,断不会偏听偏信。” 冯飞羽摆摆手“还有一事,殿下与林将军未知。江行云口口声声说本帅是她失散多年的同胞弟弟。” 穆三一口茶喷出来,林凡也是瞠目结舌,说不出话。冯飞羽道“本帅自是不信这等话,但,江行云最擅煽动谣言蛊惑人心,恐怕过不了几日,连家父都要怀疑本帅是不是他亲生的了。” 穆三再三道“谣言止于智者,元帅莫要为此所扰。” 与穆三的面子话相反,林凡从来不敢小看谣言,尤其是他们这等带兵在外的大将,只要朝中连续在陛下耳边说上三十天‘谁谁谁不是忠心’之类的话,包管将位不保。林凡道“这姓江的也是缺德,妇道人家坏到这份儿上的也罕见,怪道嫁不出去呢。”冯飞羽与朝廷离心,未必不与江行云那两封“告靖江书”有关。 虽现下靖江在江南占据优势,但,林凡仍忍不住想,莫不是苍天有意要绝我靖江么? 五皇子也收到了彭大郎的战报,五皇子平日里做惯了安民抚民的事儿,眼见彭大郎连屠城的事都做出来了,心下很不是滋味,面儿上却是不肯多言,拍案赞道“好一员虎将!” 唐总督唇角动了动,见五皇子正在兴头上,也未说什么扫兴的话。只是私下谏了五皇子一回,唐总督道“屠城之事,到底有伤天和。” 五皇子道“我岂不知,朝廷御史得知,怕要有话说的。只是,彭将军孤军深入,倘非凶名在外,沿路城镇岂肯这般识趣。屠城也只是一时之法,待得日后,我当上书父皇,安抚韶州。” 唐总督便不再多说了。 五皇子道“算着南安侯也该回来了,不知江大人如何了?” 唐总督恭恭敬敬的安慰道“殿下放心,江大人吉人自有天相,有南安侯在,定是无碍的。”话说南安侯“死而复生”一事,唐总督骤然闻知,亦是大骇。他自认也是五皇子心腹之人,平日只觉五皇子威仪端方,爱民如子,屡有仁政,但,屠城一事与南安侯之事,更让唐总督对五皇子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恭谨。这位皇子,心思委实难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