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斗诗 (第2/2页)
点笑出了声。 你个蠢货,我唐诗宋词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你跟我比诗词,正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听到此处的苏文海心头反倒是有些期望起来。 要说比对子,不用说,唐宋肯定完胜,自己就是栽在他手里。 上次在恒远商铺门口因为面子问题,苏文海没有跟唐宋比诗词,如今正好借机看看唐宋诗词的造诣到底如何,说不定能抚平一下自己受伤的心呢? 不知道苏文海心思的众人已经开始了比拼。 中秋节刚过去不久,所以陈公子很没有建设性的把题目定在了中秋月亮上,体裁不限。 陈公子踱步沉思一会儿,开口念道: “ 星斗疏明今月满, 紫泥封后独倚阑。 露和玉屑金盘冷, 月射珠光宫阙寒。 ” 陈公子不记得自己在何处听过一首韩姓公子的诗,所以略微改动一下之后,吟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么一改,真是…什么玩意! 唐宋摇摇头,总觉得这诗里虽然文采有余但气势不足,毕竟身处繁花似锦的江南,吟吟风花雪月也不足为奇了。 所有人的目光的投入了唐宋,但眼里蕴含的意思却不一样:夏公子等人是冷笑,都等着唐宋出丑,然后自己再踩上一脚。 苏文海的目光是含着期望,期望唐宋能作出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 唐宋抬头望了一会儿天空,微微一笑,轻声念道: “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 此诗一出,整个客厅一片沉寂,就连门帘都静止不动了! “唉…” 片刻之后,嘴里一直喃喃自语的苏文海终于一声叹息,如同青天响雷一般,破开了沉寂的空气。 陈公子原本眉头紧锁的脸一下子苍白无比,稍微有点判断力的人都知道,陈公子输了,而且惨败! 在第一句中“收”和“溢”两个字,用的极其生动巧妙,看似相反的两个动作,但是却有着前后的联动,勾勒出了一幅秋夜清寒的画卷。 诗歌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的字面,而“溢清寒”三个字则,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陈公子摇摇头,冲着苏文海一拱手,扭头跑出了苏府。 “这孩子受打击的不轻啊,其实我要是告诉他,他只是败在苏轼手里的话,估计他会好受一点…不过,他应该不知道苏轼是谁。”唐宋心想。 富贵哥等人失了面子,自然不好意思在这里久留,齐齐向苏文海行了一礼之后,离开了苏府。 夏公子在经过唐宋身边的时候,狠狠的瞪了唐宋一眼,眼里仿佛要喷出怒火,活活的烧死唐宋一般。 这个举动让姑爷唐宋很不爽,故意大声的喊道:“夏公子,红花楼的如花喊你过去喝酒!” “啊呀!”夏公子一个趔趄,差点没有摔倒在鹅卵石小路上! 如花就是唐宋那天和夏公子争夺的女子,当着西江府文人一把手的面说这事,让一向很注意自己口碑的夏公子结结实实的丢了人败了兴。 “哈哈哈哈!”唐宋看着夏公子狼狈不堪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苏文海看着笑得跟掏着鸟窝的孩子似的唐宋,摇头苦笑了起来。 这个姑爷,一会儿才华横溢,一会儿童趣十足,到底哪个才是你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