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哀歌战歌 (第1/2页)
第九十二章 哀歌,战歌 三月的黄鹂儿花枝头叫, 你站在树下拈花儿笑, 香风儿吹送软软的语: “花儿和我哪一个俏?” 还在上岛的船上的时候,众人便听到有歌这样唱着。或许只是录音而已,大家虽然不是很懂音乐,却也听得出里面的欢快,无论是歌声,还是各类伴奏,都是轻快的。 然而除录音外,另有一阵箫声,相似的音调,相似的旋律,相似的节奏,完全不同的感觉,那里有nongnong的哀伤,浓得化不开。 难道仅仅是因为声色的不同? 只有老斋知道,那是陶浅又在吹箫,纪念他心中一段久远的记忆。 遥远的故事,美好的开头,哀伤的结尾。 结尾的哀伤更显得开头的美好,开头的美好,却让现在的现实更加哀伤。 花海,树下有人,倚树吹箫。那欢愉的歌,来自他身旁的便携音箱(注1),古老,破烂,却保养得很好,老沙甚至注意到外壳上帽子形的商标和下面三个汉字:“旅行者” “你回来了?”对方放下箫,向老斋打招呼,很熟络的样子。 “我早就不属于这里。”老斋似乎毫不领情。 对方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你知道了?”对方语调复杂。 “是啊,”老斋语调沉重:“我很失望。” “我很抱歉,但是…” “我理解,你有你的苦衷,你不是一个人,你必须对这里的数万错误负责。但我还是感到失望,我印象中的你,不是这么容易屈服的,不,你以前从不屈服。” “时间改变一切,或许,我已经老了。” “是的,可怜的老人,我同情你,但我还是要鄙视你,这一点无法改变,没有任何借口。” “我…抱歉。对不起。” 老斋听罢,掉头便走。 “多住几天!”那人在后面喊。 “看情况。”老斋头也不回地说。 “喂喂老斋老斋,怎么回事?不是说拜访陶浅的么?”老刘急忙在组队频道里喊。 “已经看过啦。你刚才没见到么?” “刚才?我们上岛总共就见了一个吹箫的呀。”老刘一愣:“不会,陶浅就他吧?” “不是他还有谁?” “…”“老斋你真牛B!”倒是老铁先反应过来:“东陶浅呀!他刚才向你道歉呢!” “他做了对不起我的事,自然要向我道歉。” “嗯嗯,你真牛B!‘我同情你,但我还是要鄙视你。’好嚣张的话!真不敢想像,你居然敢对东陶浅这样说话。” “我这是跟他和他的桃花岛决裂的意思。” 不管老斋如何解释,这一段对话都引起了众人极大的八卦热情。可惜不管众人如何盘问,老斋都是一句无可奉告,如果一定要再加一句: “苍蝇一下,你就知道。” “靠!你这么有恃无恐,苍蝇那里肯定问不出所以然。” 身后,远远的,呜咽的箫声再度响起,隐隐约约,箫声里的哀伤,愈加空寂、深沉了。 上岸后,众人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细心如老沙者,则早就注意到。初时乘船上岛时,是从西往东,后来回头上岸时,方向已经转而向北。 也就是说,日间所在,乃是岛内盆地西部,现在则到了北部。 这里的夜色黑漆漆,静悄悄,既无人声,也无知了鸣。 蓦然,在这无边的黑暗与寂静中,响起流畅的钢琴声,伴着琴声,老斋开始用一种众人闻所未闻的音色与音调(注2)唱歌如下的歌。 注3) 琴声出自老斋胸口的大喇叭,大概老斋的大身体是以他现在的小身体为蓝本设计,至少在他两个身体上,都有一对占比例很大的喇叭。 琴声流畅如山间泉水,载着奇妙的音符继续往前跳动,(小)提琴也隐隐约约加了进来,宛如刮过水上的微风,荡起小小的波纹,老斋的歌声也在继续: 当老斋“me”的余韵消失之后,随着“拉西”两声钢管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