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独乐乐不如众乐 (第4/5页)
久便别世,草民谨补充至此!” “你复仇了没有?” “那批恶人已遭报应。” “你觉得遗憾否?” “不会!草民原本cao持贱业,只图温饱,如今却有薄技护身,实乃托圣上鸿福所致,草民岂敢不知足!” “嗯!知足常乐,果具仁者之风!” “谢圣上金言鼓励。” “朕今日打破本朝先例宣你这位江湖侠士入殿,你可知原因?” “草民愚昧,请圣上开示!” “瞧着朕!” “草民不敢放肆!” “朕闻江湖人士一向豪迈,你为何如此拘谨?” “草民原本非江湖出身,今后亦不想久存于江湖之中。” “你有何计划?” “草民打算托庇圣上鸿恩居住于大明湖畔,并以薄技义诊。” “好抱负!以你替伍卿夫妇及何川(指何公公)治病之例,必可嘉惠黎民,朕乐于听见此讯。” “多谢圣上金言鼓励!” “瞧着朕!” “是!”他的双眼向上一望,立即望见一张充满威严却含慈祥眼光的面孔,他立即低头道:“草民得睹圣上龙颜,三生大幸!” 说着,立即恭敬的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任哲归” “草民在!” “朕欣闻你全身不畏刀剑,可有此事?” “草民确有此能力。” “朕今年寿登六三,却初次闻及此事,你可愿一展所学?” “遵旨!” 皇上嗯了一声,立即朝右侧内侍点点头。 内侍立即宏声道:“移驾英武殿!” 文武百宫立即恭敬的行礼,然后鱼贯离去。 一名内侍立即沿阶来到他的面前道:“请随奴卑来!” “是!有劳公公!” 他立即低头跟着行去。 不久,他来到正殿右侧之“英武殿”该殿原本供甄选状元及战时点将之用,因此,甚为辽阔。 若大的演武场中摆着一张椅子,立见内侍道:“请坐!” “是!”他一坐下,立即看见远处高阶上方的厅堂中已经坐了不少人,文武百官正步向演武场两侧的长廊并各依位置入座。 他立即看见伍贯一端坐在左侧首位正在含笑朝他点头。 他的心中顿时一安。 不久,立听厅堂中传出:“皇上驾到1” 他立即和文武百官起身下跪。 “恭迎圣上!” “众卿平身。” “谢万岁!” “任哲归!” “草民在!” “本朝武状元颜卿臂力可张五百石强弓,你可愿意让他一试?” “遵旨!” “宣颜卿!” 内侍立即宏声道:“圣上有旨,宣颜常青晋见!” 殿外立即传来一声宏亮的:“遵旨!” 不久,一位国字脸魁梧中年人大步来到殿前行礼道:“叩见圣上。” “平身,开始吧!” “是!”立见六位军士合搬一块一人高,五人宽的花岗石放在殿门内侧十丈远处,然后下跪行礼离去。 接着两位军士分别拿着金弓及箭筒送给颜常青。 颜常青背妥箭筒,抽出一把金箭,然后搭弓瞄准。 “咻!”一声,金箭立即射中五十丈外的大石。 “颜卿果真神力!” “谢圣上金言!” “任哲归!” “草民在!” “你可敢承受颜卿一箭?” “遵旨!” “开始吧!” 颜常青行过礼,立即含笑道:“任侠士,请自择位置站定!” “就在此地,请!” “你…你我相距不及五丈,你敢坐着承受一箭?” “正是!”“这…”“请!” 颜常青望了伍贯一一眼,一见他含笑不语,立即扬弓抽箭。 “咻!”一声,金箭疾射向任哲归的右小腿。 任哲归心知对方心地仁慈,立即将功力聚于右小腿。 “咻!”一声,金箭射到他的右小腿前方半寸远处立即顿了一顿,然后似粘上“强力胶”般停住不动。 两侧长廓立即传出惊呼声。 任哲归含笑拿起金箭道:“大人请射草民心口吧!” 说着,右腕一振,金箭立即疾射而去。 “锵!”一声,金箭准确的落回颜常青背后的箭筒中,立即有人不由自主的喝道:“好功夫!” 颜常青抽出金箭一见箭头并无钝卷之痕迹,心中虽然暗自奇怪,却仍然吸气搭箭上弦及瞄准着。 “咻!”一声,金箭果真疾射向任哲归的心口。 “卜!”一声,它仍然停在他的心口半寸前处,颜常青刚神色一变,金箭的箭尾却轻轻一颤。 接着,箭尾似面团一般一软,而且逐渐的前缩,没多久,那支金箭已经变成一个金球停在他的心口。 众人不由自主的惊呼及起身瞧着。 任哲归微微一笑,双手立即握着金球。 突见那张太师椅似长了双翅般向上一浮,接着居然袅袅向上飘去,一直飘到与厅堂等高才停了下来。 厅堂中的一、二十人不由自主的瞪目起身瞧着。 任哲归将功力一催,椅子立即定住不动。 他的双手朝金球一抓,它立即好似面团般被它捏来揉去,刹那间,便与皇上的那把玉如意一模一样。 他又捏揉得更逼真之后,连人带椅似棉花般飘回原位。只见他踏前十二步下跪道:“请恕草民放肆!” 一声长嘘之后,立听:“神技!真是神技!五弟!” “臣弟在!” “少林有此功夫吗?” “没有!” “嗯!任哲归!” “草民在!” “你愿否在施展歧黄神技?” “遵旨!” “太后腰伤至今未愈,你若能助她痊愈,朕定有厚赐!” “遵旨!” 立听皇上低声道:“母后,是否嘱他入殿?” “哀家下去吧!” “是!”不久,立见四位内侍抬着一张锦榻自侧出现,然后迅速的抬到任哲归的身前及仔细的铺妥。 只见那位公主一身宫装,搀扶一位和颜慈祥的锦衣老姬自厅中出现,文武百官立即下跪道:“参见太后!” “众卿平身!平身!” “谢太后!” 众人应声而起,任哲归却一直低头下跪。 太后走到他的身前和颜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