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回皇金凤剪喋血 (第5/9页)
义女,但想一想,辈份不适宜,所以,决定和她认作兄妹。” 杨玉燕感动得双目中满蕴两眶泪水,道:“王爷,这个如何使得,你是金枝玉叶,我只是出身平民…” 七王爷笑一笑,道:“将相本无种,你作了我的义妹,你也是金枝玉叶了,才能配上我那被圣上封赐布衣侯的岳兄弟。” 岳秀呆了一呆,道:“布衣候,谁是布衣侯?” 七王爷道:“你!岳兄弟,皇上和我再三说明,希望你留在京任职,但我再三代你婉拒,结果是决定封你为布衣侯,有衔职,仍过你的悠游林泉的生活。” 岳秀笑一笑,道:“大哥,小弟江湖白衣,不思名位,但一个官至侯位的衔称,岂会是没有一点束缚之力。” 七工爷笑一笑,道:“皇上只是要我转达此意,小兄并没有接下封号,以后,你们当面商讨。” 岳秀怔了一怔,道:“皇上还要召见小弟吗?” 七王爷道:“他是这么说过,但怎么一个见法,我就不清楚了。” 这一次朝王见驾,完全不是传说中那么美化的事。 回到王府,七王爷立刻把岳秀、谭云、杨玉燕,召入秘室。 七王爷让三人落座之后,一直不发一言。 但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那是说明了,他并非无话可说,只是不知如何开口。 杨玉燕第一个忍不住,低声说道:“王兄,有什么话要吩咐我们,可以开口了。” 七王爷笑一笑,道:“玉燕,你觉着岳兄弟这一身武功、文才,埋没了是否有些可惜?” 杨玉燕也是聪明人,七王爷一句话,已使得杨玉燕心生警惕。 回头看去,只见岳秀脸上是一片平静,看不出他心中想些什么?忽然问,杨玉燕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着这些时间以来,自己对岳秀的了解太少,再想想自己一片深情,寄托岳郎,但岳秀却一直是那样冷冷漠漠,既未表示过什么,也没有对自己有太大的关怀,简而言之,也只是一种长兄的关注。… 一时间,心念转动,忽然有无限委屈的感觉。 但觉鼻孔一酸,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七王爷吃了一惊,道:“玉燕,你哭什么?怎么无端端的伤起心来。” 杨玉燕举衣袖拭去脸上的泪痕,黯然说道:“玉燕得王爷垂顾,赐称兄妹,又认识了岳大哥,这样人间祥鳞,还会有什么不满足的…” 七王爷接道:“既然如此,你怎会无端端的哭了起来。” 杨玉燕道:“小妹很惭愧。” 七王爷道:“你把为兄的说糊涂了,你有什么惭愧的地方?” 杨玉燕道:“小妹对岳大哥的认识太少,他像月下沙滩、雾中花,越看越模糊,小妹不能回答大哥的话,岂不是惭愧么?” 七王爷道:“原来如此,岳兄弟…” 杨玉燕突然站起了身子,低声接道:“王兄,你们三位谈谈吧!小妹想先告退了。” 岳秀笑一笑,没有说话,谭云却低审说道:“姑娘厨下手艺高明,能不能替咱们烫壶酒,炒几样下酒的菜。” 这些时日,杨玉燕历了凶险,也长了见识,试去泪水,点头一笑,道:“小妹这就去替三位备酒。” 谭云轻轻咳了一声,笑道:“岳兄,看来玉燕说的不错,岳兄的心意,真如云中星月,叫人看不透澈。” 岳秀忽然叹息一声,道:“大哥和谭兄的意思,小弟明白,只是小弟另有苦衷,无法作答。” 七王爷嗯了一声,道:“什么苦衷,不能说出来吗?” 岳秀道:“如是能够说出来,那也不算苦衷了。” 谭云道:“可是伯母方面的…” 七王爷接道:“那容易,我愿代玉燕向伯母说项。” 岳秀轻轻吁一口气,道:“对玉燕的事,小弟到时间,自会有个交代,两位不用为此费心了。” 这时,突然闻一声呼哨传进来。 谭云一皱眉头,道:“看来侍卫宫,真的和咱们较上了劲。” 七王爷急急说道:“快出去瞧瞧看,莫不是官家来了?” 谭云怔了一怔道:“官家来了。” 七王爷笑一笑道:“是的,他和我约好今夜在此相会。” 岳秀站起身子道:“咱们一起看看去吧!” 三个人离开秘室,迎了出去。 夜色中只见一个身着长衫的中年人,背负双手,站在院落中,但见朱奇,毒手郎中马鹏,各执兵刃,挡住那青衫人的去路。 紧随那青衫人的身后,是个佩着长剑的汉子,一个四旬左右,一个只有二十上下。 两人手按剑柄,瞪着朱奇和马鹏。 七王爷快步而至,一撩衣襟,跪了下去,道:“臣弟接驾来迟…” 青衫人伸手扶起了七王爷道:“快起来,咱们今夜是兄弟相会,不论官场礼仪。” 七王爷站起身子,岳秀和谭云一起跪拜下去。 官家连连挥手,道:“我深夜探访,只论私谊,两位不用行礼。” 这时朱奇和马鹏,也听出了来人的身份,竟然是大明朝的皇帝,砰的一声,齐齐跪了下去。 官家很开明,脸上一直带着笑容,道:“不用多礼了,快快起来。” 回顾了两个佩剑的随从,道:“你们也可休息一下,我要和御弟谈谈。” 两个佩剑人,被朱奇、马鹏,招待入一座跨院中,杯酒论交,纵论江湖事,谈得甚是投机。 官家却被七王爷带入秘室。 玉燕姑娘早已在厨下做好了几样小菜,烫好了几壶酒。 七王爷陪官家落坐秘室,杨玉燕正好送美肴。 看看是官家,杨玉燕又要下拜,却被官家拦阻,笑道:“姑娘,不用多礼了。” 两道目光,上下打量了玉燕姑娘一阵,只看的杨玉燕晕生双颊,垂下头,不敢抬起来。七王爷轻咳了一声,道:“王兄,请进点酒菜。” 官家举筷吃了一口,道:“好,好,这是御弟在江南的名厨手艺吧…” 七王爷道:“不是,是杨姑娘的杰作。” 官家道:“难得啊!难得,杨姑娘这点年纪,就烧得这样好菜。” 七王爷低声道:“王兄,可是想和岳秀谈谈吗?” 官家点点头,道:“我想了很久,如是强下诏谕,迫他入仕,那可能逼他逃走…” 七王爷接道:“王兄明鉴!岳秀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知为什么,他对入仕为官一途,深恶痛绝。” 官家忽然叹息一声,道:“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有很多误锗圣旨,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