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后的酒宴 (第2/3页)
他是小*平太负责管理桂川附近公田的人吗?…好我见他你快带他进来。」已经换上睡衣正准备睡觉的长门守在接到侍卫的报告之后只好强忍着呵欠来到了客厅里。 「哦是你啊?小*平太!你怎么会在这时候来了呢?到底有什么事情啊?你的脸色怎么这么苍白?」 「是这样的今天傍晚我在公田附近巡逻时现衣笠山麓似乎有点不太对劲!」 「什么?衣笠山附近…你看到了什么?」 「殿下我看到了明智先生的军队。照理说他应该是由丹波到备中去作战的对不对?」 「没错啊!明天大人也要从京师出到备中去了呀!不过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明智先生的军队不从老板向山崎出而绕道来到衣笠山上散布在京师的各个路口而且随身带着兵粮呢?」 「哦他朝京师的方向出…」 「是的。起初我也觉得很奇怪所以就远远的跟在他们背后观察了好一阵子。我回家以后越想越觉得不太对劲…于是跟附近的农家借了匹耕马赶来告诉你这个消息。不论事实如何我觉得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你才对。」 「那些士兵们有没有说些什么?」 「我也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到备中去打仗而绕了那么远的路来到这里呢?」 「他们怎么回答?」 「那些士兵说因为右府先生要在京师阅兵所以他们才绕道来到这里。」 村井长门守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然后说:「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我怀疑会不会是明智先生企图谋叛啊?」 听见这话长门守不悦的摇着头说: 「大人要明智势到京师阅兵…如果真要阅兵的话那么他当然要叫中将和源三郎先生到备中去喽!这没什么不对劲的嘛!话说回来这次大人身边所带的侍卫那么少而信孝先生却带着大军在大坂及界港等待着可见大人一定是想要经海路到达四国。如此一来大人当然会派明智的部队来到这里。」 人的自信往往会使事情有意想不到的展。 以吉住小*平太而言原以为当村井长门守听到在京师阅兵时会觉得不可思议;想不到他非但不觉得奇怪而且还有着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光秀不可能会有二心。当然小*平太也很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这件事的确相当奇怪于是他又再度强调自己的想法。 「难道你不认为很奇怪吗?」 「我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啊!况且在当今世上有谁胆敢刺杀大人呢?…没有人会做这种蠢事的…再说明智先生是大人一手提拔起来才有今天的地位跻身于织田家的重臣之列他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呢?不过你为了大人的安危而借马赶到这里告诉我这件消息用心可嘉我十分的感谢你。请你安心地回去吧!我认为你过虑了。哦不!天色已晚你不如就在这里睡一晚天亮后再回去吧!另外为了让你安心明天一早我就派人物调查事实好吗?」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小*平太依然歪着头似乎在说服自己似的离开了长门守的房间。 送走了小*平太后长门守立即回到房间内头一沾枕便立刻睡着了。 闯入京师 就在这个时候—— 明智的部队也逐渐向京师接近了。 自龟山城出之后他们在一日中午抵达保津随即翻越山中来到位于嵯峨野附近的衣笠山上在该地扎营并让士兵们进食。这时事先毫不知情的士兵们心中开始感到疑惑: 「我们的路线好像不对哦!」 「是啊!我们要到中国打仗应该越过三草才对怎么会从东边的老坂往山崎来了呢?而且到了老坂之后应向右转才对怎么反而向左转了呢?」 「是啊!再这么走下去我们就会到京师去了啊!难道作战的命令中途改变了?…」 「无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吧!说不定今晚又得行军呢!」 「怪就怪在这里啊!如果在夜晚行军的话那么我们半夜就会到达京师了呀!但是我们半夜里到京师去做什么呢?…」 这时领军的部将出了一道新命令: 「——由于信长公要在京师举行阅兵因此我军特地绕道而行来到此地。现在请诸位将士领取自己的兵粮并改变武装…」 至此士兵们的疑惑完全一扫而空。在那之后不久管理公田的吉住小*平太也现了这件事情。 当然杂兵们绝对不会对长官的命令有所怀疑。 「为什么在军情正紧急的时刻里右府先生还要我们绕道来此参加阅兵呢?」 「你忘了吗?右府先生最喜欢观看骑队了。而且我猜他一定是想要在天皇面前出风头让他见识一下我们出阵前的英姿啊!」 「但是真要我们在半夜抵达京师那还真叫人烦恼哩!」 士兵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讨论着。不多久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了。 事实上光秀之所以命令他们彻夜xing洞原本即是由于兵力众多容易引人耳目因而改在夜里活动。然而杂兵们却未觉此事。 「或许我们会在这里野营等到早上才入京。」 「或许吧!但是这么一来我们休息的时间也未免太长了。」 正当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时突然: 「敌人在本能寺里!」 光秀终于对士兵们说出了他的真正目的。 这时在本能寺这一边信长正和孩子们喝得十分痛快哩! 光秀将部队分成第一、第二、第三队之后随即令所有士兵在沓挂的街道两旁集合然后大声地宣布道: 「情势迫使我不得不反叛我们必须进入京师到本能寺取得右大将的级。如此一来明天能号令天下的就是我日向了!我希望各位都能奋勇立功千万不要存有一丝怀疑。」 在那一瞬间所有的人都沉默了。然而由四周都充满了杀气的情形看来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