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高原的沉思 (第8/8页)
,都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意识到这些,我心中充满了幸福、感恩,充满了对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敬仰之情。 扶眉战役纪念碑仿佛刺破苍穹的利剑,在空旷的天地之上显得那样高耸。那高耸的纪念碑,那庄严的题字,那肃穆的纪念馆,都让我震撼。在这片激情燃烧的热土上,扶眉战役已经过去一个甲子六十年了,战争已典藏在历史辉煌的画卷中,成为永远的丰碑。时光真快啊。 高原上刮过一阵阵劲爽的下山风,顿时落叶缤纷。巍巍高原上的松柏树、杨树、大槐树郁郁苍苍,黄栌、槭树、火炬树姹紫嫣红。九九重阳节之际,高原野菊花漫山遍野,金灿灿,一大片一大片,重重叠叠,芬芳扑鼻。六七十年前的秋天,高原依然巍峨耸峙,岿然肃立,树叶们同样如此树树秋声,野菊依然这样寂寞开无主,依然这样灿烂明媚。但是,那些生命,声名显赫的,默默无闻的,风光无限的,普普通通的,留下名字的、没有名字的,他们欣赏过吗? 他们是为了人民解放事业,一切都在匆匆忙忙的行军作战之中,无暇欣赏高原自然奇美的秋色。战争是在火热的夏季进行的,当秋高气爽之际,正是登高望远,对月饮酒赏花,思念亲人的最佳时刻。我国一直有重阳节登高望远之传统,也一直有重阳思亲的讲究和习俗。古代士大夫、文人雅士有这样的传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之普通人,外出打工者,也有这样的习俗,从这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婉约伤情的歌词当中可见一斑: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当来年重阳节莅临之时,不知烈士们的亲人会怎样去祭祀他们永远逝去难以相见的亲人,而烈士们又会在遥的天国怎么去怀恋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相对无语,唯有泪千行。” 大雁南飞,菊香扑鼻,最有资格和心绪欣赏这奇美的景致的勇士们,却去了遥远的天国,留给世人无尽的思念。叶子黄了,红了,紫了,落了,归入泥土,化作尘埃,滋养着树干一年年茁壮。如那些生命。留下名字的是枝,树碑立传的是干,而更多的人是秋天的落叶。盎然时,他们是叶,鲜活着一棵树。枯萎了,他们化为养料,滋养着地下的根须,使大树一点点长高、长壮,直至入云。 为了解放陕西关中平原的土地,牺牲了三千人民解放军勇士。 可是,战争并未结束,西北野战军在解放陕西的扶眉战役当中没有牺牲的军人,穿越扶眉战役硝烟炮火的幸运儿,在随后的解放大西北的第二场关键的战役-兰州战役当中,又有近乎一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伤亡,其中就有在这次扶眉战役当中勇立战功的王学礼团长等一些野战军的高级干部们。 为了解放这广袤的神州大地,为了主宰这苍茫大地,为了人民当家做主,为了幸福自由的生活,华夏儿女付出了多少这样宝贵的生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是位于苍茫神州大地的首府北京、祖国心脏天安门广场中心的、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想起在某年国庆的时候,我在家乡的土地上高大茂密树林一样稠密的苞谷地里收获庄稼,独自一人被成片茂盛的碧绿包谷包围,沐浴在秋日明丽的阳光里,听着中央人民广播讲台播音员的满怀激情地述说,收音机里再次回放着领袖在在天安门城楼上那高亢洪亮激情洋溢自信豪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了”宣言,听着播音员哀婉深情地述说——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牺牲了二千万革命烈士,而天安门广场上就是站满了人,也不过二百万,也就是说为了新中国,有十个天安门广场上这么满当当地站满的人都牺牲了。我的心沉甸甸的。革命可真是拿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啊。 突然想起某作家发自肺腑的一段深有感触的话:“看见农村的草垛了吧,一丛一丛的草堆起来,才堆成那个垛。活着的人就是草垛的尖尖,不知有多少生命把他们垫起来。” 在战争灾难疾病意外事故当中侥幸地躲过厄运袭击而平安无恙的人,也许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其实,他们都是伸出地面自由呼吸沐浴阳光雨露的草尖,而这草尖是被一根一根的压在下面很不舒爽的草堆起来的。就像那些爱战争当中壮烈牺牲的人,曾经辉煌的,曾经平淡的,有名的,无名的,随着岁月的流逝,绝大多数都将被岁月的风尘淹没,化为尘埃,永久消弭,能被人记起的,寥寥无几。 对着烈士群雕和烈士墓碑,我默然肃立。继续走着,脚步更加轻盈,我不能惊忧烈士们的长眠。只有酡红的夕阳照见我孤单的身影。雨后的陵园更加宁静,似乎听不到一声鸟鸣。鸟儿有知,仿佛也不愿打扰英灵的安息。向着这许多无名烈士、向着脚下的泥土,我深深鞠躬,我步履沉重,我心潮起伏,我情不自禁。 我久久地在陵园徘徊,迟迟不愿离去。深秋高原的阳光是那样明丽,透过雨后苍翠的松柏枝叶,斑驳地洒在这些肃立的纪念碑、墓碑上,洒在墓前绿油油的草地上。“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仰望巍巍高原,葱茏可爱,生机勃勃。 秋风萧萧,原野鼓荡。不远处渭河边传来潺潺水声,这声音空旷悠远,苍凉浑厚;对面的巍巍秦岭和高原,传来阵阵松涛声,苍苍莽莽,浩浩荡荡,如诗如歌,雄浑有力。脚下的土地就是曾经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战场,就是先烈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地方,那些英魂正在沉沉入睡,做着甜美的梦。高原上,山坡上,枫叶、柿子树叶子红得那么灿烂耀眼,仿佛血染一般,在爽厉的秋风中翩翩起舞,如精灵鬼怪,漫山遍野,绚烂至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