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八回茶马古道 (第5/7页)
前面的敌人。天亮以后,付明涛他们发现前面江岸上有一座小院,小院的旁边向着江对岸的方向有座小木屋,木屋的周围是用木板围绕,屋顶是用黑黑的油粘纸盖住,有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坐在木屋前抽着用粗竹筒做成的水烟。 特警1号对付明涛说:"这里是过江的渡口。" 说是渡口,并没有船,而是两条横在江上的钢丝绳。两条钢索都是一头高,对岸的另一头矮,高的这边是用青石块垒起来的有两米高的台子,有一跟粗木桩,钢索的一头就固定在木桩上。这就是最古老的渡江工具"溜索"。 澜沧江大多数江段都处于深山峡谷之中,江水湍急,船在江水里瞬间就被冲走,两岸人唯一的过江交通工具就是古老的溜索。 老人是看护溜索的,付明涛走上前向老人询问:"老爹,您老是否看到几个骑马的人从这里溜过去?"老人常年与过往的客商打交道,能听懂付明涛的话, "不错,是有这么四五个人,样子很凶,是昨天傍晚的时候过江的。"老人说完又抽了一口烟。竹筒里发出咕嚕、咕嚕的响声。 说话间有人开始过江了,只见他们从背篓里拿出携带的滑轮,滑轮的下面有两个弯钩,然后把绳索盘两个圈,一个圈套在屁股下,一个套在腰上,再把绳索挂到滑轮下的两个铁钩上,用脚用力一蹬岸边的石阶,如箭般射向江对岸。滑轮与钢索的接触发出"嗡…"的声音,转眼就滑到了江心。人滑到中间段,也就滑到了钢索的最低位置。此时,人悬在了中间再也无法滑行。此时,溜索的人用手握住铁索,用双臂的力量将自己拉向高处。到达对岸后,把滑轮取下来。 付明涛他们看着人们熟练的滑过江去,心想这得需要一定的胆量,下面是奔腾翻滚的江水,把身体悬挂在一跟铁索上,一般人还真不敢过。 这时候武克超代领大队人赶了上来,付明涛急忙过去对武克超说:"尼显东他们昨天傍晚从这里过江了。" "这么说我们快追上他们了,这样的山路夜里骑马不能走,他们过江后肯定会休息一个晚上,他们距离我们不会太远了。我们马上过江,力争在天黑之前追上他们。"武克超立刻命令队员们用溜索过江。 第九十八回茶马古道(3) 突击队员和特警们虽然是第一使用这种溜索,但是因为训练有素溜索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队员们用溜索一个又一个滑到了对岸。 在队员过江的空隙,武克超蹲在看护溜索的那位老人的身边,同老人聊了起来,这已经形成了他的习惯,到达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见到新鲜事都要多方了解,增加自己各方面的知识。 溜索是澜沧江两岸傈粟族人所特有的交通工具,澜沧江江水湍急,水位落差很大,根本无法用船摆渡,深深的峡谷把江两岸人们天然阻隔,隔山可以对山歌,生到老死不往来,便是这里两岸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溜索是过江的唯一工具,但是溜索的安全性很差,每年都有乘溜索掉入江中的人,只要落入江里就无一生还。 以前的溜索是用澜沧江两岸特有的一种藤条做的,也有的地方是竹篾条编制而成,一根溜索由三根笛子粗细的篾绳再拧成一股手臂粗细的篾绳,然后再给竹篾溜索涂上酥油润滑。在繁忙的渡口这样的溜索只能用很短时间,大约十天左右就要更换。溜索一般有两条,一条是来的,一条往的,过往的人手里攥着干草或是树皮,保护手掌不被擦伤,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到对岸去。由于溜索安全性很低,每年都有不少坠入江中的人。溜索不但用来过人,还用来溜货物和牲畜,马帮的马匹也是靠溜索来过江。溜索后来换成了钢绳,护手的草也换成了滑轮,并且有专门的人维护,可是由于澜沧江沿岸空气十分潮湿,钢绳锈蚀得厉害,溜索断裂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因此没有多少人敢随便过。老人一生就是在此专门看护溜索,从未离开过大山和这峡谷,主要是经常给溜索打黄油,防止钢绳生锈。 武克超是最后一个上了溜索,开溜之前回头向老人挥挥手,老人的脸上满是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但是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甜美。武克超脚下用力,悬挂在钢索的身体飞速滑向江心,体验一次过溜索的那种原始、刺激和惊险。 武克超过了江后,付明涛仨人已经出发了,过江后的古道越来越险峻,在江边的悬崖绝壁上开出了一条窄窄的小路,人只能紧靠着岩石走,脚下是万丈悬崖,看着就让人头晕,伴着江水的轰鸣声,使人胆战心惊。 走过十多公里的悬崖峭壁后,小道开始向山上爬,气温也随之升高,爬到半山腰后,队员们感觉又闷又热,与在江边清凉气温形成明显的反差,在一条峡谷里能让人体验到四季的变化,非常地神奇。 时间已接近中午,付明涛他们已经翻过了前面的山口,古道朝西北方向延伸。道路比峡谷里的宽了许多,路面是用碎石铺就而成。忽然一串清脆的马铃声从山角的另一边传过来,悠扬的铃声由远而近,一队三十多匹马的小马帮进入了付明涛他们的视野里。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伴随着马铃象一曲美妙的音乐回响在山谷中。 赶马的人看到路边的付明涛他们,都用微笑向他们打招呼,付明涛发现马队中一个象大锅头的人,急忙拦住他,"朋友,向你打听个事情,你们从前面过来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四五个骑马的男人?" "遇见过,他们好象在前面的马店里停下歇脚。" "马店离这里远吗?" "不远,绕过前面的那个山脚就可以看见,还有四五里路吧。" 付明涛高兴的连声说:"谢谢啊,谢谢你了。" 大锅头微笑着摆摆手,紧跑几步去追赶前面的马帮。 付明涛急忙呼叫武克超,"猎人1号,已经有敌人的信息,在距离我们四五里外的马店里休息,我们前往侦察,具体情况随后报告。" "好,注意隐蔽,我们随后赶到。"武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