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皮小娘子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5/5页)

代约在元顺帝至元五年到至正九年(一三三九-一三四九)之间,倡言曰“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因元朝政府迫害汉人、南人,再加上僧徒骄横,因此,汉人、南人纷纷入教,假佛教之名,行反元之实。

    而所谓红巾万千的“红巾”即白莲教。红巾之反元运动,大体而论,分为南北两派,南派有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等。北派红巾则以白莲教的创始人韩山童为主,郭子兴和朱元璋也是红巾,所以,朱元璋的部属多是白莲教徒,因此,洪都城内有很多红巾士兵。

    白莲教假教愚民,其组织以教主为尊。教主多世袭,教主之下,有大小传头及会主诸名,各头目分掌教旗,或管百人,或数百人。

    子安品着茶,看向街道,正好瞧见斜对面的招牌——“百花楼”那是一间青楼,不晓得银红是否就在那儿。

    “这一带你们都熟?”子安问。

    “一清二楚。”罗应淮吹嘘道“没有一家店我没去过。”

    “是吗?”子安有些不相信。

    “当然。”子安的怀疑让罗应淮有受辱的感觉“不信你可以问我。”

    “噢!”子安点点头,垂下眼睑道“那百花楼去过吗?”

    罗应淮“啊”的一声,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宋子坚在心里偷笑,终于说不出话了吧!这就是大嘴巴的坏处。

    邵无择斜了罗应淮一眼,眸中写着——自作自受。活该!

    “去过吗?”子安追问。

    罗应淮左右观望,子安什么不问,偏问这个,要他如何启口?这时,他瞧见有名女子低头拿着琵琶往楼上走来,他大大地松了口气。

    “有人来弹琵琶了,你一定没听过吧!”他赶紧转移话题,一面还指着上楼的女子,声调还不忘装作惊讶状。

    子安回头看着那名女子,暂时忘了自己方才的问题。她看不清楚女子的脸,因为她始终低着头,但感觉上很年轻。

    女子在中央坐定就开始弹琵琶,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句话,也没抬头。她弹的乐曲清清淡淡的像溪泉一般,感情投放得恰如其分,宛如夏日凉风,令人身心顿觉舒畅无比,和这茶馆的气氛倒是满相配的。

    一曲弹毕,众人鼓掌,子安甜甜地笑着,看向邵无择,脸上是欣羡的表情。

    “她弹得真好,可惜我不会。”子安道。

    邵无择拍拍她的手“你这样就很好了。”他温柔地道。他喜欢的是子安这个人,而不是其他的附加条件。

    子安的脸又染上一抹红晕,但他的话让她很窝心。

    宋子坚咧嘴而笑,他可以确定邵无择会带给子安幸福,他们俩老是旁若无人地表达彼此的感情。

    而罗应淮当然也替邵无择感到高兴,他是该得到他的幸福,他相信子安会丰富邵无择的生命,就像现在的琦玉之于苏昊。

    弹琵琶的女子走到他们这桌,拿出木盘。子安放了好多银两在上面,女子感激地看着子安,子安这才看清她的容貌。

    她看起来大概只有十七岁,眼里的脆弱是子安所熟悉的,但她给人的感觉很坚强,即使再困难也会挺直背脊,她令子安想起以前的自己。

    她长得很娇弱,嘴唇紧抿,代表她对命运的不妥协。她有着水汪汪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令子安想起风中的小草。

    她继续走到另一桌,递出木盘——

    子安叹道:“她看起来真可怜。”

    罗应淮耸肩道:“会吗?我——”

    “放开我!”那名女子怒声地喊。子安一回头,看见四名大汉中的一名正捉着她的左手调笑着。

    “你再不放,我会让你后悔。”女子愠道。

    “这娘儿们还真凶呢!”大汉邪恶地笑着。

    罗应淮起身准备给大汉好看,这女子刚才救他免于被逼问,他理应救她。

    “锵!”巨响一声。

    整楼的人开始大笑,那女子好大的蛮力,拿起琵琶便打向大汉的头,琵琶应声断裂,女子方得以挣脱大汉的掌握。

    大汉晃了一下,随即大吼一声。那女子竟让他在大庭广众前出糗,他岂会轻饶她。

    他伸手欲捉琵琶女,子安反射性地拿起茶壶打向那粗鲁大汉的头,他顿时像只被煮的虾子跳来跳去,那水可烫人呢!他的叫声像只乌鸦,子安心想。

    众人笑得更厉害了,有人甚至抱着肚子,流下“喜悦”的泪水。

    另外三名同桌的大汉,这时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他们大吼三声,冲了过来。

    邵无择拿起茶杯弹向来人的膝盖,他们的脚步踉跄了一下。宋子坚和罗应淮走向四人,其中一个还在跳,就不理他了,另外三人全部被扔出护栏外,摔到街上。

    子安惊呼一声,忙探出栏外,却被邵无择揽回腿上。

    “他们…”子安惊慌道。

    “没事的,只是给他们一个教训。”他安抚道。她就是太仁慈了,想到她方才拿茶壶扔那大汉的头,他不禁露齿而笑,子安有时还真是强悍。

    那女子捡起破碎的琵琶,忍不住悲从中来,这可是她谋生的工具,如今却…

    子安拍拍她的肩膀:“你还好吧?”

    她眼眶的泪水已在打转,但仍坚强地点点头。

    罗应淮走过来,将银两递给她。她抬头看了他一下。

    罗应淮道:“这是我从那铁头的身上搜来的,他弄坏你的琵琶,理当赔偿你。”他已把铁头一并丢至楼下。

    她为他的用词感得好笑:“谢谢。”她的笑容柔和了她的线条。

    罗应淮愣了一下,看着她渐渐离去。

    宋子坚重重拍一下他的肩膀:“人都走远了。”他取笑着。

    罗应淮辩道:“我又没看她。”

    “哦!”宋子坚拉长尾音,满脸不信。

    “你们两个还不回去?”邵无择已和子安站在楼梯口等他们。

    他们两人一边走,一边却仍在争辩,邵无择真想将他们两人的脑袋撞在一起。

    他从没见过那么多话的男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