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权威就是用来颠覆的 (第2/2页)
是随便乱盖的,这得看圣旨的内容,清朝每个皇帝的玉玺基数为25枚,有奖励封赏的、有讨伐杀人的,总 。偏偏老袁这人还喜欢讲拍场,非得证明自己剁上一枚讨伐安民的玉玺才行。结果,就剁上一枚满汉两种文字对照的、篆有“讨伐安民之宝”字样的玺印。当然,这只是此版本的说法,后面还流传着另外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袁世凯早有篡位之心,这些玉玺是他早就仿造好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袁世凯用的就是真玉玺。 这众说纷纭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漏,到底这枚玉玺是袁世凯仿的,还是本来就是真的。唐风马上来了兴致,这敢情好,说不定就能以仿品的价格买到一个真家伙,这里面的漏可就大了。这种皇家印玺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每年大约有十余方被拍卖,每一方都价值不菲。 在2008年6月,一枚中国十七世纪的印玺在法国图卢兹的 博桑勒费福尔拍卖会上以560万欧元的高价成交,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在2009年11月的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方乾隆时期、名为“八耄念之宝”的玉玺最终以356925c英镑、折合人民币万元的高价成交,听听这个尾数吧,二百五,为了满清鞑子的一方玉玺出这么高的价钱真tmm二百五。照唐风看来,这种东西不但不应该回收,还应该把国内的拿出去卖,看看外国人舍不舍得出这么高的价钱竞拍,这东西除了咱中国没人要,我们别去理他们,他们比谁都着急,玩着玩着就玩不动了,行情自然而然也就下来了。 一会儿,老板拿着一方用黄色丝绒卷包裹的玉玺来到唐风这边,唐风双手捧过玉玺开始观察,这枚玉玺的质地为青玉,通高约为1米,印纽为双龙交汇钮,印面呈正方形,边长15米左右;上面篆有“讨罪安民之宝”六字汉满对照的篆体书款。讨罪安民之宝,顾名思义,就是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据《交泰殿宝谱》记载,这枚玉玺是专供出征讨伐时使用的。 很多事情说来重,唐风反感回购玉玺不是没有道理,那些吵着嚷着回购满清玉玺的愤青们也不动脑子想一想,没有皇帝的诏书,会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吗?当时的诏书上,不就有讨罪安民之宝这六个字吗?他们,爱的是谁的国? 不管是真是假,唐风都做定,他是不会收藏这枚无论多久都洗不清血腥的玉玺的,他只是想用它来赚钱。 唐风仔细的认了一番字迹,和《交泰殿宝谱》中记载得一模一样,老板适时的拿来一个木架和一根大头针,他对唐风说道:“真金不拍火炼,这枚玉玺我试过很多次了,如假包换。 按照中国古玉器的辨_,无论何种玉器,青色玉都不是好玉,但这枚玉玺的青玉质地却非常好,色泽莹润半透明、雕工细腻富有层次感,应该是上品青玉,这才符合御用玉器的高标准。唐风接过夹着大头针的木架放在防风打火机上加热,很快,大头针的一头就红了。热针接触玉玺表面后,没有出现蜡质遇热之后的融化和烧痕,也没有闻到塑料融化时的特殊辛辣气味。这包浆肯定是真的,唐风还不放心,他问老板道:“你这里有没有酒精?” 板哈哈一笑,说道:“酒精和~水都有,我敢夸下海口就不怕你来试。”用棉球蘸上酒精和水或者汽油之类的强挥发性液体擦拭玉石表面,如果玉石经过染色就会掉色,唐风试过这些步骤之后,也没有发现这方玉玺有任何后期加工的迹象。唐风现在的判断比他最初的预想远了几条街,他认为这方玉玺绝不是袁世凯仿的,而是清朝的真品玉玺。 果这方玉玺是真的,那这个结果就太有颠覆性了。唐风问老板道:“这方玉玺什么价钱?” 老似乎知道唐风会要,他说道:“二十万。” 唐风说道:“能不能少点。” 老板摇了摇头,说道:“低于二十万我早就出手了,我实话告诉你,如果不是因为真正的讨罪安民之宝就藏在故宫博物院,这方玉玺我是不会出手的。”这就是唐风心中所想的颠覆性了,如果证明这方玉玺是真的,那藏在故宫博物院的那方不就成假的了? 要知道,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可是绝对的权威,唐风要敢说出这样的话,估计会被口水给淹死。但是,相比老板对权威的迷信,唐风却要清醒很多,权威就是用来颠覆的! 权威就是用来颠覆的!不平事也是用来踩平的,兄弟们,一起战斗,投月票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