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小露超级鉴定师手 (第2/2页)
看边擦,明明是大秋天,却热得和盛夏似的,就连外围的他类考生也不由得为众人捏了一把汗。 徐朗站在外围,认真的看着赵卓,只觉得这师弟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和赵卓认识也有两年了,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师弟的成绩也只能算中等偏上,每次考试时和其他同学一样也是挑灯夜读,免不了紧张。 然而在这和大学考试不知高了多少难度的鉴定师资格考试上,赵卓却显得一副过人的淡定姿态。 很快的,10分钟就结束了,众人开始将本子依次递交过去。 张向东二话没说,第一个就打开了赵卓的本子,一看下,也忍不住眼前一亮,四幅赝品,每一幅都写上了四个真假对比的区别。 余唯洋也凑过来看了一下,多少有点惊奇,没想到赵卓还真有点本事,不仅答对了,而且速度上还比他人快了不少,每一幅所指出的也比规定的要多两个,其他考生和他这一比,一下子就拉开了档次。 毕老和汪老也专门把他的本子拿过去看了看,微微的颔首,还多看了赵卓几眼。 其实,墨灵所指出的真假对比可不止四处,整幅赝品在她看来,外在纸质¢风、题跋,内在字体风格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就拿手卷上那两百个文字来说,光是不符合颜真卿字体风格的文字就有二十来处。 赵卓从来没想过去出风头,但是他也明白,自己所想要的不仅是鉴定师考核过关,而且是要加入鉴定师协会。 虽然有欧阳涛说过的推荐,但是如果自己不拿出点成绩来征服这几位考官,那恐怕也会被欧阳涛带来不少阻力。 所以,赵卓便写下了四处,也算是小露了一下身手。 张向东很快宣布了第一场的结果,35人中只过关了29人,一次性淘汰6人。 29人经过重新抽签,分为了5组,接下来,工作人员又拿出长纸盒子放到桌上。 张向东开始宣布第二场考核:“第二场考核的是诸位在画上的功底,现在前两组桌上的画为10幅,后两组桌上的画为12幅,请每个人随意挑选两幅。” 在众人挑选了两个纸盒子之后,只听张向东继续道:“从我宣布开始的10分钟时间内,请诸位鉴定出手上两幅画的真伪。” 此话一落,29个考生迅速的打开盒子,将卷成轴的画卷展开,场外的考生也都纷纷昂起头,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这些是什么画。 虽然张向东所说的第二场规则比第一场看起来简单得多,即没有刻意造成心理压力,又没有规定4幅之多的画,仅仅是辨别两幅的真伪而已。 然而,谁都知道,第二场的难度肯定比第一场更大,所以这些画也绝不简单。 待到众人的画一展开,考生们便纷纷蹙起了眉头,所展开的29幅画全都是小幅作品,而且所署名的也都些名家,其年代则从涉及唐宋元明清。 外围的考生们一个个唏嘘出声,这才明白过来第二场的难度之大。 要知道,古代大家的绘画名作,一般在书店里都能买到,一些博闻强记的学生甚至能够将整幅画都印在脑海里,一旦遇到赝品,一观便知。 然而,名家的小幅作品却不一样。 这些小幅作品一般价格都比大幅要少得多,比如某一画家的大幅精品之作能够拍卖到千万之数,但是其小幅泛泛之作却只能卖到几千几万,所以无论是画风还是风格上都会有些差距,而且小幅作品很多是没有记载过的,要将其分辨出来,便需要对作者各个阶段的画风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赵卓手上的这一幅,乃是北宋名家李公麟的白描画。 所谓白描,指的是单用墨色线条勾勒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李公麟的白描在北宋时堪称第一,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尤其擅画人物和马。 恰恰这一幅,就是落款李公麟的《卧马图》,赭黄色的纸面上,寥寥几笔,便使一匹马颇具神采。 赵卓认真看了看,不由朝着墨灵叹道:“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李公麟的真迹,但是这几匹马画得确实出神,无论从卧着的动作还是眼睛都能看到有些睡意绵绵。” 墨灵也点点头,轻赞道:“虽然和李公麟的画风稍有区别,但是作假者的白描确实很有水平呢。” “这么说,这幅画真是假的了?”赵卓惋惜的叹了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