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三章英国访华团 (第2/3页)
,以至于乔治霍克的脸色一直都不那么好看。 在乾清宫正殿的一侧,已备好了长长的条案,双方落座,一侧坐着陪吃的大臣,一侧坐着英使们,我则与顺治坐在条案尽头的位置,顺治也不废话,略寒暄了几句,便挥手传膳。 一个个宫人端着闪亮的带盖银盘入内,分列于英使背后,待全部站好后,齐齐上前一步,将银盘置于英使面前,顺治疑惑的望了我一眼,我微微一笑,朝着领头的卢山微一点头,卢山率先将乔治身前的银盘盖子掀开,其余宫人全部照做,银盘内放置着一只全白的瓷盘,盘中是卢山的秘制牛排,瓷盘两侧只简单的放置了一对刀叉,乔治看清盘内的食物后,显然有些吃惊,那些王公大臣们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朝着那通译扬声道:“英使远道而来,想必很想念家乡的食物,本宫特意备了一些简单的菜式,希望各位来使喜欢。”看吧,我就说这个通译不太正常,我说了长长的一串,他只简单的译成“请用” 乔治朝我略一点头,他的夫人,坐在他身旁的索菲公主冲着我优雅的一笑,接着便拿起刀叉,小口的品尝着食物,接着脸上现出极为赞赏的神色,其余英使一边保持着自己的绅士风度,一边风卷残云的享受着美食,看得出,他们对这款新式牛排满意至极。 随后,宫人们又奉上特酿的葡萄酒,说起这葡萄酒,还是我无意中提起,才从卢山口中得知,原来早在唐朝时,中国便已有了自己的葡萄酒,王翰还有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只是那时葡萄酒还没形成真正的体系,直到元代时,葡萄酒开始渐行于中华大地,其中以山西出品的最为香淳,现在更是每年作为贡酒献入宫中,我不禁有些汗颜,中华民族的智慧果然不必任何一国人差。 这边英使们吃得热火朝天,对面的王公大臣们却是干坐着大眼瞪小眼,待英使们吃得差不多时,乔治才优雅的擦着嘴道:“尊敬的皇后陛下,在下非常感谢皇后陛下准备的一切,牛排虽不及大不列颠的可口,但也属上品,葡萄酒虽没有大不列颠的香淳,可也算难得了。在下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皇后陛下只为我们准备了食物,而没为贵国的各位官员准备食物呢?” 我微微一笑,耐着性子听通译将话译成汉语,才笑着说:“远道是客,中华民族以客为先,自然是先请各位贵宾用过膳后,再行享用美食。”说罢,我朝着卢山一点头,卢山领命而去,不一会,色香味意形俱佳的中华料理一道道传了上来。 中国人对吃食是极为讲究的,宫中尤其如此,光是上菜的流程,就相当繁复,而且次序不可调换。 第一道程序名为“丽人献茗”数十位娇俏可人的宫女手捧香茶奉至各位大人及外使跟前,茶名:狮峰龙井。 接着有: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怪味腰果,核桃粘,苹果软糖 蜜饯四品:蜜饯银杏,蜜饯樱桃,蜜饯瓜条,蜜饯金枣 饽饽四品:翠玉豆糕,栗子糕,双色豆糕,豆沙卷 酱菜四品:甜酱萝葡,五香熟芥,甜酸乳瓜,甜合锦 前菜七品:喜鹊登梅,蝴蝶暇卷,姜汁鱼片,五香仔鸽,糖醋荷藕,泡绿菜花,辣白菜卷 膳汤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锅煨鹿筋,鸡丝银耳,桂花鱼条,八宝兔丁,玉笋蕨菜 饽饽二品:万寿小窝头,金丝烧卖 御菜五品:罗汉大虾,串炸鲜贝,葱爆牛柳,蚝油仔鸡,鲜蘑菜心 勃勃二品:喇嘛糕,杏仁豆腐 御菜五品:白扒广肚,菊花里脊,山珍刺五加,清炸鹌鹑,红烧赤贝 饽饽二品:绒鸡待哺,豆沙苹果 御菜三品:白扒鱼唇,红烧鱼骨,葱烧鲨鱼皮 烧烤二品:片皮乳猪,维族烤羊rou,随上薄饼,葱段,甜酱 膳粥一品:薏仁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每上一道都有太监报出菜名,等到长长的菜名报完,对着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别说是那些老外,就连我看着都有些晕乎乎的流口水。 顺治看着那些目瞪口呆的英使,朝我赞赏的一笑,接着朗声道:“若诸位贵使有意,可在尝尝大清的膳食。”欧洲人大都豪放,不会假惺惺俄推辞,听顺治这么一说,纷纷拿起叉子,有两个还试了试筷子,结果自不用说,在中国三岁小孩都会用的东西,到了他们手上像是比金箍棒还要沉重。 卢山果然没令我失望,中华美食的丰富口感也不会让任何一人失望,英使脸上个个现出懊恼之色,大概在后悔刚刚为什么要将那块牛排吃个干净,现在肚子里少了很多地方装东西吧。 一个年轻的英国小伙子吃得脸上放光,口中连连说:“请天主宽恕我刚刚为什么要吃那么多,中华美食真是第一流的食物。” 他说着,居然有些热泪盈眶,坐在他身边的中年使节也点头道:“真应该让迪娅也来尝尝,她一直吹嘘她的薯烩羊rou是最棒的。” 周围的使节听到这里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只有乔治没笑,他放下手中的叉子,又以无比优美的姿势擦了擦嘴,说:“不可否认菜式十分丰富,只有热爱饮食的国家才会做出这么多花式,”他环视了一周,脸上带着无比的诚恳道:“只是,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猪更热爱饮食,瞧瞧他们身后的那条尾巴吧。”说着他脸上的笑容不可抑制的扬起,身旁的索菲公主不赞同的望了乔治一眼,其余大部分的使节听着这并不好笑的笑话都略皱起了眉头,却有几个随声附和,大笑出声。 坐在顺治身侧的汤若望脸上难堪至极,他不知如何将这些话译给顺治听,这时只听那通译官面带笑容的道:“大皇帝陛下,英国使节在向您和您的国家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他这一出声,我这才好好的打量了一下这个“机灵”的翻译。 大概是抗日战争片看多了,在我心中,翻译官就没一个好东西,尤其是眼前这个。明明是东方人,却非要留着波狼发穿着英式时装愣充外国人。 顺治听罢,对着乔治“诚挚”的笑脸刚弯一下嘴角,我在桌下伸手狠掐了一下他的大腿,顺治的眼角猛一抽搐,不明就里的回头看了我一眼。我朝着那个翻译问道:“不知通译官是哪里人氏?” 那通译一愣,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