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飞尸鬼疰第八 (第1/3页)
飞尸鬼疰第八 (论一首 方四十二首 灸法十四首) 论曰∶凡诸心腹痛,服众方热药入腹,寂然不动,但益气息急者,此尸疰病也。宜先服甘草汁一升,消息少时,服瞿麦汤尽一剂,得下便觉稍宽。并暴 坚结宿食,及女人血坚痛,发作无定者,神良。 五疰汤 治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大胀急方。 大黄 甘草(各三两) 当归 芍药(各二两) 乌头(十枚) 桂心(四两) 生姜 蜜(各一斤) 上八味 咀,别渍大黄,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乌头别纳蜜中煎,令得一升和汤中,去滓,分服三合,如人行二十里久,更进一服,日三,不知加至四合。 蜈蚣汤 治恶疰邪气,往来心痛彻背,或走入皮肤移动不定,苦热,四肢烦痛,羸乏? 蜈蚣(一枚) 牛黄(一分) 丹砂 人参(各三分) 大黄(二两) 鬼臼 细辛 当归 桂心 干姜(各一两) 黄芩 麝香(各半两) 附子(四枚)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牛黄、麝香末,分三服。 治卒中恶贼风寒冷入腹便绞痛,或飞尸遁尸,发作无时,抢心胸满胁痛如刀刺,口噤者方∶ 吴茱萸 桂心 芍药(各二两) 干地黄 干姜 茯苓 甘草 细辛 当归 羊脂(各一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脂烊尽,分三服。欲利者,加大黄三两。 治卒中恶风,角弓反张,或飞尸遁尸,心腹绞痛方∶ 干地黄 川芎 当归 茯苓 甘草(各一两) 芍药 吴茱萸 桂心 干姜(各二两) 栀子 ?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痛甚者加羊脂三两,人参、当归、芍药各一两。心腹坚急,加大黄三两。 桃皮汤 治中恶气心腹痛,胸胁胀满短气方。 桃白皮(一握,东引者) 真珠 附子(各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当归(三两) 吴茱萸(五合) 豉(? 上八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同真珠末分作二服。(一方无当归以下四味 桃奴汤 治中恶诸尸蛊疰,心腹卒绞痛方。 桃奴 人参 当归 干姜(各二两) 川芎 甘草(各三两) 桂心 茯苓 鬼箭羽 犀角 丹砂 麝香(各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未食服大便不通,腹满,加大黄三治卒中风,寒冷温气入腹,虚胀急满,抢心胸久痛,气息不通,脉弦紧,汗不出及伤寒方∶ 吴茱萸 当归 麻黄 独活 甘草 桔梗 茯苓(各二两) 桂心 青木香 大黄 石膏 犀角(各二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治风冷入腹,忽绞痛,紧急如吹,大小便闭,小腹有气结如斗大胀满,其脉弦紧或沉迟者方∶ 瞿麦 当归 鬼箭羽 猪苓 桔梗 吴茱萸 海藻 川芎 防己(各二两) 桂心 大黄(各三两) (一方有犀角二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诸杂疰相连续死,及治三十年众疰方∶ 桃根白皮一斤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分八九服。须令二日服尽。(崔氏用桃根白皮,治疰心腹痛不可忍者。) 又方 桃仁十四枚捣研,酒服。 又方 小芥子末,鸡子白和敷。 尸疰鬼疰者,即五尸之中尸疰,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淋沥,沉沉嘿嘿,不得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注易旁人,乃至灭门。觉如此候者,宜急疗之方∶ 獭肝一具,阴干治下筛,水服一方寸匕,日三。一具不瘥,更作。 小附着散 治飞尸贼风,发时急痛,不在一处,针之则移,发一日半日乃瘥,须臾复? 细辛 天雄 甘草(各一分,一作莽草) 桂心(三分) 乌头 附子 干姜(各一两)真珠 雄黄(各半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以知为度(胡洽不用桂心、附子,有蜀椒四分。) 大附着散 治五尸疰忤与前状同者方。 天雄 桂心(各半两) 细辛 干姜 雄黄 黄芩 黄连 由跋 椒目(各一两) 金?牙?犀? 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一钱匕,日三服,以知为度。 金牙散 治鬼疰风邪,鬼语尸疰,或在腰脊胸胁,流无常处,不喜见人,志意不定,面目脱色,目赤鼻张,唇干甲黄者方。 金牙 雄黄 铁精 曾青 真珠 丹砂 野葛 川芎 露蜂房 大黄 甘草 蛇蜕皮 茹 干漆(各一分) 石长生 狸骨(一作鹳骨) 鬼臼 鬼箭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