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节 (第3/4页)
,这一帮干部就当不成,沙坪寨上可以来个重新选举。鸣强那些年轻人,想从明年抖开手脚干一下,好填饱大伙的肚皮!" 听得这么说,严欣才意识到,原来,小小的沙坪寨上,并不是静水一潭,它也在酝酿着一场变革和斗争哩! "幺舅,告诉你噢,"严欣进屋后一直没吭气的马鸣强,这阵儿插进话来说,"罗世洪家娃儿罗德之,和我是同班同学,好得恨不能生一个脑壳。他早就在动员他家爹把账本交出来了,可罗世洪死活也不干。今晚上这事儿,我估计是罗德之趁他爹不在屋头,抱起铁盒盒出门了。前些天我早叮嘱过他,莫这么干,账本锁在铁盒盒里,不怕你爹不交,人是会变的嘛!再说,这年头,不同于前些年了,罗世庆那几个再凶,也晓得山旮旯外头的世界在变,他们不敢胡打乱整的。 哪晓得,德之他不听,还是这么干了。这么一干,我们就被动了。" 严欣凝神听着马鸣强讲话,他的声气平和沉静,但很有自信心,短短的一段话,也显出了他有点眼光,有点水平。看样子,这小伙子比他的实际年龄要更成熟些。严欣知道,沙坪寨这一拨干部,平时勾得很紧,下面压着老百姓,上面和大队、公社的干部串通一气。他插队那几年,说是年年分红前都查账,公社还派银行或是信用社的干部下来陪着一起查。可那些干部一下来就给罗世庆那帮人围住了,这家拖去吃饭,那家请去喝酒,临走还要送上一篓鸡蛋,几只活鸡,名曰账目清查过了,水清水白,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看起来,打倒"四人帮"三年了,这种状况还没改变。马鸣强这些年轻人忍耐不住了,一定要亲自出马查账,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想到这些,他坐起身子说: "罗世庆那几个人,不撬掉的话,沙坪寨就改变不了面貌。他们霸住了一块天,胡作非为会越来越富,普通群众会越来越穷…" "这么说,鸣强他们那么干,是要得的啰?"马铁匠呼地一下坐起来,声气振奋地问。 严欣以肯定的语气答:"要得!" 马鸣强一个翻身,也坐了起来,面对着严欣,以讨教的口气道: "幺舅,你看看我们想得对不对?前一阵,我去县城赶场,就是买到登得有你的小说这本杂志的那一回,听县城同学说,中央拨专款下来,扶助我们省里穷困的生产队,我的同学看到统计表,沙坪寨也有份。我听了后,心头就寻思,罗世庆不让我们查账,我们也不怕,约起满寨上的人,去跟公社赵实如反映,我们信不住那帮干部,这笔专款拨到队上,另外请专人负责保管记账。同时,我们要学别处的样子,把土地划片,联系产量,分组分户干,增产奖励,减产了赔偿,像黄文发、罗世庆、"跟屁虫"罗世祥这帮一年四季不干的,看他们还敢甩起手耍不?不干,不干就让他们喝西北风去。这么一来,社员个人利益掺和在劳动上,人就有责任感,干起来就有劲。我敢担保,一年下来,沙坪寨再不有人饿肚皮。就是…就是…幺舅,我还吃不准,这么干行不行?" 一个带有普遍性又极有政策性的难题,摆在严欣的面前。他觉得很难作答,自己在农村当过几年知青,深知农民的疾苦,关于农业政策的文件,他听得要比一般城里人专注些。不过,他没有见到过具体作法,沉思了片刻,他模棱两可地说: "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调整了农村经济政策,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提倡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来干。不过,像你们设想的那种办法,有点儿像包产到户,我就不敢说准搞不准搞了…" "为什么不准搞呢?要不准搞,就只有像你说的,我们会越来越穷!"马鸣强说话虽然还很镇定,但语气里带着点儿忿忿不平:"幺舅,你是在这儿待过的,你晓得,沙坪寨穷,太穷了!我们不想吃大锅饭,要求甩掉贫困还不准吗?…" 雨夜里,马鸣强的这些话,一句一句落在严欣的心上,使他深深地感到,像马鸣强这些受过教育的新一代农民,同马铁匠、罗德先那些老一代的农民,毕竟不同了。他们有文化,有思想,有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欲望。而马铁匠、罗德先他们,由于旧社会的压榨,由于对新会有一种感恩的心理,由于习惯于服从罗世庆这样的队长,即使是他们能够认识到当前农村里急待解决的问题,也不敢像马鸣强这样理直气壮地说出来。 听着马鸣强的话,严欣满身的血在沸腾,在往头上急涌。他带着钦佩的语气道: "鸣强,从个人感情上说,我完全赞同你们的想法。虽然我不敢担保自己吃得准吃不准农业政策,但是我敢担保,往后决不会因为你这么干,会有谁来找你的麻烦。中央有政策,往后不搞批啊斗啊,更不会揪来游街,戴高帽!" "幺舅,有你这句话,我当真要干呢!"马鸣强兴冲冲地搓着巴掌,轻声笑着道,"我不求有功啰,只要不揪不斗,我求个沙坪寨家家户户能吃饱肚皮,卖出余粮就成!" 马铁匠把脑壳凑近严欣的膀子,扯扯严欣的棉毛衫,半带炫耀半有些担忧地说: "严欣,他不是瞎扯,他在沙坪寨几十个年轻小伙里头,真有点儿威望,喊一声总有好些人应呢!" "干吧!"严欣点了点头。"老哥子,我给你打开窗户说亮话,虽说没见到过文件,但我听人讲过,贫穷的边远山区,搞点包产到户,也是允许的。" "嗨,真有这句话,鸣强,你就干吧!"马铁匠放开嗓门,响亮地拍了一下巴掌,朗声道,"只要不犯法,还是先管肚皮要紧哪!" 可怜的马铁匠。他身处僻远的山乡,除了种点地,打了一辈子的锄头、镰刀。他这一辈子打的镰刀、锄头,加起来不知挖翻了多少田土,可他今年五十六七岁了,提出的唯一要求,仅仅是吃饱肚皮…严欣陷入了沉思。 突然,从寨路上传来一阵"汪汪汪"的狗叫声,随后,一双脚板踏着湿漉漉的石板寨路,踢踢踏踏响到了铁匠家门前。 床上的三个人都听到了这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