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癫第五 (第3/4页)
上是xue。)又灸yinjing头三壮。又灸足大趾上聚毛中七壮。又灸囊下缝二七壮。又灸两rutou三壮,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报xue在直鼻中上入发际。又灸天窗百会各渐灸三百壮,炷惟小作。又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 论曰∶黄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于阳也。曰∶阳何以使人狂?曰∶阳气因暴折如难决,故善怒,名曰阳厥。问曰∶何以知之?对曰∶阳明常动,太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曰∶治之奈何?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后饭。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论曰∶凡发狂则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瘥。若或悲泣呻吟者,此为邪非狂,自根据邪方治之。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邪入于阳传即为癫狂,邪入于阴传则为痛喑,阳入于阴病静,阴入于阳病怒。
鼍甲汤 治邪气,梦寐寤时涕泣不欲闻人声,体中酸削,乍寒乍热,腰脊强痛,腹中拘急不欲饮食,或因疾病之后,劳动疲极,或触犯忌讳,众诸不节,妇人产生之后月经不利,时下青赤白,肌体不生rou虚羸瘦,小便不利,或头身发热旋复解散,或一度交接,弥日困极,皆主之方。 鼍甲(七枚) 甘草 白薇(一作白芷) 贝母 黄芩(各二两) 麻黄 白术 芍药(各二两半) 防风(三两) 凝水石 桂心 茯苓 知母(各四两) 石膏(六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九物牛黄丸 治男子沾鬼魅欲死,所见惊怖欲走,时有休止,皆邪气所为不自绝方。 牛黄(土精) 荆实(人精) 龙骨(水精) 空青(天精) 雄黄(地精) 曾青(苍龙精) 玉屑( ? 上九味名曰九精,上通九天,下通九地,各一两,治下筛,蜜丸,和如小豆,先食服一丸,日三,稍加以知为度。《翼方》云,凡邪病当服五邪汤,九精丸瘥。
十黄散 治五脏六腑血气少,亡魂失魄,五脏觉不安,忽忽喜悲,心中善恐怖,如有鬼物,此皆发于大惊及当风从高坠下落水所致悉主之方。 雄黄 人参(各五分) 黄芩 大黄 黄柏 黄 细辛 桂心(各三分) 黄连 黄埘 蒲 上十五味治,下筛,未食温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加至二匕。羸劣者更加人参五分。 一方有生黄三分。(崔氏有蜀椒五分,干姜四分。)
别离散 治男女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悲愁忧恚怒喜无常,或半年数月一发动 桂心 茵芋 天雄 菖蒲 细辛 茜根 附子 干姜(各一两) 白术 桑寄生(各三两) 上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凡修合,勿令妇人鸡犬及病者、病者家人知见,令邪气四物
鸢头散 治鬼魅方。 东海鸢头(即由跋根) 黄牙石(一名金牙) 莨菪子 防葵(各一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欲令病患见鬼加防葵一分,欲令知鬼疰者复增一分立有验
五邪汤 治邪气啼泣或歌或哭方。 禹余粮 防风 桂心 芍药 远志 独活 甘草 人参 白术 石膏 牡蛎 秦艽(各二 上十七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分四服,亦可如煮散法服之。
茯神汤 治五邪气入人体中,见鬼妄语,有所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方。 茯神 茯苓 菖蒲 人参(各三两) 赤小豆(四合)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人参汤 治风邪鬼气往来发作有时或无时方。 人参 防风 乌头 干姜 栝蒌根(《翼》作桔梗) 泽泻 猪脊 远志 附子 黄芩 独活(各五分) 秦艽 牡蛎 山茱萸 五味子 前胡 细辛 石膏 川芎 蜀椒 牛膝 甘草 石南 桂心 桑白皮 麻黄 竹皮 白术 橘皮(各十八铢) 鬼箭羽(《翼》作泽兰) 茯苓 (各 ? 上三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酒六升合,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虎睛汤 治狂邪发无常,披发大叫唤,欲杀人,不避水火方。 虎睛 鸱头 露蜂房(各一具) 茯苓 桂心 防风(各三两) 人参 甘草 天雄 独活(各一两) 石长生(六分) 枫上寄生(五分)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防葵 人参 贯众(各五两) 防风 桂心(各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汁三升,分四服,稍服亦可。
治猝发狂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