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贼风第三 (第1/3页)
贼风第三 (论一首 方二十九首 灸法六首) 桂枝酒 治肝虚寒,猝然喑哑不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 桂枝 川芎 独活 牛膝 薯蓣 甘草(各三两) 附子(二两) 防风 茯苓 天雄 茵芋杜仲 蒴 根 白术(各四两) 干姜(五两) 踯躅(一升) 猪椒叶根皮(各一升) 大枣(四十枚) 上十八味 咀,以酒四斗渍七日,每服四合,日二,加至五、六合。 肝风占候其口不能言,当灸鼻下人中。次灸大木椎次灸肝俞,第九椎下是,五十壮、余处随年壮。眼暗灸之得明,二三百壮良。 大定心汤 治心气虚悸恍惚方。(见十六卷小肠腑中。) 干姜附子汤 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 邪斜方。 干姜 附子(各八两) 桂心 麻黄(各四两) 川芎(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三日后服一剂。 侧子酒 治心寒或笑或呻口欹方。(见前七卷香港脚门中。 芎汤 治猝中风,四肢不仁、善笑不息方。 芎 (一两半) 黄芩 石膏(一方用黄连) 当归 秦艽 麻黄 桂心 干姜 甘草(各一两) 杏仁(二十一枚)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荆沥汤 治心虚寒、阴气伤、寒损心惊掣悸,语声宽急混浊,口 冒昧,好自笑、 荆沥(三升) 母姜(取汁,一升) 麻黄 白术 川芎(各四两) 防风 桂心 升麻茯苓远志 人参 羌活 当归(各二两) 防己 甘草(各二两)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煎麻黄两沸,去沫,次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下荆沥、姜汁煎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白术酒 补心志定气。治心虚寒,气性反常,心手不随,语声冒昧。其疾源疠风损心,具如前方所说无穷。 白术(切) 地骨皮 荆实(各三升) 菊花(二斗) 上四味,以水三石,煮取一石五斗,去滓澄清取汁,酿米二石,用曲如常法。酒熟随能饮之,常取半醉,勿令至吐。 治心风寒方∶ 灸心俞各五十壮,第五节两边各一寸半是。 根据源麻黄汤 治脾虚寒疠风所伤,举体消瘦,语音沉涩如破鼓声,舌强不转而好咽唾,口噤唇黑,四肢不举,身重如山,便利无度方。(见别卷中。) 半夏汤 温中下气治脾寒,语声忧惧,舌本卷缩,嗔喜无度, 闷恍惚胀满方。 半夏 大麻仁(熬研为脂) 生姜(各一升) 芍药 茯苓 五味子 桂心 橘皮(各三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下大麻仁脂,更上火一沸,分三服 当归丸 补脾安胃、调气止痛。治脾虚寒身重不举、语音沉鼓、疠风伤痛、便利无度当归 酸枣仁 干姜(各八两) 川芎 干地黄 天雄(各六两) 黄 地骨皮(各七两) 大枣(二十枚) 吴茱萸(五合) 甘草 秦椒叶 浓朴 秦艽(各四两) 桂心 防风 附子白术(各五两)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再服。 脾风占候声不出或上下手,当灸手十指头,次灸人中。次灸大椎。次灸两耳门前脉,去耳门上下行一寸是。次灸两大指节上下各七壮。 治脾风方(脾风者,总呼为八风。) 灸脾俞挟脊两边各五十壮。凡人脾俞无定,所随四季月应病,即灸藏输是脾xue,此法甚妙。 根据源麻黄续命汤 治肺虚寒疠风所中,嘘吸战掉,声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