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_第十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节 (第2/3页)

边的人群深深地打动了,就在钟鼓楼上,武后向上官婉儿口授了她一生最为惊世骇俗的一道诏旨。倘若十万百姓中有三万人愿意密告官内宫外的各种隐患,诸如李敬业之流的祸乱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扼杀了。武后在钟鼓楼上若有所思,三月的阳光从羽翎华盖间倾射在她的脸上,使这个貌若少女的老妇人获得一种圣哲的光采,仅仅是转瞬间的思索,武后便让宫侍们去取了纸砚墨笔,我要在此拟旨,武后神闲气定地告诉上官婉儿,我要让天下百姓都向我张嘴说话,即日起凡告密者不问职业、尊卑和身份都可以适时谒见太后,外地赴神都告密的百姓,旅途之上一律供以五品官礼遇,夜宿驿亭官舍,餐有七菜一羹,如果谁的密奏有益于江山大计,都可能擢升为官,如果谁的密奏有误无实,一律免于问罪。上官婉儿以她娟秀酣畅的墨迹笔录武后这道诏旨时,钟鼓楼上的宫女宦官们默然凝望着运筹帷幄的皇太后武照,目光中有惊喜也有错愕,但更多的是茫然,他们总是无法捕捉那个老妇人飞燕般灵动轻盈的思想。

    洛阳宫的三月之诏使宫外的百万庶民处于一种史无前例的亢奋和狂乱之中,从洛阳到长安,从河北到剑南,扶犁的农人或锻铁的工匠都在为皇太后圣德之旨喝采雀跃。而遍布各地的文人墨客不仅自草奏书,也为众多赴神都上奏的白丁们所累,绞尽了脑汁,折断了笔椽。

    揭诏告密的人群从东西南北的驿路上向神都洛阳涌来,沿途接待那些布衣庶人的官吏穷于应付,怨气冲天却又不敢违抗太后诏旨,只能在私下里以尖酸刻毒之语讥骂那些旅途上的告密者为蝗虫,在官吏们眼中那是一场古怪而可怕的蝗灾。整个春夏之季太后武照忙于垂帘听政,她对召见告密百姓询听民情表现出非凡的兴趣和耐心,持续的劳累使她红颜消瘦,因此御膳房的宦官常常要将参茸汤端到紫宸殿上去。进入洛阳宫的告密者往往是手足无措战战兢兢的,他们的密奏内容也往往是雇主盘剥工匠或者豪绅鱼rou乡里霸占人妻之类的民间琐事,更有荒远之地的农人一口方言而又语无伦次,帘后的太后就问上官婉儿,他想说什么?上官婉儿假如也听不懂,太后常常是宽怀一笑,赏些银子让他下去,赶千里之路来洛阳也够辛苦他了。

    武后对每一个上奏百姓都不以为怪,她对上官婉儿说如此听政一为沙里淘金二为垂询民情,有许多臣相觉得我是在浪费时间,可是我其乐无穷,武后狭长美丽的眼睛望着她的又一个子民从紫宸殿退下,她说,那么多的人来向我诉冤和告密。我知道了以前闻所未闻的许多事,那么多的人就像沙子在我脚下摊开了,我可以找到我需要的金子。武后如愿以偿地发现了几粒刺眼的金子,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人从无数入宫告密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唐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酷吏一派,人们回顾酷吏一派在武后的提携下飞黄腾达的几年光景,对那个老妇人的用人之道无不啧啧称奇。据说武后特别欣赏索元礼那双波斯人特有的猛虎般的眼睛,冷峻、残忍而明亮,这是武后最为推崇的男儿的眼睛。索元礼原先自荐的目标是骡骑兵吏,因为他自信自己的骑术箭法举世无双。但武后说,朝中骑马射箭的将吏并不缺少,你的眼睛该令乱臣贼子和鸡鸣狗盗之徒望而生畏,你是一粒沙中之金,我擢升你为游击将军,掌管制狱之事,我相信你任此重职不会让我失望。来自波斯的小贩索元礼从紫宸殿下来便戴上了游击将军的七品官冕,三天以后索元礼在洛阳逮捕的异端分子已逾百余人,洛阳百姓常常在街市上看见那个波斯人一身黑色披挂骑在白马上,威风凛凛之中透出异域族人特有的杀气,索元礼的马后跟着他的黑衣游兵数十人,他们主要由洛阳街头无所事事的无赖恶棍组成,他们把一些木枷在身的新囚押往北市的大狱,其吆喝声斥骂声威震洛阳的天空。有在朝衙供职的小吏指着白马上的索元礼说,那波斯人最走运,皇太后向民间招贤纳才看上的第一个人就是他,说话人的语气中不乏艳羡和嫉妒,更多的或许就是迷惘。

    来俊臣的升官图在洛阳百姓看来则几乎是天方夜谭了。人们听说来俊臣是个犯有抢劫罪的死囚犯,当皇太后下旨奖励天下告密者的消息传至牢狱时,来俊臣手撼铁窗狂呼了一个昼夜,我要伸冤,我要告密,和州监狱的狱吏们慑于太后诏旨的威严,不知如何处置疯狂的来俊臣,事情闹到州刺史东平王李续那里,李续觉再这个死囚犯很可笑,他说,他要见太后,就让他去见吧,见过了就给我送回和州来,这个疯子再怎么闹都是斩首的下场。

    东平王李续万万没想到来俊臣一去不返,不久押送来俊臣赴洛阳的狱吏回和州通报,来俊臣被太后封了八品官留在司刑寺任职了,李续哑口无言,恍恍惚惚扇了自己一记耳光。是来俊臣的死囚身份引起了洛阳宫皇太后的注意。来俊臣在武后面前伶牙俐齿地洗刷了他的抢劫罪名,而且将话锋直刺东平王李续在和州一带的苛政统治。来俊臣言之凿凿,他似乎看见帘后那个妇人已经把一根救命稻草伸过来了。武后对她擢升死囚来俊臣为朝吏的惊人之举作过多种解释,她说,我喜欢他的不卑不亢和无畏之心,索元礼像猛虎,来俊臣则像蛇蝎,朝廷也需要几条咬人的蛇,蛇多虫就少了。有时候武后却说,我只是喜欢他的相貌,还有一口好听的长安官话。最可信的解释或许是武后有一次召见来俊臣时的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