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2/2页)
他还是什么也不明白。 “阿来。”外公喊我。 “他们在说你写的诗呐。”我告诉他。 “唼?”外公提高了嗓门。 “说你,”我附在他耳边提高了声音“说你写了好诗。”我的嘴唇触到了老人的耳朵,这耳轮是冰凉的,缺少一般人耳朵上都有的浅浅的茸毛。外公一身都起了皱纹,独有耳朵变得越来越光滑、透明,带着青铜的色彩,仿佛是塑料娃娃的耳朵。 外公笑了。 “我写有关毛主席的诗用词十分漂亮,当然,那诗是人家的意思。一本书上说,诗是我们自己心灵的朋友。”外公像毛驴一样滑稽地动动耳朵,说:“想想谁是自己心灵的好朋友,想想…”外公慢慢闭上双眼,脸上保持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舅舅说:“他已经疯了,他。” 大人们谁也没有说话。我们几个娃娃看着外公那副笑弥勒模样忍俊不禁,跟着笑了起来。表姐大笑时,露出两枚雪白尖利的犬齿,那时我十分热爱这两颗犬齿。表弟笑起来却是一副呆头傻脑的样子,可能是缺少尖利雪白闪着珍珠光泽的犬齿的缘故。表弟阿呷还淌口水。我大他一岁,我时常在心里说他不是个干净的娃娃。我就是喜欢用这种方式表示我的成熟,我的大人气。有句藏语俗谚说:穷人比富找比自己更穷的人。这句话也可译成这样:怎么产生富足的感觉?站在更穷的人面前。 外公又很响地拌了一下嘴唇。说:“我们这里阿来该知道诗是心的朋友。斯丹巴是不知道的,他不知道,他只不过是小和尚。”外公伸出小拇指,在自己眼前晃动一下,又晃动一下,咳咳地笑了起来,笑声中可以听到涌塞在他喉咙中的干痰在跳荡“他背水,砍柴,打扫马厩,可就是没有接近过叫诗的东西。” 外公又做了一个男人对女人表示轻蔑的极其下流的手势。 舅舅低下头,说:“看,以前谁见过他这样?老糊涂了,疯了。” “这没什么要伤心的,反正老了。” “这样他已经享了你不少福了,哥哥,他自己又无儿无女。” “我想是这样。”舅舅对我们大家深深地埋下了他那净光的脑袋。 舅舅的脑袋剃光后显得十分尖削。 姨父仁钦突然悄悄对父亲说:“柯基家的脑壳。” 父亲笑了。 姨父仁钦摘下帽子,露出轻易不肯示人的秃头,一本正经地对父亲和我们大家说:“要漂亮还要算雍宗你们若巴家族的脑袋了。这样。”姨父的手在自己脑袋上比画有时远离头皮,有时又努力用手掌挤削凸起的地方,要是他手中有把刀子,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脑袋上做些削高补低的工作,以使他的脑袋变成我们若巴家的方正的头人脑袋。 大家都笑了。 连舅舅自己也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母亲撩起衣襟揩去笑出的眼泪,起身翻动锅里的羊rou,姨父问:“熟了吗?” “可以了。”母亲说。 舅舅起身从里屋取来几只瓷盆盛羊rou。 这是五月,山里的春天刚刚来到,这个季节的羊子很瘦,羊rou没有多少rou的味道,常吃rou的嘴巴可以从中尝出青草和水的浓重腥气。一个比外公还老还智慧的汉人孔子说三月不知rou味,那时我们就常常如此,因此,感觉到口的羊rou十分鲜美。 舅舅依然坐着,脸上神情庄严肃穆。 他看着我啃掉了rou,还想吸出骨头里的骨油。外公掉光了牙齿,只能喝汤,他喝汤时发出“嵫嵫溜溜” 的声响,总之,吃起rou来人人都和吃平常食物的吃相不大一样。大家都龇牙咧嘴,一副永远不会餍足的神色。只有父亲的吃相比平常更为庄严。使父亲难以忍受的好像不是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而是享受。在那些年头,吃rou是一种超凡的享受。 母亲放下啃得雪白的羊拐骨,发出了舒心的笑声,她这才看见舅舅什么都没吃。 “阿哥啦,阿哥斯丹巴,你也吃吧。” “不”舅舅说“你们吃吧,我吃不下自己偷来的东西。” 姨父一下子放下了手中的rou“偷的?” 父亲却毫不动容地吃着。 舅舅又说:“你们不要管我,吃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