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三绝_第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2/6页)

里不敢出来,虽近在咫尺,却也不敢相见。

    这天玉芹忽向柳青儿建议:“相公不是跟那位朱大侠是莫逆之交吗?我们到他那儿去避一避,有他们夫妇保护,那可比躲在这里安全多了。”

    柳青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自己不敢外出,便交待玉芹去见韩宏。

    韩宏本来也想到这条路的,但仍然有些犹豫不决。

    “相公,这是什么节骨眼了,凭你和朱大侠的交清,难道还有什么顾忌的?”

    韩宏只好拿定主意:“好,我这就去见他们,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千万不要再旨险离开尼庵。”

    玉芹领命而去后,韩宏立即去见朱丹。

    但他到达时,却见那茅屋静悄悄的,神箫翁他们老少四人早已离去,从此不知去向。

    这天却有个不速之客,跑来找韩宏,那是许俊,他是从灵武专程赶来的,带来了侯希逸的口谕。

    长安陷贼,皇帝西行避乱,太子在灵武已经发布宣言,自任监国,号令各路诸侯勤王。

    因为皇帝进行到马鬼坡时,随行的兵众突地起哄,停军不前,要求皇帝追究祸国jianian臣。

    这当然是一些将领们趁机要排挤杨国忠。

    皇帝在这时候可神气不起来了,为了要保全老命,无可奈何,只有接受了他们的条件,在阵前处决了杨国忠。

    但是乱兵犹不满足,杨国忠之所以当势是由于杨贵妃的缘故,他们要求一并处置杨贵妃。

    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只有把杨贵妃也交出来,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一幅白绫,活活地绞死了。

    杨氏兄妹都被处决了,一干从犯也都分别地受到了惩处,总算平息了众怒。一行人再度启行,驻驾于成都。

    皇帝的权威已经被剥夺殆尽,朝廷当然也无法再行使权力了。但太子这边却干得很有起色,各地节度使响应勤王的很多。太子任命了郭子仪为帅,征讨逆燕,并以监国的身份,视理政事。

    侯希逸的身份自然重要起来,他想把韩宏调去,这正是个立功的机会。

    不过韩宏尚在长安,要找他却不容易,而且也相当危险,只有许俊与韩宏的交情不同,自愿来冒险。

    韩宏幸亏是人缘好,他躲藏的地方是曹二虎他们找的,许俊潜行来到长安,找到曹二虎等人,自然也很容易找到了韩宏。

    说明了侯希逸的意思后,韩宏自是喜出望外,他舍不得柳青儿,但长安已经待不下去了,趁这个机会离开,还可以立功求个前程,是一举两得的事。

    不过

    行前,他总得跟柳青儿告别一声。许俊虽然希望他能快点走,但是想到人家伉俪清深,这一去不知要分别多久,倒也无法反对,只有陪著他前去。

    柳青儿等寄居的那所尼庵是一所家庵,住持是位自小出家的皇族,规定很严,庵门内绝对禁止男人进入,这件事已实行多年,长安市上,几乎无人不知,柳青儿有一次到乡下来,途经庵堂,进去烧了一灶香,庵中住持很喜欢她,口许她日后有困难时,可以来求助。

    柳青儿住在那庵堂中,主要是因为安静,没有别人会前来,而且韩宏又住在不远,隔墙一呼,便可出来相见,不会引人耳目。

    韩宏寄住的那家乡下人,家中屋子虽大,而且也很可靠,曹二虎的一个弟兄,是他家的亲戚,韩宏住下来,只说是一个朋友,来此养病的,而且大家都称他为韩大郎,没人会想到他是韩宏。

    如若柳青儿主仆二人也住在一起,以她们的姿色、风仪,必然会在这小村落中激起风波来,那就瞒不了人了。

    而长安市中,对于他们夫妇二人都追索甚力,甚且派了骑兵,四下搜索,以期找到那些藏起来的人。

    派出搜索队中,更有一些长安市上的地老鼠,那多半是些败落的富户子弟,他们现在虽已没落,但当初却风光过一阵子,长安市上的闲人,他们全都认识,若是落入他们眼中,即使化了装也漏不掉。

    据说有不少人,就是被他们认出来后,抓了回去,肯降的倒不会受虐待,客客气气的立刻担任要职,不肯从的就惨了。

    安禄山为人没有耐性,认为这些人连高官都不肯做,明明是瞧不起,咋喳一刀砍了,首级示众。

    这是对付男的,榜上有名的女人可就更惨了,一经找到,不由分说,抓了就往平康里巷一送,即时开始重cao旧业接客,但战后的长安,生意箫条,百业已停,做官的也多半走了,寻常人那里有钱去逛窖子?更何况城中多了一批新贵,全是安禄山手下的胡儿军官,这些人平素就已蛮横不讲理,酒后更为乱来了,动不动就拿刀子砍人,男的瞧不顺眼要杀,女的不能合他们的意也要杀。

    韩宏等听见这个消息,愈发地不敢露面了,平常他跟青儿相见,都是在晚上天黑之后,那时已无巡兵,也不太容易为人所见,这次却是为了紧急离去,不得不冒险一行了。来到尼庵后墙,叫了两声,柳青儿和玉芹就探头出来了,在墙上焦急地问道:“爷怎么在这时候来了,出了什么事吗?”

    韩宏道:“你们放心,没出事!只是许兄弟来了。”

    “许兄弟来了?他不是在灵武吗?”

    “是的,太子即将监国勤王,侯大人要我到那儿去、说正是立功的机会。”

    “阿弥陀佛!太子出来监国,号召勤王,一定可以把贼兵赶走了,我们也可以有好日子过了…爷!许兄弟呢?”

    “他在前面路上看着人,你们快出来,我们说几句话后,我就要走了。”

    “啊!这么快就要走?我们怎么来得及准备呢?”

    这是玉芹在叫,韩宏叹了口气道:

    “玉芹,只是我一个人走,你们不走。”

    玉芹更为着急了,叫道:“我们不走?那怎么行呢?爷!这个庵里也只能暂住,可不能一直待下去的。多两个人吃用,庵里倒不在乎,但是吃用增加,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庵里原来只有住持老师太跟两位小师父,每月耗费的米粮都有定量,由城里送来的,又不敢叫他们增加送的数量,这一个月是他们师徒三个人省下来的份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